幸福感与职业成功的生成模型与提升策略

时间:2022-06-16 04:53:07

幸福感与职业成功的生成模型与提升策略

关键词:幸福感;职业成功;生命意义;自我调控;有意训练;生成模型

摘要:根据普通心理学原理和相关的实证研究,可以提出幸福感与职业成功的生成模型。该模型认为,幸福感与职业成功受个体能力与人格的直接影响,能力与人格受习惯的直接影响,而习惯源于行为的重复,行为受当下的“认知-情感-意志”互动过程的直接影响“认知-情感-意志”的互动过程受个体的动力系统与自我调控系统的直接影响。因此模型提出个体需有明确的价值观和生命意义,使目标系统与价值观和生命意义一致起来;还要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以积极的“知-情-意”互动模式应对外部困难与挫折;通过持续不断的有意训练,将积极的适应行为内化为良好习惯,沉淀为性格优势、美德以及更为专业化的能力,才能提升其幸福感与职业成功水平。

中图分类号:V8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17)01-0079-07

幸福与职业成功是人生的重要目标。当前文献对幸福感模型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幸福感的结构模型,主要解释幸福感的构成成分,例如,Seligman的幸福三要素理论,包括愉快的生活、充实的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高良、郑雪、严标宾建构的幸福感的三因素模型,包括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第二类是幸福感的理论模型,提出某种理论以解释幸福感的产生,如目标理论(目标的实现及需要的满足产生幸福感)、比较理论(将现实条件与设定的标准进行比较,若现实条件高于标准则幸福感高,反之则低)、人格特质理论(人格通过影响生活事件,进而影响幸福感)、人格一环境交互作用理论(个体基于人格和智商的平衡机制,与不同情境的互动,对个体幸福感产生影响)。第三类是幸福感的统计模型,依据某种理论提出统计模型及假设,采用实证调查数据进行验证。例如,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探讨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当前文献对职业成功模型的研究大致可归为三类:一类为结构模型。Dries等研究者通过访谈和Q分类技术提出职业成功包括绩效、晋升、自我发展、创造力、安全、满意度、认可、合作、贡献:Coleman认为职业成功由绩效(performance)、形象(image)和显示度(exposure)三个关键成分构成,他认为个体要得到提升,不仅需要做得好,还需要培养一种正面的形象,以及主动接触各种利益相关者。二类是过程或步骤模型。密执安州立大学(MSU)研究生院提出PREP专业发展模型,指出影响一个人的博士生涯或职业生涯的四种重要专业技能是制订计划、发展适应力、积极投入、提高专业化程度:老道明大学(ODU)提出确保学生大学时期的成功以及为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的七步骤模型,包括承诺、自我评估、探索、决策与目标、技能与经验、计划与准备、成果。三类为影响因素模型。Rubio等研究者针对科研型医生提出了一个职业成功的综合模型,包括个人因素(人口学变量、心理社会环境、教育、人格)和组织因素(机构资源、培训、关系因素、临床需求与研究需求冲突);Seibert等则研究了社会资本(操作化为网络结构和社会资源)对职业成功的影响。

但是以往文献缺乏从普通心理学原理的视角对个体幸福感和职业成功的生成机制进行理论解释。普通心理学通常从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两个方面研究人的心理,其中,心理过程是指个体意识形成及其活动表现的一般过程,个性差异是指个体之间在意识倾向性与心理特性上的个别差异。心理过程通常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成分,人的意识首先是通过对世界的认识过程而逐渐形成,情感和意志是与认识过程密切相关但又有区分的另外两种意识形式。此外,作为有意识的人并不都是一种模式的人,体现为他们的意识倾向不同(需要、价值观、态度等)以及心理特性(能力、人格等)不同。个体间的个性差异主要是心理过程在反映现实中受社会与教育的影响而不断定型,个性一旦形成,也会使心理过程带上鲜明的个性色彩。个体在幸福感与职业成功水平上的差异受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的影响。由于以往对幸福感模型和职业成功模型的研究,多从构成成分、影响因素、发展过程或步骤进行研究,缺少从普通心理学原理的视角进行深入探讨,因此本研究拟从普通心理学原理的视角,深入探讨幸福感与职业成功的生成机制与提升对策。

一、幸福感与职业成功的生成模型的提出

本文基于普通心理学原理及幸福感的相关实证研究,提出“幸福感和职业成功的生成模型”(见图1和图2)。普通心理学原理认为,个体的心理过程会影响其个性的形成。具体而言,个体当下的“认知-情感-意志”互动的心理过程会影响行为的产生,行为的重复会养成习惯,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会影响到能力和人格的发展,能力和人格的发展最终影响个体在幸福感和职业成功上的差异(见图1)。如果“知-情-意”的互动模式是积极的,产生的行为是良好的,那么,个体逐渐形成良好习惯,不断优化人格、提升能力,使得幸福感和职业成功的水平不断提升。反之,如果“认知一情感一意志”的互动模式是消极的,那么,个体可以发挥意识倾向性对心理过程的影响,通过改变自己的恿ο低澈妥晕业骺叵低常对当下的“知-情-意”互动的心理过程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使得“知-情-意”的互动过程从消极转向积极(见图2)。积极的“知-情-意”互动过程会导致良好行为的产生,继而通过习惯的改变,能力的提升和人格的优化,最终对幸福感和职业成功产生积极影响。幸福感与职业成功的相关实证研究也支持上述模型成立,例如,Judge等对能力和人格对职业成功和幸福感影响的研究,Ericsson对专家级能力表现的生成过程的研究。下文将就图1和图2模型中各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结合普通心理学原理与相关实证研究

二、幸福感与职业成功

(一)概念界定

幸福感(SWB)是指个人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整体性评估而产生的体验,主要由情感和认知两种基本成分构成,其中,认知成分指个体对自己生活满意程度的评价,情感成分则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职业成功是指个体因工作经历所积累的真实的或知觉的工作成就。Judge、Higgins、Thoresen和Barrick认为职业成功包括内在的成功和外在的成功,内在的成功主要指工作满意度,外在的成功包括收入和职业地位。

(二)幸福感与职业成功之间的关系

幸福感与职业成功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些研究发现,幸福感与多个职业成功的指标(例如收入、上级的好评、帮助同事,以及来自同事和上级的社会支持)显著相关,因此,多数研究者假定,具有上述工作成功的指标会使个体感觉幸福。这个结果不难理解,因为职业成功意味着收入的增加、职业地位的提升、需要的满足、目标的实现,因此能提升个体的幸福感。但是,另一些研究发现,“快乐-成功”之间的联系之所以存在,不仅是因为成功使得人们快乐,而且是因为积极的情感能引起成功。Lyubomirsky、King和Diener的元分析研究发现,快乐与众多成功结果及其相应行为相关,并先于这些成功结果及其相应行为。作为幸福感的标志的积极情感,可能是许多令人向往的特质、资源,以及与快乐相关的成功的原因。Boehm和Lyubomirsky综述了三类(横断、纵贯和实验研究)有关快乐(happiness)和工作成果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快乐不仅与职业成功相关,而且快乐经常先于成功的一些测量指标,对积极情感的引发导致了工作绩效的提升。上述两方面的证据表明,“因为成功,所以快乐”与“因为快乐,所以成功”都是成立的。正因为幸福感与职业成功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所以本文在提出模型时将这两个概念同时加以考虑。幸福感与职业成功高度相关,不过也有学者提出,成功只是达到幸福的手段之一,若把成功视作生活的唯一目标,就可能对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三、人格与能力对幸福感和职业成功的影响

(一)人格与能力对幸福感的影响

人格是指随着时间推移可以刻画个体的行为、思想、动机和情感的独特的且相对稳定的模式,这种模式包含许多独特的特质。特质是描述个体习惯化的行为、思考和情感方式的个体特征。“大五”人格理论是当今人格研究者普遍接受的理论,即五种中心人格特质可以描述和区分人们的人格差异。其中,开放性描述人们好奇、富于想象、好质疑及创造性或是顺从、缺乏想象、可预测性及对新鲜事物感到不舒服的程度:尽责性描述人负责任或不可靠、不屈不挠或半途而废、坚定踏实或变化无常、整洁或粗心、自律或冲动的程度;外向性描述人们对外部经验的开放及害羞的程度:宜人性描述人和蔼或易怒、合作或摩擦、安全或疑心乃至嫉妒的程度:神经质描述一个人忍受焦虑、不能控制冲动及体验生气、内疚、轻视和怨恨等消极情绪的程度。

个体间人格特质的差异可以显著解释其幸福感水平的差异,但是认知能力(智力)与幸福感不相关。例如,Steel、Schmidt和Shultz的元分析发现,总体的主观幸福感变异由人格所解释的比例可高达39%或63%(disattenuated,衰减矫正)。以“大五”人格量表为例,在六种幸福感量表中(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总体的情感、生活质量),神经质对其中四种指标的标准化回归系数都是最大的(积极情感和幸福感除外),外向性对幸福感和积极情感的标准化回归系数最大,“大五”人格可解释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总体情感、生活|量的变异分别为36%、18%、29%和39%。另有研究发现,处于人格层级较低水平的特质性情绪智力(trait IQ),也称情绪的自我效能,能够显著预测幸福感水平。具有高特质性情绪智力的个体相信,他们能与自己的情绪保持联系,而且能以一种提升幸福感的方式调控情绪。Furnham和Petrides的实证研究发现,认知能力(智力)与幸福感不相关,神经质与幸福感呈负相关,外向性和开放性与幸福感呈正相关,仅特质性情绪智力即可解释超过50%的幸福感变异,当“大五”人格和特质性情绪智力共同进入回归方程,特质性情绪智力仍可显著正向预测幸福感。

(二)人格与能力对职业成功的影响

人格特质和能力(智力)均能显著正向预测职业成功,例如,Judge、Higgins、Thoresen和Barrick的研究发现,尽责性既能正向预测内在的职业成功(工作满意度),又能正向预测外在的职业成功(收入和社会地位):神经质负向预测外在的职业成功:智力能正向预测外在的职业成功:在控制了智力对职业成功的影响后,人格对职业成功仍起到显著影响作用:尽管成年比儿童时期的人格特质与职业成功的联系更紧密,但是两个时期的人格特质对职业成功均有独特的解释力。

四、行为和习惯对人格与能力的影响

(一)行为和习惯对人格的影响

良好的行为和习惯会逐渐沉淀为性格优势和美德,不断优化个体的人格。按照特质理论,人格是由特质构成,特质是习惯化的思考、情感和行为的方式。当个体持续不断的进行积极心理训练并成为行为习惯时,这些习惯就会慢慢沉淀为性格优势和美德,从而人格也得到不断的更新、丰富和优化。Peterson和Seligman的分类手册将人类普遍的性格优势和美德划分为六类二十四种,六类分别是智慧与知识、勇气、仁慈、正义、节制、超越。Seligman、Steen、Park和Peterson的研究发现,相比于控制组,在五种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幸福干预中,有三种干预可以持久地提升幸福感并减低抑郁。其中,以“一种新的方式运用性格优势”和“每天记录三件好事”这两种干预的实验效果持续在六个月以上“感恩拜访”导致一个月的积极变化,另两种干预“找出性格优势”、“你是最棒的”与控制组(写早期记忆)产生积极但是短暂的效果。在参加实验干预一周之后,个体积极主动的继续完成积极心理练习的程度,对实验的长期效果起到中介影响。Seligman、Rashid和Parks的研究显示,积极心理疗法(PPT)显著降低了轻中度抑郁者的抑郁水平(追踪一年),与传统治疗及“传统治疗+药物治疗”相比,积极心理疗法显著提升了重度青年抑郁者的缓解率。总体而言,积极心理训练因可以明确提升积极情感、投入和生活意义,是传统抑郁治疗方法的有效补充。

(二)行为和习惯对能力的影响

良好的行为与持之以恒的有意训练,会不断提升个体的知识与能力水平,最终达到专家级的绩效表现。以技能掌握为例,在技能学习的第一阶段,初学者努力理解活动的要求,精力集中于活动同时避免大的失误。此时,个体首要的目标是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使得他们可以正常从事这些任务。在学习的第二阶段,当人们有更多经验时,显著的错误会逐渐变少,操作会更为流畅,经过一段有限时间(通常小于50小时)的培训和经验的积累,大多数日常活动如打字、打网球、驾车等,即可达到一种可接受水平。在学习的第三阶段,学习者的技能变得自动化,他们仅需最小的努力就能流畅地完成这些技能。在技能达到自动化水平后,如果个体缺乏有意识的练习和训练,将失去对那些技能控制的能力,使得有意识的修正和调整变得困难,技能表现达到一个平稳状态,观察不到进一步的改进。

要达到专家级的绩效表现则需要长时间的有意训练(deliberate practice)。Ericsson对专家级绩效水平的研究发现,即便是最有天赋的人,要成为世界级专家也需要10年的专业历练(十年法则)。到20岁的时候,最好的音乐家已经花了10,000小时练习,比成就较小的音乐家平均多练习2500到5000小时。与业余钢琴家相比,学院派最好的音乐家多练习了8000小时。专家级的绩效表现通常是透过有意训练实现的,有意训练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的表现是逐步获得的,要有效提升成绩需要找到练者可以循序渐进掌握的、合适的训练任务,通常由教师或教练设计训练任务并监控取得的成绩。有意训练提供的训练任务最初都超过练习者当前已掌握的范围,然而通过数小时的精力集中于关键要点的练习和有反馈的重复改进训练,这些任务均可被掌握。要求精力集中和努力将专业训练和业余放松区别开来,有意训练所需的精力集中通常只能持续有限的时间,每天4到5个小时的有意训练,对于许多不同领域的精英人物来说都是适用的。

五、“知-情-意”心理过程对行为的影响

(一)认知在“知-情-意”中居于主导地位

认知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活动,包括注意、记忆、语言产生与语言理解、问题解决、决策。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情感反映的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意志是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自觉地调控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胡德辉认为,在知情意的关系中,认知居于主导地位。当人有了一定的意识后,就会首先探索外界事物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客观事物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同时,基于个体的需要和意愿,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个体对事物也会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个体在认识和情感的支持下,就形成了朝向特定目标的行动意向,表现出人独特的意志力量。由于人的情感和意志都是以认知为基础的,因此认知在“知-情-意”的互动中居于主导地位,是最基本的心理活动。

(二)认知、情感和意志间的相互影响

认知、情感和意志之间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首先,认知能影响情感,情感也能影响认知。个体愉悦或厌烦等情感都是基于对客观事物能否满足其需要或愿望的认识,积极或消极情感又会对认知活动起到促进或瓦解作用。其次,认知能影响意志,但是意志也能影响认知。人的任何有目的的意志行为都是基于认识活动,意志的坚强与否又会促进或阻碍认识活动。最后,情感能影响意志,意志也能影响情感。积极的情感能够促进意志行动,消极情感则相反;意志坚强的人能够控制情感,意志薄弱者则被情感所控制。总之,人的情感和意志都是以认知为基础的,认知在“知-情-意”中居于主导地位,是最基本的心理活动。意志过程包含有认知和情感的成分,认知和情感过程也包含有意志的成分。认知、情感和意志是心理过程的不同侧面。

在面对外部环境时,“高水平的认知一积极的情感一坚强的意志”会引发积极的行为,积极行为的不断重复会内化为良好习惯,多个良好习惯的形成会沉淀为个体的性格优势和美德,并能提升个体的能力,个体能力的提升和人格的优化又会直接影响其幸福感和职业成功的水平。很多时候,个体虽然知道应当有坚强的意志,应当有积极的情感,应当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但是在面对困难或挫折时,却常常以消极情感待之,轻言放弃,不能坚持到底,最后也不能真正认识客观事物。从消极的“知-情-意”互动过程转变为积极的“知-情-意”互动过程,需要个体有强大的动力系统与高水平的自我监控能力。

六、价值观及自我调控系统对“知-情-意”互动的影响

“知-情-意”的消极互动模式会导致非适应行为,如果持续重复消极的行为,就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若不能形成良好习惯,就难以优化人格并提升能力,提升幸福感和职业成功水平也就无从谈起。从非适应消极行为转变为积极的适应行为,个体必需有改进消极行为的动力,并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在动力系统及自我调控系统的共同作用下,个体才可能改“知-情-意”消极的互动模式为积极的互动模式,从而在面临挫折或困难时,表现出积极适应行为(见图2)。

(一)价值观对“知-情-意”互动过程的作用

价值观是个体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包括财政安全、个人健康、家庭、、诚实、正直、服务、自尊、教育与学习、幸福、快乐、友谊、勇气等。如果目标与价值观不吻合,个体就可能对其取得的成就永不满足,因为他不是按照价值观来设定目标的。同样,如果个体完成的日常任务并不能反映其长期和中期目标,虽然他可能很忙,但是不会有成效。许多人在生活中失败或焦虑不安,是因为他们虽然做了很多事,但主要是依据紧迫性来做,结果他们未能计划时间做对他们真正重要的事情。

要发挥价值观对“知-情-意”互动过程的影响,个体对目标系统的设置就应当与价值观保持一致,并且使价值观与生命意义一致。具体而言,个体在设置目标系统时,应当使日常任务与中期目标一致,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一致,长期目标与价值观一致,价值观与生命意义一致。由于生命意义直接影响个体的价值观,个体应该不断探索、追寻并明确自己的生命意义。对于如何找到生命存在的意义,Seligman等认为,当个体运用自己的才能和力量从事比自我更广泛的事业时(bigger thanself),更容易找到生命意义。参与并服务于宗教、政治、家庭、团体和国家,都是个体寻找到生命意义的途径。临床心理学家弗兰克提出三种发现生命意义的途径:其一,创造的价值,即从工作成就中寻求生命的意义:其二,经验的价值,即经由体验对人或事物的爱来发现生命的意义。其三,态度的价值,从苦难中发现生命的意义。

(二)自我调控系统对“知-情-意”互动过程的作用

自我调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调控人格的各个成分,使人格能保持统一和谐。自我意识是自我调控系统的核心,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是自我调控系统的三个成分。其中,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在认知上的体现,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终环节。由此可见,要提升个体的自我调控水平,必须首先提高个体的自我意识水平。

要发挥自我调控系统对“知-情-意”互动过程的影响,个体就必须提升自我意识的水平,并可从冥想训练入手。研究发现,冥想训练对个体的注意、情绪和认知均能产生积极作用,有助于提升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具体而言,冥想对注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能提高个体对内注意以及对外部信号的注意能力:冥想能降低认知任务中的情绪(尤其是负性情绪)的干扰,使个体的注意力能集中于认知任务,短期的冥想练习同样能有效改善个体的注意力品质。

总之,当个体使目标系统与价值观和生命意义一致,改进自己的动力系统,并透过冥想等途径提升自我意识及自我调控水平,就可能在面R外部困难与挫折时,将消极的“知-情-意”互动模式转变为积极的互动模式,从而表现出积极的适应行为,通过不断的有意训练,将积极行为内化为良好习惯,沉淀为优良性格、美德以及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提升个体幸福感水平和职业成功水平的目的。

七、提升幸福感和职业成功的策略

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幸福感和职业成功,例如遗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等,但是本研究将注意力集中在个体“知-情-意”互动的心理过程、有意训练及能力与人格等个体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上,并列举相关实证研究说明所提出的模型是可能和可行的。该模型认为,个体对生命意义和价值观问题的积极、明确的回答,不仅为其幸福感和职业成功提供了判断标准,更为个体改变消极行为提供了深层动力。个体设置的长期目标、中期目标、日常任务,与其生命意义和价值观的一致程度越高,其行为的动力就越强。在生命意义和价值观的驱动下,个体基于自我意识的自我调控能力越强,在面对外部困难与挫折时,就越可能以积极的“知-情-意”互动模式应对,从而表现出积极的适应行为。通过持续不断的有意训练,个体积极的适应行为就会内化为良好习惯,沉淀为性格优势、美德以及更为专业化的能力,继而个体因能力的提升和性格的优化,最终使其幸福感与职业成功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综上,提升个体幸福感和职业成功水平的策略包括:首先,个体需有明确的价值观和生命意义,愿意投入到比自我更广泛的事业中去,并使目标系统与价值观和生命意义一致起来:其次,个体需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能以积极的“知-情-意”互动模式应对外部困难与挫折,从而表现出积极的适应行为:第三,个体需通过持续不断的有意训练,将积极的适应行为内化为良好习惯,并沉淀为性格优势、美德以及更为专业化的能力。最终,个体会因其性格的优化和能力的提升,幸福感及职业成功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上一篇:新梦想、新座驾 更运动、更豪华 下一篇:“享”你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