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情境教学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方法

时间:2022-06-16 03:34:40

利用情境教学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方法

摘 要:中学时期是一个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思想品德课课堂是帮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阵地。但是有关调研报告却显示:在中学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提不起兴趣,认为思想品德课学起来过于枯燥、乏味的现象。这要求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和主动性。基于这种情况,对情景教学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情景教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

引言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阶段教学整体内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主战地。但是,由于思想政治课本身的理论性太强,学生学起来难免感觉枯燥、乏味,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目标难以实现。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课堂中创设与教材知识相关的情境,从而提高初中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设置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1、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需要情境教学

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是非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来指导自己今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学生认识,使学生成长为一个积极、健康、客观的人。这就要求老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上,针对所学知识,适时地穿插、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通过所营造出的情境,解决学生身边遇到的难题和困惑,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思想品德课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

2、情境教学有助于学生觉悟的提高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认识的形成阶段,教师有效地引导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我们要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有意识的改造世界。在不断地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性。思想品德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依据,要利用思想品德来进行改造世界,从而提高自己政治觉悟的任务,首先就要把思想品德知识,各种论点论据与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结合起来,通过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相关的事例来讲解理论知识,使理论知识能更好的被学生消化吸收,能更好地学以致用,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实践,从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二、利用情境教学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良策

1、情境的创设以教材为依据,实现理论情境形象化教学

首先,缜密周详的备课。这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对书本的逻辑安排做好详细的计划,在遵循教材逻辑的前提下,进行相关资料的查找,知识点的整合,课堂教学活动的把握,课程的目的、重点、难点的掌握,对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把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进行详细的考虑,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有序、高效的进行。如果不遵循教材的逻辑则会产生反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问题会很多,缺少逻辑性的学习知识点会使得知识点与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不连贯,无法法体现政治学科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其联系的理论。

其次,讲课之前“过电影”。在上课之前把教学中要用到的教学情境进行预演对教学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正式的上课之前对课堂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细节,问题的提出,援引的相关例子,课堂活动的开展,教学方式的使用,等等都要像看电影一样,提前在头脑中播放一遍,合理安排课堂结构,理顺课堂教学环节,对各个环节设计的情境进行假想,看看是否存在任何逻辑上的问题,从而保证课堂教学在有序、健康、高效的节奏下进行。

再次,课后“回放”找得失。这就要求广大的一线教师在每次上完课之后,针对这节课的课堂表现进行反复的思量和回味,思想品德课的教师要更加注意这一点,例如这节课哪些方面是值得肯定的,哪些方面又有其缺点和不足需要在下次上课时加以改进的,为了帮助学生的理解,增强同学们的感官认识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善的,都需要在课后进行反思,从而保证自己的教学能够取长补短,在日复一日的修正中不断进步。

2、以现实生活为导向,创设理论知识情境化教学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密切结合,互不可分的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学好思想政治课的基础和前提,而借助理论知识,面向生活实际,真正的走入社会,在社会中解决自己的思想困惑,对所见的生活实际中所遇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质疑,并通过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理论知识,解答社会难题,对事情发生的原因作出解释才是思想品德课这门课程的真正意义和目的所在。

首先,利用学生感观社会,创设教学情境。要求学生感官社会就是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运用参观和社会调查等手段使学生真正置身于社会之中,通过社会这个大的教学情境的熏陶,使学生把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其次,抓住学生角色参与,生境教学。利用社会这一天然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刺激他们主动积极的学习。不仅要带领学生对实际生活进行参观和调查,使他们通过感观社会把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认识,在正确的认识下科学的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更要使学生真正的进入到社会之中,明确自己是现实社会的一份子,树立自己的主体意识,学生只有感觉自己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积极主动性才会被彻底激发出来。要想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体现学生的存在感,就要使学生在社会这个舞台剧上有一定的角色参与。学生感觉自己是剧中人,自然而然的就会对这部剧感兴趣,就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社会实际生活的舞台中。学生通过自身的角色参与,对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可以更加近距离的进行运用,在社会实际生活的磨练下,学生不仅可以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娴熟的掌握,更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结语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具有德育性质的学科。但是在实际思想品德的课堂上仍然存在学生感觉枯燥、乏味的现象。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以改变这种情况的发生。如今情境教学法被广泛的运用于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我们加以完善。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师更要发挥创造性思维对情境教学方式不断加以改进,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学科魅力,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愿意学,喜欢学的课程。(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吉林.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7-9.

[2] 李吉林.情境教学的操作与案例[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 2011:13-17.

上一篇:关于体育翻译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