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行业应用才有出路

时间:2022-06-16 12:50:59

深化行业应用才有出路

从产品到现在的软件服务商,华迪的经历,证明了深入行业应用,是比较切合实际的道路。

华迪不单纯是系统集成商,也是一家软件服务商。1994年公司成立,华迪早期做产品商。从1999年开始,正式进入行业应用软件的市场。当时,华迪不仅从一些政府机构拿单子,而且开始为一些军内企业应用展开服务。2001年到2002年,华迪研发出了几款面对行业的应用解决方案。以此来带动网络、基础软件等基础环境的实施。

随着华迪50%的股份被航天回购,华迪的资本发生了变化,也带动了自身的发展方向发生了变化。最终也确定了华迪集成商的身份。回忆起当时的抉择,华迪公司副总裁支俊辉说:“当时的情况是,安全、网络设备、基础软件、硬件设备等,都被国外企业霸占了,真正留给国内企业的生存空间很狭小。”

同时,他认为只有将行业应用做深做透,拿出自己的特色服务,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不会被其他企业替换掉。支俊辉说:“否则,仅仅做一个商,不管是作为哪家大企业的,最后都只能是一个‘高级搬运工’”。一旦这个企业的变化,下游的商也跟着没有好日子过。所以,他认为企业只有扎根于行业应用才有出路,而且这一领域具有大企业也撼动不了的地位。

从,到以硬件为核心的服务商,到现在的软件服务商。华迪的发展经历,证明了深入行业应用是比较切合实际的道路。

事实证明,谁更贴近用户,更了解用户,能够为用户提供所需的服务,就是最有价值的,不管最终采用的是什么品牌的软件。

在行业应用软件开发过程中,最大困难是什么?支俊辉认为是快速准确的进行业务建模,而且又能达到IBM所推崇的“On Demand”。所以,熟练的业务建模工具是成功的关键。支俊辉介绍说:“传统的建模方法一般有三种,但是这三种方法都有弊端。”因此,华迪通过自己的摸索和实践,推出了按照国家标准研发的UML业务建模工具,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树三图”。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华迪感到一个企业要想壮大起来,必须依托于整个产业链的,必须建立一个和谐的生态链,才能实现共同发展。深耕于不同行业应用的软件厂商之间加强合作,避免恶性竞争。但是,他也认为,中国的市场很大,行业划分比较多,但是真正对于信息化投入大量资金的还是很少的行业,围绕着几个重点行业的竞争在短期内还会继续。当然,同质化竞争会继续存在。

华迪目前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是人才的需求”,支俊辉直言,“尤其是现在,在行业领域内,改造和改变软件产业中的一种工艺过程和工艺流程,我们需要不断的重新认识这个过程。”从这个方面来说,这颠覆了很多现有的软件实施过程中的实施方式和方法。

不管是一些新加入这个领域的员工还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都必须不断地学习。越能懂得和把控业务的人员,项目实施的成功率也越高。

另外,支俊辉还说出来自己的观察,很多SI一直在积蓄力量,希望可以转型到ISV,原因是他们不希望被替代。“有一个比例可以说明问题。”支俊辉说,“ISV比SI被用户替换的几率,低了近一倍。”

华迪在成长过程中,渐渐地确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体化的系统集成,以资源为核心,通过不断研讨、发展、沉淀,努力做一个以应用解决方案为核心的系统集成服务商。

支俊辉介绍说:“华迪长远战略将会继续坚持UML建模工具:业务集成业务。”他认为“业务建模”是最主要的环节,对于用户的快速响应,以及随需应变的满足用户的需求,比IBM的“On demand”还要好。

上一篇:开放标准打开市场需求 下一篇:服务水平管理也需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