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市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6-15 07:18:53

南康市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思考

【摘要】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既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需要,是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保障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更是畜牧业经济能否得到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本解决,必须从源头抓起,建立健全“从养殖场到餐桌”全程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体系,并思考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过程中出现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思考

解决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问题及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监管问题,必须从长效的质量安全机制上着手,建立健全“从养殖场到餐桌”全程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体系。按照“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原则,结合当前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的严峻形势,南康市畜牧部门为全面加强畜产品生产质量监督管理,提升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水平,以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按照《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加强组织协调,加大财力、物力的投入,组织有关方面逐步构建南康市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体系。现谈谈南康市建立健全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体系的具体措施及要思考的问题。

一 、南康市畜牧业及畜产品生产状况

南康市现有生猪定点屠宰场(点)11个、肉牛定点屠宰点4个、肉鸭屠宰加工场2个;规模生猪养殖场154个,猪-沼-果生态养殖小区12个,县级生猪合作社1个,乡级生猪合作社23个,养鸭合作社1个,09年出栏生猪66.02万头以上,牛1.65万头,禽类饲养量1020.9万羽,出笼量650.4万羽,畜产品总量为6.65万吨,畜牧业价值达11.48亿元,畜牧业已成为我市农业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我市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 、建立南康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体系

1.加强和促进畜产品“三品一标”建设

通过“猪-沼-果”生态养殖小区建设,推进标准化养殖小区进程,加强监督管理职能,规范养殖环节,促进畜产品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大力发展无公害畜产品生产,积极扶持生产企业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目前南康市已有加大牧业、龙丰农牧业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已获得“无公害畜产品”认证;树立地域、地理标志,加快培育、扶持具有南康地域标志的优质畜产品发展,创建具有南康品牌的畜牧产品,做优做大做强南康畜牧产业,通过畜产品的“三品一标”建设来保障畜产品的源头安全。

2.加强畜产品从生产-流通-上市各环节的全程监管

2.1生产环节

积极推行健康养殖标准模式,大力加快标准化养殖小区进程,按要求严格执行《动物防疫审查办法》,对养殖场所严格动物防疫资格审查,签订生猪安全养殖承诺书,建立养殖台帐。遵守《兽药管理条例》,规范用药、安全用药、合理使用添加剂,严禁使用违禁药品;加强动物疫病防疫体系队伍建设,通过人才招录、加强培训等方式提高动物防检员对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等应对能力;完善兽药、饲料的市场准入制度,通过经营许可、市场检查抽查等方式方法加强对兽药、饲料的监督管理。

2.1.1 实行健康养殖标准模式

经过近些年的摸索,南康市生猪养殖业已逐步实行“猪-沼-果”生态养殖模式,逐步形成公司+农户格局,发展规模养殖,推进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建立猪场的免疫、用药、消毒、进出场无害化处理等监管制度,积极开展动物药物残留检测力度。

2.1.2 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疫体系

抓好动物防疫是畜产品安全的基础,我市坚持开展每年春、秋两季畜禽等动物的强制免疫,采取“重点春、秋两防、常年补针”方法,确保了动物的免疫密度,最大程度减少动物疫情的发生;根据动物防疫的需要,我市制定了《南康市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成立了重大动物疫情处理指挥部,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及《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了病死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机制。

2.1.3 加强饲料、兽药等生产投入产品的前期监管

饲料、兽药、添加剂等投入产品,是关系到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对此,我市监管部门实行了市场准入制度,严格把好准入关,要求饲料、兽药产品进入我市市场必须凭产品合格检测报告和齐全的证件登记备案后方可销售,督促辖区内的108家饲料兽药经营户和相关饲料兽药使用企业建立货物进出、药品使用等台帐,完善可追溯体系;通过与生猪养殖户签订了生猪养殖安全承诺书,明确责任;加大力度对饲养场生猪尿样、兽药、饲料的抽检力度,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质量抽检。

2.2 流通环节

切实做好二维码佩戴、防疫档案建立、防疫信息上传等工作,规范可追溯体系的建立;以生猪定点屠宰场为重点监管对象,加强生猪入场检疫、屠宰检疫等工作,按每车必检的要求加强生猪入场尿液抽检,重点打击投喂、使用“瘦肉精”、“ 莱克多巴胺” 等违禁药品行为;严厉打击无证、无耳标运输以及销售病害猪肉行为。

2.3 加工环节

加大对动物屠宰场(点)、肉品加工、腌制企业的监管。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执行动物防疫资格审查认证制度,完善定点屠宰制度,规范我市16个动物屠宰加工场(点)的从业资格,督促其建立符合动物防疫的设施设备,并与这些场所分别签订了肉品质量安全承诺书。严格动物屠宰加工防疫条件资格审查,规范加工人员的从业资格,严把检疫检验关及进出库关,完善病害肉的无害化处理制度,杜绝病害动物产品进入加工环节。

2.4 上市环节

2.4.1 加强对上市肉产品的检疫检验

在市财政的支持下,添置肉品快速检测仪、瘦肉精检测仪等先进仪器,改变以往单纯靠肉眼来检疫的手段,大大提高检疫检验的准确性;加强部门联合执法行动,实行定期或不定期与工商、卫生、商务等部门对市场进行检查,加大执法力度;改变以往的报检工作作风,原固定的时间、地点检疫改为不定时间多次检疫、下乡巡回检疫、专人专点检疫等方式方法。

2.4.2 加强对冷冻动物及动物产品的监管

督促冷库经营者建立动物产品出入库登记,规范检疫、消毒等证明的存档记录;每车、每件产品都要符合动物防疫要求,实行常年报检和突击检疫相结合的监管机制;督促其建立健全票证登记制度和出入库台帐,围绕HACCP体系从严从紧对冷冻动物及动物产品经营者进行监管,督促经营者遵纪守法、合法经营。

3.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措施

3.1加强组织领导

通过畜牧部门的领导组织、协调运作,是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根本性问题,成立南康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领导小组,以市畜牧管理部门下属的执法大队为具体实施责任科室,形成科室相互配合、人员相互协调机制。整合资源,加强对防疫检疫、疫情处置、执法监督等环节的组织领导作用,充分发挥监督主管部门的监管作用。

3.2 强化制度建设,明确职责要求

制度的建立健全是关系到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能否开展、开展得好坏的关键。健全信息畅通制度,完善疫情处置、投入品的监管,监督执法等制度,健全畜产品安全监管网络体制,形成工商、卫生、食品安全等部门执法合力;健全动物及动物产品的防疫检疫制度,形成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规可遵的局面;健全严格的约束机制,杜绝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违法违纪情况。完善畜产品安全责任制,各司其责;职责的划分及职责的清晰,是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好坏的直接因素,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是社会性问题,不是单单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应有各行业、多部门的广泛参与。畜牧局作为畜产品安全监管的主管部门,应从动物生产-流通-上市各环节上严把防疫关、检疫检验关、疫情处置关、监督执法关,从源头上做好安全监管。

3.3完善设施设备建设

设施设备的到位,是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基础性保障。近几年南康市加大对检疫检验及执法设备的投入,购置了“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等先进检测设备,并配备了检疫车辆、检疫专用摩托、照相机、摄像机等交通、取证工具;建立了南康市畜牧水产信息平台,加大了基层站的标准化改造建设力度,实现了主管局与基层站,基层站与基层站之间网络互通,从而达到了信息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局面。

3.4 强化监督职能,加强舆论导向。

3.4.1 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监管能否到位,取决于畜牧部门监督职能的开展。畜产品及畜产品的衍生物从生产-流通-上市环节链条冗长、情况复杂,我们通过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加大执法监管设施设备的投入,在监督管理中做到制度上有条有框,法律上有根有据,执法上有程有序,提升了检疫检验水平、疫情处置水平和监督执法水平。拓宽信息公布渠道,加大对不合格畜产品的曝光率,强化监管部门、人民群众、消费者三方面的监督合力,切断源头,堵住环节中的漏洞,使不合格的畜产品无栖身之处,真正形成全社会都来参与监督的局面。

3.4.2 加强舆论导向作用

通过新闻媒体、科技下乡、培训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宣传有关畜产品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畜产品安全意识、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畜产品、兽药、饲料、添加剂等经营户的法制观念和安全、诚信意识,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让制假售假行为失去市场。

三、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队伍建设问题

在当今频频出现“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瘦肉精”中毒事件的社会食品安全大背景下,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面对地广、面多、任务重的特点和防控形势严峻的情况,加强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1.1 明确执法主体及资格。由畜牧水产局内部设立的南康市畜牧水产行政执法队,在近些年来能很好地打击畜牧水产违法行为,保障了畜牧水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但它却是一个编外的内设机构,在执法过程中常常出现执法主体不相符、执法资格不符合等情况,导致不能更好、更快地打击畜牧水产违法行为,因此需要政府给畜牧部门行政执法队确认其机构,解决人员、工资、编制等问题。

1.2 监督执法人员严重缺员,常常导致外出执法而人员却不够,在正常的监督执法以及处理很多的突发事件或疫情中因人员不够而延误了处理的最佳时机,增加了疫情蔓延的危害性,加大了畜产品安全食用的危险性。

1.3 随着法律、法规修订的越来越完善,因病毒、细菌的遗传基因变异导致的动物疫情越来越复杂,以往的知识经验往往处于滞后期,不能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不断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人员交叉交流学习等方式方法来增强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相关动物防疫检疫知识,塑造一支知识过硬、业务过硬的监督执法人员队伍。

2.财力支持、经费保障问题

财力的投入是动物检疫检验、监督执法的最重要的后勤保障,在改善检疫检验的设施设备、保障人员工资、保障监督执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财力的支持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措施,也是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大财力的投入势在必行。

2.1 在检疫、执法等硬环境方面,目前还有很多站所的办公地点比较简陋,执法条件还是相对比较落后,只有加强基层站所的场所建设,加大对执法硬环境的财力投入,改善执法设施设备,改善执法办公场所条件,才能更好地保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2.2 在动物防检员的工资问题,切实解决好这些职工工资、福利等后勤保障问题,才能使他们能更好地投入工作,最大程度上保障畜产品的安全生产以及质量安全。

3.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在我国,对于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相继出台了《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但这大多数是对畜产品质量做了概要性的规定,标准低、覆盖面窄,还不能充分反应当前形势下消费者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还没有在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上市以及投入品的监管各个环节中,涉及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发挥比较有效、比较细致的作用,应逐步在规范各个环节立法标准、立法针对面上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应地制定出实施细则、法律释义等相关条例规章,明确法律法规的自由裁量权限,充分体现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法律原则。

四、结束语

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社会经济协调持续发展,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健全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南康市一方面,加快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推行标准化养殖小区,逐步优化畜牧水产养殖体系,另一方面,加快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增强畜产品在生产-流通-上市各环节中的安全保障作用,从而促进了我市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确保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保障了人民身体健康,促进了我市畜牧业及畜产品生产健康持续发展,既保障了农民增收,又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上一篇:论园林工程中草花的摆放设计技巧 下一篇:我国园艺用品行业发展中存在的机遇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