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理想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时间:2022-06-15 06:56:05

树立理想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摘 要: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深化改革,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也有了相对应的提高,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班主任除了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承担起班级管理的职责,学生的学习环境直接与班级管理水平的好坏所挂钩,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就必须管理好班级工作。本文主要分析了理想教育的涵义,并且进一步探讨如何利用理想教育来推动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完善班主任管理工作。

关键词:理想教育 全面发展 班级管理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主力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益友,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主任在培养学生与班级管理工作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并且学生在初中阶段是承接小学,为高中打下扎实基础的时期,也是学生养成德育、培养人格魅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初中生处于青春叛逆期,其有着青春期的高度敏感,也拥有着天真浪漫的特点,所以,初中生的班级管理特别要注意的是要运用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一个人想要取得进步理想与志向是必不可少的,初中班主任可利用理想教育来提高班级管理效率,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理想教育的涵义

俗语云“取法乎上,方得其中”,每个人都拥有着自己的理想,每个人都需要理想。在很大程度上人在人生初级阶段所定下的理想会决定着其人生中的发展高度。通过相关的德育方式、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订立积极、进取、健康的人生追求与人生理想,并从旁鼓励学生要向着理想而努力奋斗就是本文所说的理想教育。初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大多是认识自我的过程,这时候他们会对自己的人生发展有所迷惑,“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是他们首要遇到的问题,在熟悉了校园生活之后,他们就会想“在学校我是为了什么而学习?”,对于这样的问题,相比很多家长、教师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为了上更好的大学”,一旦束缚于这样的回答,学生的人生理想就会变得狭小,并且还会引起学生的叛逆心理,从而产生厌学情绪。有调查表明,学生厌学情绪大多数是来自于家长、教师的错误引导。

理想教育并非简单解答学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诸如此类的问题,而是从旁徐徐引导学生自行思考,从心底上想要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能成为怎样的人”,鼓励学生思索“我能为社会、为身边的人付出什么”而不是“我要从别人身上获得什么”,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实质上就是理想教育的根本、实质,也是每一位公民人生的基本问题。班主任固然不能去干涉学生的想法,不过班主任有义务引导学生朝着积极进取健康的人生理想迈进。

二、树立理想教育,加强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建议

初中生有着容易叛逆、好动、活泼的特点,而理想教育则拥有着较为独特的模式,若能够合理使用这些教育模式就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前行。

1.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

班主任是学校委以重任,负责管理、教育、关心每一位同学,了解班级学生就是首要的关键工作。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才能够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从而避免工作的制度化、盲目化。

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是理想教育的首要步骤,这一步骤就必须班主任能够实时掌握班级的动态,通过交流、谈话等方式去了解初中生最近的思想动态,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存在不良情绪的学生,才能够给予其适当的帮助。由于初中生对于未来、理想的看法仍不成熟,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例如同学、教师、父母、时尚潮流、社会新闻、生活变故、电影电视剧等等因素,学生的心理状况与情绪也会随着学习而有所变化,所以,班主任要格外关注某些情绪波动大、思维跳跃程度高的学生,了解他们的内心渴求,让他们能够得到教师的关怀。

2.树立正确的态度,对每位学生都能做到公平、公正

对于刚刚踏进初中的学生而言,每位学生对于初中知识的接受程度均有差异,有的学生可能很快就掌握了知识,相反,也有同学掌握知识需要更长的时间,面对这样的情况,班主任要主动与学生进行谈话,了解他们学习方式,并耐心讲述初中知识的学习技巧,用公平的态度去对待每位学生,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鼓励,就会在学习上下工夫。所以,教师要拥有正确的教学态度,关心班上的每位同学,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那么学生就会重拾学习的动力,树立信心,加倍努力学习。

3.建设良好的学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高班级工作的质量是初中生实施理想教育的最终目的,而学风与理想息息相关,学生拥有了理想就会带动学风的建设,而良好的学风就能使学生鉴定器理想信念,所以,学风建设与理想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帮助学生把自己的理想与学习活动紧密相扣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任务,不管学生的理想是什么,军人?艺术家?警察?科学家?医生?律师?班主任都要从宏观角度去看待学生的理想,并鼓励学生要通过学习来实现理想,让学生能够将理想转化成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把学生心中对于实现理想的满腔热情转化为熊熊的学习之火。教师一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风与树立起强烈的理想意识,相必这一良好学风会一直跟随着学生,并带动着他们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4.开展丰富的素质教育活动

丰富的素质教育活动能够让初中生的意志与精神取得提升,因此班主任可针对这一点定期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理想主题的素质教育活动,在活动之余还能活跃班级气氛、让师生进行平等交流,并且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能通过活动增进感情、相互了解、相互鼓励,学生间的鼓励作用往往比教师的表扬更加具有说服力,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班级的素质教育活动也不能拘泥于某种形式,其可以使理想故事会、分享交流会,也可以是励志电影赏析会、励志读书会等等形式。这样使得学生在树立自己远大理想的同时还能为自己制定合理的短期目标,班主任也可以抓住这一特点,邀请达成目标的同学将他们短期目标成果制成文章、画作等向全班同学展示,以此来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通过开展素质教育,让初中生对理想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且坚定他们的信念,以此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思维活跃,想法新奇,但是他们面临着中考的压力,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而班主任作为他们的指路明灯,他们求学路上的益友,要充分扮演好这两个角色,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生理特点,通过正确运用理想教育,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到位,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为将他们培养成具有良好素质与高尚人格的国家栋梁而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蒲晓斌. 树立理想教育,促进全面发展――初中班主任管理方法初探[J]. 青年文学家,2012,17:187.

[2]刘勇. 关于加强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方法策略分析[J]. 新课程学习(中),2013,06:149.

上一篇:构建充满活力的小学英语生态课堂 下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