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其实就在身边

时间:2022-06-15 05:36:21

最初,马兹只是拍了一张因脑部积水而被遗弃的女孩的照片。一位丹麦的女性看到照片后久久不能忘去,于是告别了丈夫和儿子,从丹麦飞往尼泊尔,找到了医院,并联系大夫给孩子做手术。女孩后来被取名为“维多利亚”。而马兹全程进行了拍摄。遗憾的是,最终,女孩去世了。而这组照片和这个感人的故事被世界各地最知名的报纸和杂志刊登。

马兹再回尼泊尔做展览的时候,不少尼泊尔的摄影师感慨:为什么他们自己没能把身边的故事报道出来。

由于叙利亚炮弹在四天之内两次落入以色列领土,11月11日,以色列也毫不客气地还击了一枚导弹;就在上个月,叙利亚和土耳其边界也爆发持续炮击;而处于过渡时期的利比亚也依然笼罩在紧张和不安的阴霾中。地震、瘟疫、、枪杀等从未远离。而丹麦摄影师马兹·尼森选择了把镜头对准苦难。他客观地呈现苦难,但更重要的是,展现那些苦难中的人的生命张力,也唤醒生活的幸福、祥和的人们去向他们伸出援手。

Mads Nissen(马兹·尼森)是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不过,他的儿子已经五个月大了。

1979年,马兹出生于丹麦的小乡村,对于外面的世界,马兹充满了好奇。“我总觉得我只看到了这个世界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角落。”于是,19岁那年,马兹从丹麦来到了大西洋彼岸的委内瑞拉。在委内瑞拉的两年,马兹学习了西班牙语,还在好几个项目里担任志愿者,其中就包括“亚马孙雨林”这个项目。明年6月,马兹酝酿多年的这本和亚马孙热带雨林有关的书也将出版。“我确实学会了西班牙语,但更重要的是,我在那里发现了我对摄影的热情。”

2003年,马兹考入了丹麦新闻学院,学习新闻摄影。上学期间,马兹便在丹麦国家级报纸Politiken当兼职摄影师。2007年毕业后,马兹又只身来到了中国上海。“那时候,中国正在准备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我能感受到中国的活力。我去过上海、重庆、北京……看到了一个非常多元的中国。”在中国的两年时间,马兹拍过一些乡村里为牟利而把工人压榨到最严重程度的小工厂,也记录了城市建筑工人们的辛勤作业;感受到了街头巷尾光着膀子和三五好友喝啤酒的惬意,也在都市的酒吧里和中国年轻人学会了“在香槟里加点绿茶”……关于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马兹有他独到的观察、记录角度。马兹记录下的这些甚至被著名的Newsweek(《新闻周刊》)选用。

2009年,回到哥本哈根,并在丹麦最富盛名的报纸Berlingske(《贝林时报》)担任摄影师。

马兹背着相机辗转于加纳、尼日利亚、尼泊尔、菲律宾、阿富汗、利比亚,将镜头对准了贫困、人权、战争。

“很多人明明看到那些苦难,但却扭过头去,视而不见。我感觉就像生活在谎言里——只要它存在,我就不会回避。”眼前这位小伙子平静地说道。

当然,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马兹也知道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也很重要。“好在我儿子还小。我必须去做我喜欢的事情。如果我不能听从自己的内心,那么我该怎么去爱别人?我不是拍了一个故事就忘了,然后继续下一个。事实上,我宁愿在一个故事上挖到最深。”

“有的摄影师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研究最新的器材和技术上,甚至还有人会坐在一个地方等上好几天,为了找到合适的光。对于我而言,最完美的照片需要亲密——要尽可能地离你的拍摄对象最近,离故事最近。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花很多时间和人们呆在一起,和他们聊天,听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获得他们的信任……按快门其实是最简单的事。”

2011年于特岛血案“挪威首相肖像照”

在去年7月22日的挪威于特岛大屠杀发生后,马兹立刻去了一趟挪威,也正好有一个机会见到了挪威首相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斯托尔滕贝格首相从1974年起每年都会去于特岛参加夏令营。他正好参加完一位遇难的工作人员也是他20多年的至交好友Monica B?sei的葬礼。Monica在于特岛工作了二十多年,有着“于特岛妈妈”的称号。马兹很欣赏挪威首相讲话中所谈到的“全世界应该用更多的容忍、民主和爱来对待憎恨和种族歧视”。

马兹想给首相拍张照,就在葬礼结束后。他的坚持让首相只能同意给他40秒钟时间。马兹告诉他,“你只要面对镜头,表现出你此时此刻的心情就够了”。于是,便有了这张噙着眼泪的肖像照,既温情又坚强。

这张照片得过不少奖,而且被广泛刊登。有一天,马兹收到了一封来自挪威首相办公室的来信,是首相的亲笔信,希望能要一张照片。

2012年 POYi(全球年度图片奖)最佳新闻图片故事二等奖“利比亚革命”

“我感兴趣的不是燃烧的坦克,而是压抑许久后得到释放而狂喜的人。”

2011年,马兹去利比亚采访拍摄,呆了一个礼拜。他用镜头记录下了难民的眼泪、记录下了失去亲人的人们的哭泣,也记录下了人们跪在地上虔诚的祈祷和赢得自由后的欢呼。2012年,马兹又回到了利比亚,寻找这个国家和人民的变化。

2011年NPPA BOP(美国摄影记者协会年度最佳摄影)优秀奖“生命的冒险:尼泊尔的生育风险”

每一天,都有1000名女性因生育而死,其中99%的死亡都在发展中国家。就在几年前,尼泊尔是世界上生育死亡率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

马兹拍下了17岁的女孩在医院的病床上的等待;也记录下了被遗弃的生命。没有渲染,只有客观地呈现。而其中一位脑部积水的被遗弃女孩的照片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前文提到的荷赛奖作品“以维多利亚之名”便是该照片之后的系列报道图片。

2007年POYi (全球年度图片奖)问题报道图片故事优秀奖“人口过渡的菲律宾”

“人太多太多了。每一秒钟,都有很多新生儿出生。205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90亿。相比今天的65亿,是一个很大的增长。在菲律宾,已经非常拥挤了。首都马尼拉是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一家十多口人横七竖八地挤在一个没有窗户的小屋里睡觉、堆成了山的垃圾的边上是拥挤不堪的破旧住宅区……马兹把这些都真实地记录了下来。

上一篇:《Life of PI》 下一篇:我们为什么输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