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历史主义角度解读《黄色墙纸》

时间:2022-06-15 05:26:54

从新历史主义角度解读《黄色墙纸》

内容摘要:《黄色墙纸》是19世纪美国著名女权主义作家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的主要作品。小说是女性主义小说的经典之作,体现了对女性历史的书写。本文从新历史主义视角,连接历史与文本,解读小说的创作。探讨历史在文本中的延伸以及文本对历史的反映。

关键词:《黄色墙纸》 吉尔曼 新历史主义

《黄色墙纸》是19世纪末美国著名的女权主义作家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的短篇杰作。小说以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为原型,讲述了一个患有产后忧郁症和神经敏感的女性,在父权制的婚姻家庭里备受压抑,在丈夫约翰的禁锢下心智逐步并完全失去正常。尽管小说在发表之初遭受一些挫折,但如今它已被广泛收录到各类短篇小说集,成为吉尔曼最著名、最受关注的文学作品之一。从作品问世至今不断被后人挖掘和解读,但评论主要集中于从女性主义角度、虚实角度、象征主义以及心理学等角度来解读。本文将从新历史主义视角分析吉尔曼《黄色墙纸》的创作。

新历史主义是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史蒂芬·格林布拉特创立的。它在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界风靡一时,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解读文本以及评价作品的新方法。新历史主义的“新”在于打破了历史和文本的关系,提出“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长期以来形式主义忽略了产生文学文本的历史语境,而新历史主义则恢复了文学研究的历史维度,把注意力扩展到将作品从孤零零的文本分析中解放出来,把文本置于与同时代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历史是一个延伸的文本,文本是一段压缩的历史”,新历史主义将历史与文本紧紧联系在一起。历史虽然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但其中的不可逆转性一再重复出现,过去与未来在文本之中瞬间发生沟通与转换。同时文本与文本之间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联系交流的。

一.吉尔曼人生的缩影

《黄色墙纸》的故事情节与吉尔曼的生活经历有很大的相似性。吉尔曼于1860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个书香门第出生。投身艺术是她的理想,于是她前往美国知名的美术设计学院学习深造,学习期间她遇到了一位艺术家并嫁给他为妻。可是她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当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后不久,吉尔曼就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并接受了当时美国著名的心理医生的诊疗。在医生的建议下,吉尔曼不能写作,避免与人交往,禁止外出工作,甚至连日常家务也不能做,更不能亲近自己的女儿。痛苦不幸的婚姻和心理医生冷漠的疗法迫使吉尔曼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婚姻,思考人生,思考女性与丈夫、家庭和社会的关系。于是吉尔曼与丈夫离了婚,并根据自己的这段经历写下了小说《黄色墙纸》。这可以说是吉尔曼成为一名女性主义作家,并在该小说中选择一个“疯女人”作主人公的原因。小说的创作是吉尔曼作为女权主义者的必然产物,是她实现女性自身价值的体现。小说的女主人公是一位深受产后忧郁症和神经敏感折磨的病人,却遭受丈夫和心理医生的压制,最终完全精神崩溃,成为一个“疯女人”。无论是文本中的女主人公还是现实生活中的吉尔曼都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得不到以丈夫为代表的男权社会的理解,“约翰不知道我到底经受着多大的痛苦。他只知道我没有理由经受痛苦,这样他就心安理得了。”并在其压制下生活,“没有他特别的指示,我几乎不能动弹一下。”她们都接受了当时所谓的著名心理医生的诊疗,在接受心理医生治疗期间,她们都被禁止外出工作和写作,禁止与人交往。“呼吸新鲜空气、参加锻炼,外出旅行,而且在我身体恢复前绝对不许工作。”可谓是达到了文本与历史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交流汇通。

二.同时代女性命运的缩影

吉尔曼生活在19世纪末,在这一时期西方妇女解放运动开始出现。女权主义者们开始争取女性与男性在经济、政治、法律等方面相同的权利。这期间出现了很多女性作家,倡导女性应该为女性写作。吉尔曼是这些女性倡导者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她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文章也多次公开发表演说。《黄色墙纸》就是在“女性应该为女性写作”的呼吁下创作的。长期以来,女性的历史就是一部困入家庭的历史。女性由于经济、生理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社会的主导思想,被迫走向家庭并被困在家庭中,成为男性的附属品,并在家庭和丈夫的压制下生活。家变成了禁锢女性的牢笼。家或房子证明了男权中心存在的合理性,阻止了女性争取平等权利和追求自身价值。早在17世纪,就有女性作家开始把家庭描绘成女性的牢笼,来揭示男权中心主义家庭对女性的压制。狭窄的房间、小阁楼、育婴室、贴满墙纸的房间……这些都代表着压抑和禁锢。如勃朗特的《简爱》中惩罚小简爱的红房子,琼·里斯的《沧海茫茫》中囚禁伯莎的阁楼,玛丽·沃尔斯屯克拉夫的《玛利亚》中紧闭玛利亚的绝望大厦,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中宽敞的房子都是压制和禁锢女性的牢笼。《黄色墙纸》中的房子就是这样一幢“有篱笆、隔墙和上锁的围墙门”,贴满黄色墙纸的房子。由此,吉尔曼创作的《黄色墙纸》在女性主义文学的历史上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小说文本的情节和地点在某种程度上和同时代或不同时代的许多女性主义作家创作的小说情节和地点相互呼应,并反映了当时社会所存在的现象。

《黄色墙纸》中疯女人的形象也不是单独存在的。不难发现许多女性主义作家在创作时都描绘了疯女人的形象。如:弗吉利亚·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和凯特·肖邦的《觉醒》中女主人公都是“疯女人”,而且都接受了当时知名心理医生的诊疗。然而疯女人的形象并不是她们肆意创作的,这一形象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在当时,男性医生是男权中心社会话语权的代表人物,他们不但地位高,而且具有权威性。对患有产后抑郁症或神经性病症的女病人,医生通常采用休息诊疗法,禁止病人外出工作、禁止日常锻炼和家务活动。病人的情况非但没有好转,而且还日益严重,最终精神完全走向崩溃。可以说很大程度上,《黄色墙纸》中有关疯女人和心理医生诊疗的描写是受到了当时社会现实的启发。

综上所述,《黄色墙纸》这部女性主义小说,从新历史主义角度看,是作者吉尔曼个人经历的缩影,同时受到了当时社会现实和历史背景的双重影响。

参考文献:

[1]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吴其尧(译),《黄色墙纸》,《名作欣赏》1997年第三期.

徐园秋,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

上一篇:从环境因素看珍妮的爱情悲剧 下一篇:创设教学情境 促进认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