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及途径

时间:2022-06-15 04:30:35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及途径

【关键词】 新课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涵义;必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3―0038―01

从目前实际来看,幼儿教师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专业标准的要求。而且,现代教育本身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与专业化的标准是非常一致的。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巨大挑战,许多教师面对新课程、教材茫然失措,急需专业地、深入地、持久地、一对一地深度培训。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幼儿教师专业化的涵义

教师的专业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门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就是教师从非专业到专业的转化过程。幼儿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一员,其专业化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幼儿教师通过专业教育拓展专业知识,发展专业能力,使自己逐步发展成专业人员,使幼儿教师职业逐步走向成熟、专业的过程。

二、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专业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专业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快速发展变革的教育现状的现实需要。“术业有专攻”,专业的本质就是各阶段教学各有其特殊规律及独特性。一些人简单地认为学前教育对象是一群年龄小的孩子,因此,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准学历比其他阶段低,这种偏颇之见忽视了幼儿教师知识的综合性、基础性和广博性特点。幼儿教师职业实践的对象虽是幼儿,可许多科学和经验都证明了幼儿时期对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性和易被忽视性。幼儿时期的生命特性使幼儿园教师的作用和责任比其他任何阶段都更显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教师专业化正是幼儿教育特殊性的需要。

三、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幼儿教师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在发展过程中保存活力,永葆教育的青春。

1. 以“教师培训”为突破口,使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我园及时转变教研活动的方式,针对教师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安排了“课改系列”教研活动,达到“以研促改,以研促教”的目的。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丰富教师参加课改的知识底蕴,为培养新课改的生力军,推进新课程做好准备。我们不仅动员全员参与师资培训,还在政治及业务学习会上学习课改的相关资料,撰写体会,对教师进行“洗脑”、“充电”。通过活动、体验,引导教师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实现自我提高。

2. 以“教学反思”为路径,促进教师进行自我调整与管理。传统教育中,教师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这样的一种角色定位,限制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因此,要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必须改变传统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现代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一个具有对教育活动有反思、分析、发现和实践的教育研究者。有时尽管教师在理论上接受了新观念,但在实践中却往往只注重单方面对教育对象施加教育影响,全副精力集中在如何完成自己的预定目标,忽视接受来自于幼儿的各种反馈信息。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不仅使保育和教学工作更科学性和合理化,也使教师们在反思中得到了不断成长。许多教师通过反思,能更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工作,而不像以往那样凭经验和直觉工作,能自觉地调整教育策略和方法,促进孩子的不同发展。通过反思,教师不再需要管理者的检查和督促,而能自觉地做好各项工作,达到自我管理的良好效果。

3. 加强群众协作,为教师提供一个合作、沟通的平台。幼儿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中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经验、智慧和特长,如果能将这些人的力量加以整合将会产生更大的集体力量。因此,随着学习《纲要》的不断深入,我们在业务管理上更多地以集体学习、研讨、竞争的方式进行,营造浓厚的集体氛围,通过教师间的经验分享、互相探讨、合作学习、友好竞争等促进个人与集体的共同提高。通过这些集体研讨和竞赛活动,许多教师的分析、反思能力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均得到了提高,同时,教师之间通过相互学习、研讨,增强了团队精神,通过集体协作和竞赛,也促进了集体的共同进步。

上一篇:对做好儿童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认识 下一篇:新加坡连氏家族第三代的慈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