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时间:2022-06-15 12:56:59

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摘 要】本文就现如今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现状做个人阐述,试图探索长远的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为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体育教育;课余体育;现状;趋势

学校体育是一所学校办学的窗口,体育比赛是学校对外交流互动的平台,能展示一个学校的办学风格,学生的精神风貌,教学团队的凝聚力。而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贯彻普及与提高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推动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对完成学校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课余体育训练现状

(一)社会中“重视文化投入,轻视体育培养”的思想观念在很多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社会上的很多人也认为从事体育运动的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对于学习反而不是很认真。人们注重文化基础学习的同时却忽略了体育存在的社会价值,这种沉淀下来的思想对于有兴趣的学生造成影响从而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

(二)学校的指导思想和办学条件的影响

1.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直接关系到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决定学校课余体育训练顺利开展的必要因素。

2.学校体育条件是保证课余体育训练顺利开展的物质前提,科学的训练方法需要建立在良好的训练条件支撑上,它对条件的依赖远远超出体育教学对场地、器材的依赖。

(三)学校体育教师的配备及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文化课教师的态度的影响

1.学生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也是田径训练的基础和敏感阶段,这一阶段的训练对于运动员以后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可是现阶段有很多学校体育教师,为了应付各种比赛,特别是田径的中长跑运动员过早的大强度专项训练所换取的短暂的运动成绩,不但损坏了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更使那些具有较高运动潜质的运动员由于过早的专项训练,过早的结束了运动生涯。

2.学校体育训练工作离不开文化课教师的支持, 文化课教师的体育态度对学生参与体育学习、训练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文化课教师对体育持有积极认同的态度,必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进而积极投入体育学习或训练中来。

(四)家长对课余训练的认识。

现在的中小学生还是要面临中考,中小学还是在进行选拔式的高分教育,由于受高中招生人数的限制,每年有许多初中生落榜或进入自费生的行列,家长就把基础教育放在了首位。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在这种高分学业成绩的压力下,一部分家长是不支持孩子参加课余运动训练的,他们认为学习期间是一个关键期,是孩子们人生抉择的第一步,尽一切努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小学乃至初中学业上获得的高分,打好文化课基础,升入重点高中,这是家长的利益性选择,这种利益性的选择,给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难度。

(五)学生自身条件的影响

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水平较高,再加上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和娇生惯养,使孩子养成任性、怕吃苦等不良习惯。也有一些小学生参加学校运动队训练,只是好奇、抱着好玩的态度来训练,没有正确认识课余训练的功能与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训练量的加大,严格、枯燥的训练使得初期的新鲜感逐渐消失,学生就逐渐产生放弃训练的想法。这对于运动员的流失造成很大影响。

二、小学课余体育训练发展趋势

(一)转变观念,加大投入,摆正课余体育训练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位置。

从校方领导、老师,到家长和学生都应该认识到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为国家竞技体育服务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支持学生参加课余体育训练。形成课余体育训练的大环境,使家长和社会关心支持课余体育训练,使学生认识到课余体育训练也是在接受人才培养。

(二)学校管理部门将课余体育训练纳入到学校教育工作计划中,保证课余体育训练有一套完整管理体制,可以由学校主任级别直接领导,安排好训练并且全面审查训练计划落实情况。

(三)加大学校体育教师输送与培养

1.从事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教师大多数都是由学校体育教师兼任,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体育课堂教学。

2.课余训练的内容应以全面身体练习为主,以一般身体练习和专项身体练习为辅的要求进行,在运动训练内容上要重点加强基础素质训练和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使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跑。

(四)合理的选才与有效的训练相结合

1.选才工作,必须不辞劳苦地深入到各班,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因为我们所担任的教学班不一定是本年参加比赛的年龄组,怎么办?要处理好这个衔接问题,首先体育教师沟通好,其次选才工作还贯穿在一年四季,无论在操场上课,课外活动等活动场所,处处留意,发现好才去问,并作好记录。

2.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好文化知识,所以运动队只能在课余时间和课外活动进行训练。

(五)协调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

一切训练以学生为原则,体育教师将学习和训练之间的矛盾降到最低点,甚至可以两者相互促进。体育教师的训练计划与班主任和学生家长进行探讨,充分利用早晚课余时间进行训练,做到不影响学生正常上课时间。

(六)体育意识改变学生自我。

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展示体育的魅力,让学生多了解体育训练的地位和体育竞赛魅力,在平时训练时尽量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给学生展示才能与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平台,满足学生展示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是提高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促使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向训练队靠拢的重要条件。

结束语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贯彻普及与提高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推动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要纳入学校教育的轨道,坚持育人为宗旨,既育体又育心,突出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杨铁黎,陈均.学校课余训练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张虹,赵兰.学生运动员训练积极性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J].昆明师专学报,1998.

[3]蒋昌书.学校课余训练工作发现与发展对策[J].三峡学刊,1995.

上一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快乐,分享成功 下一篇:照顾妻子前婆婆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