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法在手机组装标准工时制定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15 11:19:58

MOD法在手机组装标准工时制定中的应用

摘要: 对WT公司某型号手机组装标准工时的制定,利用秒表法测得从试产到量产阶段的不同工时与利用MOD法计算出的工时进行比较,通过一定比例的宽放,可以为标准工时的初步和最终制定提供依据和标准化。

Abstract: Taking the formulation of standard working hours for a certain type of mobile phone assembly in WT company, this paper compared the different working hours measured by a stopwatch method and MOD method from pilot to production stage. By loosening a certain proportion of restraints, it can provide a basis and standardization for preliminary and final formulation of standard working hours.

关键词: 标准工时;秒表法;MOD法

Key words: standard time;stopwatch method;MOD method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8-0001-03

0 引言

制造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必须提高生产线的效率,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而标准工时是企业流水线生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获得标准产能的基本依据,如何制定标准工时是企业最头疼的问题。本文利用MOD法对某型号手机组装过程的的各个工序进行分析计算,并与利用秒表法测得的工时进行比较,最后与秒表法相结合克服标准工时在制定过程中的各种外在因素,为企业制定出合理化的标准工时。

1 秒表测时

秒表法是在一段时间内利用秒表或电子计时器对作业者的动作执行情况进行直接连续的观测,把作业时间和有关作业的其他参数以及特殊情况下的数据一并记录下来,并结合企业所制定的宽放比例,来确定作业作者完成某项动作所需标准时间的方法。使用秒表法进行测时,通常采用连续测时法,归零测时法和周程测时法等,本文采用的是归零测时法。归零测时法,在观测过程中,每遇一作业单元结束,即按停秒表读取数值,并立即将秒表归零,在下一作业单元开始时重新启动。由于上一作业单元结束点,即是下一作业单元的开始点,所以秒表归零后需立即启动。

2 MOD法动作分类及时值

MOD是以手指动弹的时间作为基本单元,其他动作以手指动作的整数倍表示,1MOD=0.129s,即手指移动2.5cm左右的距离时间,MOD法主要包括以下3类21种动作:

2.1 移动动作

①M1手指动作,用手指第三个关节前部分进行的动作,每动一次时间值为1MOD,相当于手指移动2.5cm左右的距离。②M2手腕动作,用腕关节前部分进行的动作,也包括手指的动作,每动一次时间值为2MOD,相当于手指移动5cm左右的距离。③M3小臂动作,表示用肘关节前部分(包括手指、手、小臂)进行的动作,每动一次时间值为3MOD,相当于手指移动15cm左右的距离。④M4上臂动作,伴随肘的移动小臂和大臂作为一个整体在自然状态下伸出的动作,每动一次时间值为4MOD,相当于手指移动30cm左右的距离。⑤M5伸直手臂动作,在胳膊自然伸直的基础上再尽量伸直的动作用M5表示,每动一次时间值为5MOD,相当于手指移动45cm左右的距离。

2.2 终结动作,由抓取和放置两种动作组成

①G0接触,用手、手指去接触目的物的动作。②G1简单的抓,在自然状态下用手或手指去抓取目的物的动作。③G3复杂的抓,需要注意力的动作,是G1所不能实现的。④P0简单放置,把抓着的物体运送到目的地直接放下的动作。⑤P2需要注意力放置,放置物体时需要用眼睛观察,以确定物体的大致位置。⑥P5需要注意力的复杂放置,将物体准确的放在所需位置,或进行配合的动作。

2.3 身体及其他动作

①F3脚踏动作,F3是单程动作,如果踏一下又回来,足胫动了两次,为两个F3。②W5步行动作,向前迈一步,向后退一步,向左右移动一步,或用足使身体转动及用脚支配身体作水平方向移动等动作,都用W5表示。③B17身体弯曲动作,从站立、弯曲身体或蹲下、单膝触地等状态,恢复到原状态的往复动作。④S30站起来再坐下动作,从坐着的椅子上站起来或与此相反的动作用S30表示。⑤L1搬运动作的重量因素,有效重量

3 实例验证

利用归零测时法测得某手机组装流程各工站的工时为表1(试产阶段,生产第一天),表2(生产一周后),表3(量产阶段,生产两周后),利用MOD法计算各工站的工时为表4,归零测时法与MOD法差异值和差异百分比为表5。

通过利用秒表法测得的从表1到表3的各工站的工时可以看出,随着作业熟练度的不断提高,工时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通过表4和表3比较可以看出,利用MOD法计算得出的工时与熟练度较高时利用秒表测得的工时极为接近。通过表5可以看出,各工站利用秒表测得的工时与MOD法计算出的工时差异百分比呈现一定比例的下降趋势,其中表4与表1的差异百分比为88~120.5%,表4与表2的差异百分比为29.9~56.8%,表4与表3的差异百分比为0.9~9.0%。

在制定标准工时时,试产阶段可以取MOD值的宽放比例为(1+(88%+120.5%)/2)=2.04,生产一周后取MOD值的宽放比例为(1+(29.9%+56.8%)/2)=1.43,量产阶段取MOD值的宽放比例为(1+(0.9%+9.0%)/2)=1.05。

4 结论

企业在制定标准工时时,可以利用MOD法对各工站的动作进行分析计算,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宽放,可以避免标准工时制定的不合理性,同时可以依据MOD值对各动作进行重组,确保生产线的平衡。

参考文献:

[1]易树平,郭伏.基础工业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郭伏.模特法在生产线能力平整中的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31-33.

[3]刘海江.李晓倩.基于模特法的卧式钢卷包装生产线平衡改善[J].包装工程,2014(1):96-99.

[4]侯东亮.基于模特法的摩托车包装生产线平衡.[J]包装工程,2012,33(21):137-141.

上一篇: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情境化教学... 下一篇:关于做好化工项目安装工程监理工作的要点及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