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幸福的钥匙

时间:2022-06-15 07:51:55

一、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指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过程中,由于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精神上感到满足的情绪体验。说白了,幸福就是一种情绪,一种感觉。体验不同,感受不同,个人的幸福就不一样。

人的情绪、人的情感体验都是由自已掌控的,所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幸福的钥匙”,但我们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比如钓鱼,如果将幸福的钥匙交给鱼,结果是,钓到鱼了,你幸福,鱼儿痛苦;没有钓到鱼,你痛苦,鱼儿幸福。换另一种心态,将幸福的钥匙紧紧抓住自己的手中:钓到鱼,你享受结果的幸福;没有钓到鱼,你享受过程的幸福。

幸福的钥匙,其实就是你体验人生的积极心态。

二、幸福有指数

幸福不幸福、幸福的程度有多大可以用数字衡量。美国经济学家P・萨缪尔森提出了一个幸福方程式:效用/欲望=幸福指数。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效用是从消费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是对欲望的满足。幸福指数小于1就证明不幸福,等于1或者大于1就证明是幸福的。“知足者常乐”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作为教师,国家所能给我们的物质是有限的、既定的,如果我们任由“欲望”无限膨胀,盲目与他人、他行业攀比,教师是不可能感受到应有的幸福的。如果我们因社会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怨恨,那么这个世界怎能给予我们想要的幸福!

三、幸福易失去

近10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是历史上最快的,也是我国公民得实惠最多的,但调查显示中国公民的幸福感却在逐年下降,也就是钱多了幸福感却少了。这是为什么呢?

在一个封闭社会中,由于缺乏比较,尽管这个社会的物质发展水平不高,但其成员可能知足常乐,表现出不低的幸福感;而一个开放的社会,有了外在参照,其成员的幸福感便可能呈现下降之势。另外,如果人们意识到的自身成就水平高于他们的预期目标,那么,便会产生强烈的幸福感;反之,则不会有幸福感可言。这一点对教师幸福感影响最大。因为我们读书时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但现实中那些和我们一起读过书、成绩低劣的同学却比我们混得好得多。近几年社会发展快,物价飞涨,教师的物质待遇远远落后于其他人,我们感觉不幸福了。事实上,人的幸福感与其经济状况并不呈简单的正比关系。一些经济状况不佳的人幸福感并不低,而有些百万富翁却整日忧心忡忡,这样的事例也不少。

四、幸福可创造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正有品质的生活,不是拥有高档的物质享受,而是拥有丰富的精神与文化。精神才是永恒的。我们有理由相信,经济与文化的失衡和全社会的浮躁现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得到纠正,知识的重要地位将重新定位。

树立正确的比较观。由于比较的方法不正确,比较的参照物、对象、内容搞错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发生很大的偏移。那我们应该怎么比?――与过去比待遇,与同行比成绩,与他人比心情,与老板比风险,与白领比悠闲。

树立正确的取舍观。正确取舍观就一句话:过好今天、把握此刻、活在当下,我们便精彩了生命的每一天。不要和别人相比来判定自己的价值,因为我们彼此有别;不要以别人看重的标准来设定自己的目标,只有你自己知道什么最适合你;不要将最贴心的人和事物视若当然,牢牢把握它们,如同对待你的生命;不要借口幸福难觅而将幸福拒之门外,得到幸福最快的方法是享受今天的日子。

(作者系桃源县九溪乡中学校长)

上一篇:拓展学校使命 增强名校影响 下一篇:一个中年男人的无奈与小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