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进孩子生命里的班规

时间:2022-06-15 07:40:43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之一,它就刻在康德的墓碑上。少女时代的我,只因痴迷于仰望星空而从这句名言里找到了精神依据。多年后,当读到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的句子:“他之所以崇高,并不由于他服从道德规律,而是由于他是规律的立法者,并且正因为如此,他才服从这一规律。……既不是恐惧,也不是爱好,完全是对规律的尊重,才是动机给予行为以道德价值”,我犹如五雷轰顶、不能自已。仿若一只井底之蛙发现了打开宝藏的钥匙,我从此开启了哲学书籍阅读之旅,努力跨越对事物表象的认知,探究事物深层的奥秘。

这一“爱好”深刻影响了我的班主任生涯。其显著表现在班规的制定上――我竭力探索属于自己所带班级的特色班规。多年来,我所带班级不仅班风正、成绩好,孩子们在开启大学生活后,甚至工作后依然铭记当年自己定下的班规,并不断践行。

又是一年母亲节,我收到了2010级(1)班孩子们的礼物――自制视频《我们一班的坚守》。孩子们在序言中写道:“我们本是没有交集的小溪,因为一场挑战(高考)相聚,而后分离,奔向各自的大海。但是我们有一段共同的经历,那是不同寻常的三年。那三年至始至终陪伴我们的,是万老师……就像想象力丰富、不辞劳苦的雕刻家,她在雕刻心中的天使。三年高中生涯结束,天使们带着一张张新面孔,离开了她,飞向大学。从迷茫走向远ǎ从他律走向自律,从疑惑走向懂事,从索取走向付出。三年的熏陶,会是一生的坚守吗?”孩子们坚守的便是当年我们一起制定的特色班规。

在此,我以原生态的方式呈现特色班规的一些条例,与同行分享。

一、我们的班规名叫“家规”

《我的班级我做主――一班家规》

家庭成员共同奋斗目标:

1.每个一班的学子都要通过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学。

2.每个一班的学子都要力争成为善良、正直、有用的人。

将“班规”换成“家规”,一字之差,却饱含了孩子们的深情厚意。正是每一个孩子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让这个集体拥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高中阶段的孩子们在校时间比在家里还长,尤其是住宿生,可谓以校为家。如果我们不能营造家的氛围,给予孩子们家人一般的温馨和关爱,又怎能激发孩子对班级的珍惜与热爱呢?

许多老师习惯在学期初制定班规,这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是,作为一份充分体现民主治班原则――“我的班级我做主”的班规,我认为不要急于在学期伊始制定,而是应该等一等。等孩子们彼此熟悉,了解彼此的优缺点,有了共同发展的目标后,此时制定的班规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班规,孩子们才能一以贯之地执行。因为班规里的每一条内容,都不是老师强加在孩子身上的枷锁,而是孩子们在自省基础上,根据自己期望自新的目标而设置的“自律”条例。正如康德所说:“他之所以崇高,并不由于他服从道德规律,而是由于他是规律的立法者,并且正因为如此,他才服从这一规律。”

而班级达成共识,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显然是班规的核心价值所在。

我们一班的奋斗目标由“每个一班的学子都要通过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学”的短期目标,以及“每个一班的学子都要力争成为善良、正直、有用的人”的长期目标组成。

第一个目标是显性目标,可量化,可考评。它是家长、学校、社会最关注的目标,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实功利的目标。第二个目标是隐性目标,难以考量和评估。但是,它却是多年来身为一个热爱教书,钟情育人的老师从未改变的执念,也成为一届又一届孩子认同并一起努力践行的目标。善良是底线,正直是标杆,有用的人则是践行善良正直理念的途径。这也是历经三年的濡染熏陶与磨合融入,在一次次的集体活动中,在日常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我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获得孩子们逐步认可和推行的理念。

无论是小悦悦事件后,我们班及时召开的主题班会“拒绝冷漠传递温暖”;还是五大主流媒体采访幸福校园,临时走进课室“突袭”的幸福班会;亦或是每一个假期,孩子们分组进行的“爱我家乡捡山”活动(去学校周边的龙洞森林公园、火炉山、凤凰山捡拾垃圾),都不断补充进入了我们的家规,并演化为这样的规则:

“拒绝冷漠,传递温暖。不仅关爱身边的同学和老师,也要向需要我们帮助的陌生人施以援手,哪怕只是一个救助电话。”“爱我家乡从身边小事做起,龙洞街街上的垃圾决不能有一张纸片是我随意丢弃的。”

这也是同事所说的我所带历届班级,孩子们身上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的原因。

二、我们的家风:立身处世 立志求学

我和孩子们一起,将大家提出的一百余条条例合并梳理,按照先“品”后“学”的原则,归纳为两大部分:“立身处世”“立志求学”。立德在先,然后求学,先学会做人,再谈做学问。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班家规的主体部分。

第一部分“立身处世篇”包括8条和23个分项,这也是一班家规的精华。在此,我撷取一二与同行分享。

第二条:一班学子多爱心,人人互助一家亲。

(3)同窗情义需珍惜,有困有难及时帮――记得万老师说过要多关心学困生,多关心内向生,多关心“游戏生”。――默晗

第八条:拒绝冷漠传温暖,争做一班热分子。

(2)同学之间要互助友爱,帮受伤或生病的同学打水打饭。如有不便之处应该委婉拒绝,道明理由。――俊明、惠祥

(3)与人为善、交往有礼。――宇翔

(每个同学每个星期至少和三个没说过话的同学聊天。――佳怡)

一个社会的安定不是取决于这个社会的上层有多好而是下层活得是否有尊严。同理,一个班级有多强不是取决于个别孩子有多牛,而是成绩排在最后一名的孩子都不会差!诸如学困生、内向生和游戏生等“特殊学生”历来是我重点关注的对象,也常常恳请老师、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关注这三类孩子。尤其内向的孩子,我一般以同伴互助的方式进行帮扶,让其倍感集体的温暖。

性格内向的孩子一般比较难沟通,我们很难走进其内心世界,有些孩子内向是先天因素(如果其沉默内向但神情安详面露笑意,这是不必担忧的),但大多数孩子内向是后天养成。或是家庭氛围凝重或不和谐导致,或是其成长过程中遭遇特殊诱因而引发。他们大多神情凝重,少露笑意,独处时会叹气。这些孩子尤其需要我们用班级的温暖与爱去融化其心中的坚冰,还他们一个温暖的春天。当然,适当了解其家庭情况,与家长沟通更有利其成长。

正是经过了这一番努力,才有了上述家规的条例。尤其是“每个同学每个星期至少和三个没说过话的同学聊天”这条出自内向孩子佳怡的班规,让我泪湿眼眶,沉默良久。这,才是有温度、不浮夸、有分量的家规啊!也因此,一班的孩子们亲如一家,毕业后仍保持着深厚的情感。因为在共处的三年里,他们彼此真心相待,就连“学霸”也会毫无保留地帮助同学,一起进步。

三、我们的坚守:不让一个家人掉队

第四条: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既不盲目自信,又不妄自菲薄,树立信心,激发潜能。尤其要克服不敢在公共场合展示自己的弱点,积极参加各类活动,提升自己表达交流的能力。

具体措施:每个人在一个学期内至少有一次在班级活动中担当主角。――钟彬、竞雯

为彻底实现这条班规,三年来,我们每一次大型活动都是孩子们以毛遂自荐的方式组织和实施的。在毕业前夕的一次大型公开班会上,我让一个从未担当过主角的孩子做主持。孩子紧张地结结巴巴,表现并不尽如人意,甚至一个领导说:“你怎么让这个孩子来主持啊,简直不是你们班的水准嘛!”我坚持的理由是,这是一班最后一次大型活动了,不能因为要呈现完美的班会,而让这个孩子失去最后一次机会。那些已经锻炼充分的孩子不需要再展示什么了,而这个孩子必须要得到一次机会,克服不敢在公开场合发言的弱点。

如今,这个孩子已经考入了华南理工大学全英班。回忆高中往事,他最感念的就是我愿意给他机会,并鼓励他在那样的大型活动中做主持人。四年后,一班的孩子们或考研或入职,进入了华为海外部、小米、中正事务所等一流企业、单位。孩子们骄傲地说,面试成绩能够这么好,与当年在一班得到的充分锻炼分不开啊!

视频《我们一班的坚守》的结束语,孩子们是这样写的:

“遗忘了在孤灯下曾做过的试卷有多厚,遗忘了在静悄悄的教室的考试有多艰难,甚至已忘了自己曾为心中炽热付出过几许,但不曾忘记的是铭刻于心的班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高考在即时,我们怀抱它;踏往大学时,我们留恋它;告别青涩时,我们笑对它;迎接成熟时,它已融入我们的心。

它,是我们的天路,我们一班人通往人生之美与爱的天路。

我是一班人:我们所爱,乃是诚挚为人;我们所愿,乃是自强于世;我们所寻,乃是德厚心坚:我们是一班人,行不一般事,我们是不一般人,乘君子之风,我们一如既往的奋力前行着,我们是永远的一班人!”

这就是镌刻孩子生命里班规

上一篇:公民教育隐性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下一篇:家校合作场域下的学校特色课程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