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家庭的生存困境

时间:2022-06-15 07:07:45

失独家庭的生存困境

所谓失独家庭,是指因疾病或意外而遭遇中老年独子夭折的厄运,并因年龄原因而失去再生育能力,只能独自承担养老压力和精神空虚的家庭。这样的家庭,已经冲击了中国现代的家庭模式,对社会和谐与稳定带了挑战。

将现千万失独家庭 失独家庭到底有多少?官方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数字。

人口学专家、《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推断:中国现有的2.18亿独生子女,会有1009万人在或将在25岁之前离世。这意味着不用太久之后的中国,将有1000万家庭成为失独家庭。

易富贤的数量推断来自于两组数据:一个是中国从1975年到2010年共产生了2.18亿个独生子女家庭;另一个是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每出生1万人,就有360人在10岁之前夭折,有463人在25岁之前死亡,760人在44岁之前死亡。

结合这两组数字不难算出,现有的2.18亿独生子女中有1009万人会在25岁之前死亡。按照医学上49岁生育极限年龄来看,这些失去孩子的母亲很少再生育自己的第二个孩子。

以北京来说,北京市计划生育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5月,北京失独父母人数为7746人,将之除以2,失独家庭3873户,实际应该多于此数。江苏的情况也不乐观。据江苏省计生委前官员透露,30多年来,江苏省响应计划生育政策少生了4000万人,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父母50000多名,其中“失独”家庭父母29018人。

换算一下,江苏失独家庭在15000户左右;其中南京超过3000户,苏州已有2553户。

失独者成社会弱势群体 如此多的失独家庭出现,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

《京华时报》曾报道,哈尔滨的一对夫妇几年前失去了他们的独生女儿。女儿当时在北京读大四,实习期间在外租房,因为长得漂亮,一天晚上回家路上遭到相识者奸杀并被残忍分尸抛到小汤山。女儿去世后的四年间,这对父母一直在寻找凶手、打官司。四年间,他们自虐般地住地下室,吃最差的饭菜,因为他们觉得女儿惨死,自己不能有任何享受。

官司四年后结束,凶手被绳之以法,妈妈爬上小汤山垃圾山顶放声大哭。“坟墓里如果是我,该多么幸福。”这位妈妈说。

有专家曾调查分析了全国失独群体的特征,最突出的一条是,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据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08年对原宣武区115户独生子女死亡家庭调查结果显示,该市失独家庭父母城镇居多,多是即将退休或已退休,主要经济来源是养老金,家庭人均收入为1095.75元,仅达到当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53%,属于低收入群体,且离婚、丧偶者居多。

总体来说,失独群体属于年龄偏大、孤寡偏多、收入偏少的弱势群体。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遭受失独的打击,失独家庭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处于弱势,在精神上也往往处于弱势。许多失独父母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往,长期心理压抑导致其不愿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意志消沉,极力躲避世俗人伦。绝大多数失独家庭开始远离正常社会,以“抱团取暖”的方式聚集在一起面对未来的生活。

失独家庭面临困境 国家计生委原巡视员、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原理事长苗霞对媒体表示,目前更大的挑战还是失独父母的生活空白问题。比如,未来养老怎么办?

失独导致子女赡养功能缺失,突出表现在医疗困境、紧急救助及死亡丧葬等方面。

中国传统思想中长期以来就有养儿防老的观念,很多父母倾其大半辈子的心血来照顾子女,子女的出生、教育、就业、婚姻、生子都一手包办就是为了到年老时能有生活的保障。而独生子女的死亡,使这些父母陷入了老无所依的境地。在唯一的孩子离去后,养老成了首要问题,入住政府养老院需要儿女签字,这让没有儿女的他们无处可去。一位失独父亲说:“我不怕死,我怕老。”

根据北京、上海、重庆等市的研究报告数据,目前失独群体尚未全部进入老年阶段,疾病问题不甚突出,健康状况还未进入严重衰退阶段。但仍有近80%的人患有不同类型的慢性病,影响了生活质量。

失独损害了家庭的经济功能。失独人群中不乏因子女生前疾病缠身而负债累累的,在子女离世后,还要继续偿还债务,因此陷入了经济困境。在目前保障制度尚未健全的情况下,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且经济收入较低的失独老人,在日常基本生活支出上得不到保障。?笪摘自《读天下》

上一篇:新高校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优化建议 下一篇:小估算,大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