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情感效

时间:2022-06-15 06:58:19

班主任工作的情感效

当代我国著名的赏识教育倡导者周弘先生说:“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的称赞有助于学生自觉克服缺点,学会尽力和教师的评价保持一致,久而久之,教师的称赞和肯定就具有了真实意义。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期望效应和情感效应。中学班主任工作中用期望效应和情感效应,能不断改进教师的工作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激励学生向期望的方向发展,使之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从笔者多年的班主任实践表明,班主任工作的优劣与班主任对学生尊重、期望和情感程度密切相关,因此,一个班级班风、学风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工作的好坏。

一、用赏识唤起学生的自信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他们的发展很不均衡。面对那些想学可成绩就是提不高,心理充满自卑的孩子,我们该如何教育?“赏识”应该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因为它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充满人情味、让孩子心灵舒展的教育。

我97级班上有这样的学生:上课听讲,作业完成较好,预习复习认真,家长督促也严,可成绩却不见提高,明明在家会写的英语单词,到学校就忘了。对这一现象我不百思不得其解,直到见到了孩子的周记,我才知道:自卑让她压抑,让其痛苦而缓慢的爬行。文中这样写到:“因为我的成绩很差,同学们都很瞧不起我,不愿理我,我经常是哭着入睡。我想让自己的成绩提高,可我就是记不牢写不起……”据英语老师说,她上课虽听讲但很少回答问题,即使回答也左顾右盼话语支吾。为什么会这样?自卑心作怪!她不相信自己能思考、能分析、能判断,在心里早就认定自己不行,怕说出来后遭到同学的嘲笑,没有自信心,任何努力都是白费。

“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我发现她的记忆力很强,朗读非常富有感情,字写得漂亮,于是就经常在班上表扬、鼓励她,投其所好让她多读书、多写字、还时常对她说:“你的字写得那么好,课文读的多有感情啊,你真让我佩服”。“太好了,你的看法和我差不多。”“你的进步可真大!”就在老师适当时机、适当场合、“无中生有”、小题大做、有时甚至是无限夸张的称赞下,孩子再度拥有了自信心,成绩也在逐步上升。孩子、家长、老师的脸上都时时充满笑容。

二、用真诚换取学生的信任

人与人交往需要是真诚和信任。在新课程中师生间应建立一种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关系,这更需求老师走近学生。不填平长久以来师生间的代沟,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学生依然会对我们敬畏有加。正如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和热情。”有的孩子对自己没有信心,他们不敢把心打开,害怕自己受到伤害,此时再高明的教育都显得苍白无力。难怪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家长的首条金科玉律。”用真诚可以消除孩子的畏惧,打开紧闭的心门,取得孩子的信任。

三、用寄语坚定学生的信念

我一直特别注重“班主任寄语”的书写,我认为那是孩子、家长一学期里最在意的语言,因为那是老师对孩子一学期全方位的综合评价,那是老师对孩子的肯定与希望。每一次,我都是用心在书写。当孩子们见到那些充满激情、热情洋溢的话语,怎不对老师充满了爱戴,怎不对学校充满了热情,怎不对学校充满了热爱,怎不留念火热的校园生活?说出的言语容易被风儿吹走,不容易在心底留下深刻的影响,纸上的话语会让孩子们忍不住一读再读,最终在脑海里打上深深地烙印,一直激励着孩子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奋进!奋进!

四、用真心维护学生的人格和自尊

学生的心理很稚嫩,容易受到伤害。其自尊心和人格的健康形成,要在成人的正确教育和呵护下,方能正常发展。班主任是学生人格的直接保护者,班主任要致力于创设一种师生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友爱的氛围,把保护和尊重学生人格与自尊心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原则。作为班主任工作,在学生人格和自尊方面一点儿也不能忽视,否则极易导致学生人格的扭曲和自卑心理的产生。

五、用爱心打动学生的情感

在班级管理中,尊重学生的情感与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具同等的重要性。情感是行为的动力,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都与他得情感体验密切相关。学生只有在健康良好的情感状态下,才能安心接受教育。班主任采用专制、冷酷、高压式的管理方法,极易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忧郁、恐惧等负面情感。而这些负面情感一旦形成和发展,就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个人感受、师生关系和班级管理产生强烈的抵制和冲击。因此,无论是从学生情感发展的立场出发,还是从减少负面情感的不良影响出发,班主任都应把与学生建立良好合作式的、愉悦的、相互信任和亲密的情感关系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对学生情感表现多理解、多宽容、多尊重、多支持、多帮助。班主任应主动帮助学生克服各种情感危机,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感状态,培养学生情感表达和自我调控的能力,使每个学生的情感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健全的发展。如高07级学生陈静,一次,她在学校生病了,当天已经是深夜12点多了,生活老师给我打电话,我从家里赶来,发现她全身冰凉,我二话没说,从寝室把她背出来,叫上出租车就送到了医院,找医生给她检查,等她父母到来我才离开。他家人感激不尽。从这件事以后,全班学生和我更亲近了。

六、用智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心智和个性的发展各具差异。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必须尊重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在实践中,班主任首先要有个体差异的意识,勇于承认十个指头有长短,学生与学生各不相同。其次,班主任还要细致了解学生个别差异的程度和具体形势,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管理目标和要求。再次,班主任应允许学生在达到管理目标和管理要求的时间上有先后、程度上有高低。最后,班主任应努力做到对学生不偏倚、不歧视,使班级的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的工作中受益。而这些,都是尊重学生个性的具体表现。

诚然,班主任工作离不开教学原理和方法的指导,离不开班主任自身不断地学习与灵活运用这些原理方法,离不开班主任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不懈地探索。班主任工作中的赏识教育、情感效应是我们今后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行为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所必须重视和加强的。

上一篇:怎样上好初中物理 下一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