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

时间:2022-06-15 06:00:55

成为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

春天的新疆大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天山南北,各族群众团结互助,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个个兵地共建区域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彰显着兵地打破常规、团结一心齐力谋发展的智慧、决心和成果。

民族团结一家亲

民族团结是新疆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也是兵团存在发展的生命线。兵团从组建之日起,就把为新疆各族人民多办好事作为根本宗旨,民族团结成为兵团的优良传统。

3月21日,在焉耆回族自治县查汗采开乡文化站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诺鲁孜文化节正在举行。来自二师二十一团的10名女职工,以自编自导自演的舞蹈《吉祥》,赢得场下当地村民的阵阵喝彩和掌声。

从1998年起,该团每年都会与焉耆县查汗采开乡、和静县哈尔莫墩镇等地方少数民族乡镇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联谊活动,深受团场职工和地方各族人民群众的欢迎。

如今的新疆大地,无论是在沙漠腹地,还是在高原之巅,兵团人用真诚和智慧浇筑着民族团结之花。

天山雪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

5月6日,在兵团召开的第32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动员会上,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说:“要以学习贯彻考察新疆和兵团重要讲话精神为新的动力,以扎实做好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为新的起点,在推进新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发挥兵团作用、展示兵团作为,为新疆长治久安作出新贡献。”

四师七十七团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团场,全团总人口9432人,其中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占全团总人口的39%。

为使各民族职工群众共同富裕,七十七团开展了民汉连队“结对子”、“一帮一”、“多助一”等活动。

“通过‘结对子’活动,我可以向少数民族职工学习手工刺绣技术,增加收入。”七十七团一连职工尚明丽说。

塔里哈是八连一名哈萨克族职工,她经营着一家牧家乐。自从民汉连队“结对子”以来,她的汉语水平不断提升,以前她总为不能很好地用汉语和顾客交流而发愁,现在她的汉族顾客越来越多,收入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该团和地方充分发挥双方自身优势,在农业生产、庭院经济、牲畜饲养、防病治病等方面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团结进步。

在生产过程中,少数民族职工缺乏种植经验,汉族职工就手把手地指导,少数民族职工也把养殖经验传授给他们的汉族“亲戚”,大家在互帮互助中增进了民族感情,实现了共同发展。

从1983年起,兵团就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每年5月持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推动民族团结工作不断深入,受到中央和自治区的充分肯定,得到新疆各族群众的广泛认可。

目前,兵团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形式多样,成效显著。无论是在团场学校举办的民族团结趣味活动,还是兵团各族职工群众之间的互助增收,大家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支持蔚然成风,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兵地融合谋发展

2013年9月2日,昌吉回族自治州与六师、五家渠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州(师、市)检查验收报告会在昌吉市举行。

该创建活动自2011年正式启动以来,六师、五家渠市与昌吉回族自治州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和主题教育活动近500次,受教育群众达2.8万人次,实施少数民族扶贫项目64个,帮扶少数民族困难职工746人。

兵地融合既是民族团结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兵团发挥特殊作用、促进新疆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在新时期,兵团利用其自身优势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广泛开展同地方乡村和各族群众之间结对帮扶活动,通过兵地共同努力,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天山南北。

在五师八十八团团部,有4条与温泉县县城相连的道路“与众不同”。这是由兵地双方共同规划、共同出资修建的,成为备受当地人称赞的“兵地团结路”。

这几条路的修建,仅仅是八十八团与温泉县融合兵地优势和促进共同发展的一幕。

近些年来,五师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形成了“经验互学、干部互派、部门对接、城市共建、优势互补、文化交融”的发展模式,分步建设共同推进,有效促进了兵地共同繁荣发展。

在兵地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奎屯天北新区无疑是个耀眼的明珠。

2002年9月18日,奎屯天北新区正式挂牌成立,和地方税收收入实行分成制。2012年7月1日,《奎屯天北新区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开启了兵地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奎屯天北新区的成立,找到了一个兵地融合的切合点和共同发展的平台。七师具有兵团组织化、集团化和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有丰富优质的农副产品资源。奎屯市的优势在于工农业基础设施完备,城市资源优势明显。

截至2013年年底,奎屯天北新区累计完成生产总值168.8亿元(全口径),年均增长30%;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5.3亿元(全口径),年均增长51%。区内现有企业159家,随着一批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企业落户新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辖区内5.8万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目前,奎屯天北新区已经成为兵地融合发展、共建双赢的示范区,双方所创造的“天北模式”获得“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和“中国第三届魅力新农村十佳县市奖”等荣誉称号。

随着奎屯天北新区、霍尔果斯兵地融合发展示范区、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师分区等相继成立和崛起,“产业共联、城市共建、生态共创”的兵地融合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并不断完善。

近些年,各师与地方融合发展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一师、四师、五师等定期研究兵地关系和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六师、五家渠市,八师、石河子市,十师和十三师等师(市)产业合作逐步启动,兵地双方用足用活国家、自治区差别化产业政策,尤其在农副产品加工、棉纺织、煤电化工、石油石化等方面凸显合作共赢;各师与地方干部互派任职、挂职交流迈出实质性步伐,文化融合、维稳共担成常态化。

如今,兵地优势互补、融合共建,共谋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势头强劲。

上一篇: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下一篇:打造职工群众满意的“健康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