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教学中和声听觉训练分析

时间:2022-06-15 05:24:11

视唱练耳教学中和声听觉训练分析

摘要:和声听觉训练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要从单个和弦听辨到和声连接的听辨训练循序渐进的进行,并且还要在单声部视唱中加入和声感的培养,增强和声音响的想象能力。和声听觉的训练更离不开与实际音乐作品的结合,因为音乐作品是作曲家音乐才能的体现,是对和声理论的终极实践。

关键词:视唱练耳;和声;和声听觉;和弦听辨;和弦连接听辨;音乐作品

视唱练耳训练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对各种音乐现象进行的理论总结的指导下,训练人的听觉思维能力,使人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从而准确地理解并把握音乐的构成与情感、文化内涵。

和声是基本音乐要素之一,是体现作曲家音乐风格的重要方面,通过对作曲家和声写作风格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毕竟音乐作品是我们现在能够同作曲家沟通的重要桥梁。因此,和声听觉的训练对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一、单个和弦听辨训练

和声听觉的训练要从单个和弦开始,要通过记忆与想象加之模唱、构唱等具体的方法来深化和弦性质的音响效果在我们脑海中的形象。

以下例来说明和弦性质的听辨方法,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均可运用下方法练习,如下例:

谱例1

听辨方法如下:

1.认识和弦。通过音程结构能判断出他们的性质分别是: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减三和弦、大小七和弦、减七和弦、大七和弦、小七和弦、半减七和弦。

2.记忆。在键盘上弹出标准音a1,根据标准音依次构唱出根音、五音和七音,然后默唱,依靠记忆想象出各音的音高,并试着想象这几个音同时发声的音响效果,最后在键盘上弹出该和弦。如此反复练习,能记忆和弦的整体音响效果,此时,将和弦分解开来模唱,如下例:

谱例2

根据谱例,先从键盘上弹出该和弦,仔细听辨和弦音响中的每个单音,直到能准确的模唱出每个音为止,然后弹一遍和弦,模唱一次分解和弦,增强我们将和弦音响化整为零的能力。

3.想象。通过运用上述方法反复练习,我们对和弦的音响效果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甚至能够记忆其音响效果。如果看到谱例1中的和弦,我们就能快速的想象出其实际音响效果,那么听辨其性质就容易多了。

二、调内和弦连接听辨训练

调性体系内的每一个和弦根据其在调中的不同功能可以划分为主功能组、属功能组和下属功能组。在进行和弦连接听辨训练之前首先要明确各级和弦在调性体系中的不同功能与作用。

首先,认识调内各级和弦。以C大调为例:

谱例3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在C大调中,Ⅰ、Ⅳ、Ⅴ级是正三和弦,它们都是大三和弦;Ⅱ、Ⅲ、Ⅵ级是副三和弦,属于小三和弦;Ⅶ级则是导和弦。另外包括各级七和弦,如Ⅴ级属七和弦,Ⅱ级七和弦,Ⅶ级导七和弦,以及其他音级上的副属七和弦。

和弦连接训练要从三声部密集排列的三和弦开始,因为这样的和弦具有块状感,和弦中各音之间的距离较近,学生比较容易听辨其性质。

谱例4

Ⅰ Ⅳ46 Ⅴ6 Ⅰ

1.在键盘上给出标准音与主和弦。弹奏出上例和弦连接,先让学生整体上把握和弦连接中的声部走向与和弦进行的感觉。

2.依次弹出各和弦数遍,让学生记下每个和弦的性质与高声部、中声部、低声部的音高。

3.由教师弹奏和弦连接,学生分别模唱出每个声部的连接。

通过三声部密集排列的和弦连接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对和弦宏观音响的听辨能力。在训练整体和声听觉能力的同时又不能忽视和声连接中各声部的横向运动,特别是和弦低音的走向。因此,还需要通过开放排列的四部和声的听辨去训练和声听觉。

谱例5

T S D T

1.将上例四部和声在键盘上弹奏数遍,让学生感受和弦的过度、解决,并试着写出两个外声部的走向。

2.再单独弹奏出两个外声部,对照外声部让学生试着填入两个内声部,如下例:

谱例6

在训练中,可以采取听写的形式。先给出标准音与主和弦,弹奏数遍整体和弦连接之后,让学生凭借对和声音响的记忆写出和弦名称与两个外声部,再将和弦连接弹奏数遍,让学生填入内声部。

三、单旋律视唱中和声感的训练

我国传统音乐中,旋律是音乐作品的核心内容。而在西方音乐中,和声则是音乐创作的根本思维方法。因此,单声部虽是横向的单旋律运动,却也有其和声内涵,我们也可以通过单声部的视唱训练来培养和声听觉,也就是带着和声的感觉去唱单声部。

谱例7

谱例7是C大调音阶,如果仅仅把它当成单声部来唱是没有和声感觉的,只是从横向上把握了这条视唱曲,殊不知就算是简单的C大调音阶亦可以有和声内涵存在。

谱例8

我们再把C大调音阶配上简单的和声,如谱例8。单从视觉上看,上例不仅仅是横向的内容,它也包含纵向的和声。通过在键盘上不断的弹唱练习,加强记忆,我们就会记住其和声感觉,再次唱C大调音阶的时候内心自然会有和声感觉存在。

四、结合音乐作品的和声听觉训练

以上的练习只是在训练一些前人即已总结出来的和声连接,没有结合实际音乐作品,不免有些枯燥无味,与艺术实践活动脱节。因此,和声听觉能力的提高更要通过与实际音乐作品的结合来实现。

谱例9

训练方法如下:

1.根据谱例总结出此音乐作品片段的和声连接序进为Ⅰ-Ⅴ7-Ⅰ-Ⅴ7-Ⅰ,写出这个和声连接的四部和声开放排列。

2、在键盘上弹奏出已经写下的和声序进的四声部排列,体会和声进行的感觉。

3.反复聆听该音乐作品的音响,对比自己写下的和声连接,体会不同织体下的和声效果,并将这些和声连接的音响效果牢记于心。

综上所述,和声听觉的训练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要在和声理论与视唱练耳训练方法的指导下与艺术实践有机结合,做到多听、多看、多记、多思考,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反复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和声听觉,进一度提升我们的综合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6.

[2]杨八通.和声分析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5.

[3]桑桐.和声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姜秦丰.和声听觉教学分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

报,2002,21(1):65-70.

上一篇:音乐支教工作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挖掘地方文化 增益大学生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