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阅读教学实效与提高语文素养的探索

时间:2022-06-15 03:17:24

强化阅读教学实效与提高语文素养的探索

摘 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强调实践训练,在阅读实践中夯实语言基础,在阅读过程中注重探索民族文化语言的特色和精华,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小学生的健康审美素质。通过课内外的阅读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语文素养

一、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强化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逐步提高读写能力,重视课外阅读训练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快节奏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把握时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形成的固有思维定势,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的优势,让广大教师逐渐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要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首先必须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只要学生对阅读课内外书籍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完全有可能提高阅读教学实效。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把每一个学生都引进快乐阅读的宝殿,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遨游。小学语文教材里所选的一些课文,尽管大多数师生都认为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但课外阅读作为扩大知识范围强化语文素养的重要补充必须高度重视,一些自选的课外阅读书籍更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其内容与当代学生生活的现实环境联系密切,然而由于现代生活日新月异,语文课本中只能涉及一部分相关的知识,特别是我国作为多民族的国家,地域和民族的差异导致不同的文化理趣,有限的课本内容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产生亲近感,某些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对其他学生相对比较难理解,教师仅凭传统的课文讲解,既让学生感到很难了解更丰富的内容,又难以激发学习兴趣,难以提高教学效率。教师把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作为知识传授的重点,需要精讲细读,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教学辅导,使学生从心理上认同,从情感上愿意接受,这样才会使学生更认真地学习,只有加强课外阅读基础训练,实时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好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读写能力,有效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精神,最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二、挖掘课外语文教学资源

为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勤奋阅读的人文情境化氛围,让生活在这个环境氛围中的学生明确勤奋阅读就是自己作为学生的天职,感受到如果自己不勤奋阅读就会落后于人,不勤奋阅读就会失去跟大多数学生交流的机会,就会让别的学生耻笑。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为学生创设有利于阅读的教学情境,经常围绕某一问题开展一些研讨会,有奖竞赛活动等,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在阅读一段时间后,关键要组织学生积极探讨,由兴趣阅读逐渐过渡到探索性的自觉阅读,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有效阅读教学。课外阅读鉴赏的过程需要通过教师有效引导学生科学选择课外读物,认识作品以外相关知识组合的重要性,正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意图,才能与作家作品进行心灵深处的情感交流,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内容中蕴含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学生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的过程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是获得由文学形象带来的基本审美享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阅读欣赏能力的提高。基于健康审美角度的创造性阅读,是促进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原动力,在课外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一步培养审美鉴赏能力,实现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审美创新价值观和艺术创造力的完美结合,充分表达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课外阅读为学习者提供了想象空间,让学生通过经典文学作品的欣赏体验、感受,与作家的作品进行交流,并进一步感受体验世界精神文化宝库的魅力,在充分想象发展的过程中进行新的探索。

三、指导有效阅读方法

阅读是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课题,阅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很重要,但只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可以把一些科学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有利于促进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开展。阅读伊始,首先要对所读作品及其作者的时代背景与当时社会环境进行充分了解,现在是网络时代,为相关知识的寻找提供方便快捷的渠道,这样有利于及时掌握一些背景知识。在阅读过程中,以探索精神发现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对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值得研究探讨的内容,一起开展研讨会,总结探索出最关键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进行第二次深入阅读,这时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鼓励探索、思考,进一步提高阅读效率。以听说读写结合为主渠道,把重点字、词、句、段进行精读,并且深入研究一些值得思考和记忆的内容。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为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提供导航:什么书应该精读,什么书应该泛读,教材内的课文应该怎么去读,课外读物应该怎么去读,如何有效进行课内外阅读结合,从使用语言的角度发掘文学美,感受语言美,探索意境美。要为学生推荐好书,把了解民族语言特色的任务与运用语言的能力结合起来,进行有效性探索。要通过阅读促进学生提高认识,热爱本民族语言的纯洁和优美,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作出贡献。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多种体裁课文都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体。就阅读教学而言,对于重点作品精读是主体,泛读、略读、品读是重要内容和知识积累的补充。但就阅读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阶段,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阶段,泛读是补充知识、开阔视野的必然经过阶段。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读,其宗旨都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强化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进一步吸取语言精华,在精读课文的过程中逐步品味民族文学语言的魅力。

四、结语

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首先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仅告诉学生阅读如何重要,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体会阅读的乐趣,自觉地参与到有益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永无止境地汲取丰富知识的营养。在强化课外阅读训练的过程中切忌急功近利,要坚持趣味性课外阅读,在阅读过程中给学生带来精神愉悦,而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这样才能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使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词汇,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上一篇:关于高三英语复习课的一点认识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分析与提升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