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左旋布比卡因重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全子宫切除术

时间:2022-06-15 02:33:40

0.33%左旋布比卡因重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全子宫切除术

[摘要]目的:观察0.33%左旋布比卡因重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患者50例于CSEA下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术,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L组(n=25)用0.33%左旋布比卡因重比重液10 mg,B组(n=25)用盐酸布比卡因重比重液10 mg。调整麻醉平面上界至胸6~胸9水平,监测呼吸和循环情况,评价麻醉效应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注药后最初60 min内循环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镇痛和肌松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B组较L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0.33%左旋布比卡因重比重与0.33%盐酸布比卡因重比重CSEA下用于全子宫切除术比较同样安全有效。

[关键词]0.33%左旋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全子宫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c)-068-02

我们采用0.33%左旋布比卡因重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全子宫切除术,并与0.33%重比重盐酸布比卡因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8月~2006年11月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50例,ASAⅠ~Ⅱ级,年龄30~58岁,随机分为两组:L组(n=25),B组(n=25),排除局麻药过敏和腰麻禁忌证患者。麻醉方法:术前禁食水,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输入平衡盐溶液10 ml/kg,监测ECG、NIBP、SPO2。患者取左侧卧位,L2~3间隙穿刺,使用上海怡新有限公司生产的腰硬联合穿刺包,取16 G硬膜外穿刺针与25 G腰穿针,先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于硬膜外针内实施蛛网膜下腔阻滞,清亮脑脊液流出通畅后,将穿刺针缺口转向头侧,按0.2 ml/s的速度将预先配制好的腰麻液注入蛛网膜下腔,L组注入0.33%左旋布比卡因重比重液10 mg(用10%葡萄糖溶液配制),B组注入0.33%盐酸布比卡因重比重液10 mg(用10%葡萄糖溶液配制),置入硬膜外导管。调节麻醉平面使麻醉平面上界控制于T6~9。

1.2 腰麻药液配制

L组用0.5%左旋布比卡因2 ml加10%葡萄糖1 ml,B组用0.5%盐酸布比卡因2 ml加10%葡萄糖1 ml。

1.3 观察指标

连续监测ECG、NIBP、SpO2。在给药后5、10、20、30、45、60 min时点记录BP和HR作为统计指标。以导皮针针刺皮肤测定麻醉平面。麻醉镇痛效果:优(未用任何辅助药完成手术),良(辅助静脉完成手术),差(镇痛不能满足手术要求,改行全身麻醉)。肌松效果由术者评定:优(肌肉松弛,手术操作顺利),良(肌肉较紧,手术尚可进行),差(肌肉紧张,无法进行手术)。记录麻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及χ2检验。

2 结果

3 讨论

硬膜外麻醉的失败率和阻滞不全发生率较高,达9.95%以上,尤其是妇科手术可达20%[1],给麻醉管理和手术带来很大困难。全子宫切除手术特点为盆腔深部和阴道操作,不但要求麻醉要充分无痛,而且要达到很好的肌松效果以及很好的术野暴露,硬膜外麻醉阻滞平面界于T6~S4,需阻滞至少15对以上脊神经,才能使腹肌松弛、肠管塌陷、病人对牵拉子宫和阴道才能够无疼痛、恶心、呕吐、鼓肠等不良反应,硬膜外麻醉效果不佳常常影响手术操作,有时需要大量静脉辅助药,甚至需要改全麻才能完成手术。我们传统的做法是硬膜外留置双管或于L2~3穿刺成功后先向骶侧注药3~5 ml再向头端置管,这两种方法无疑增加了对病人硬脊膜的损伤和局麻药毒性反应的的风险。CSEA可以一次穿刺达到两种麻醉效果,且近年来的文献报道,随着腰麻穿刺针的改进,G25针内针的普及,损伤更小,恢复更快,腰麻所致头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在妇科手术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并以其操作简便、起效迅速、骶神经阻滞完善、镇痛肌松效果佳且可留置硬膜外导管作为术后镇痛而广泛应用于妇科手术。

属剧毒药品,用量大易中毒,谢荣教授在1991年曾在全国范围内问卷调查了130万例硬膜外麻醉并发症和麻醉死亡率,各种并发症中,局麻药中毒属于榜首(0.76%)[2]。近年来左旋布比卡因以其心肌和中枢毒性小于盐酸布比卡因而较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作为腰麻用药很少报道。临床上常用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布比卡因是由等量的左旋布比卡因和右旋镜像体组成的消旋化合物,它具有麻醉强度大,作用时间长,麻醉阻滞良好等优点,但它对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较大,尤其是大剂量入血会引起心血管意外,且毒性症状往往突然发生,难于逆转,因此许多欧美国家已经禁止0.75%布比卡因用于孕产妇麻醉[3]。研究表明,布比卡因中枢神经毒性和心脏毒性主要来源于右旋体,而左旋体对机体毒性小,且其药代及药效与布比卡因相仿,故左旋布比卡因现已大量用于临床。本研究0.33%左旋布比卡因重比重腰麻虽用药量小,成功率高,但仍应注意临床发生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危险,本文B组低血压24%,心动过缓20%, L组低血压16%,心动过缓28%,多发生于腰麻后10~30 min,平面上升过快,循环易导致失代偿,在扩容后给予静注麻黄碱处理可改善。恶心、呕吐也是常见不良反应,见于麻醉平面过高、低血压、手术操作及患者精神因素等,对症处理后静注2.5 mg氟哌利多即可纠正。

本研究得出结论,0.33%左旋布比卡因重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全子宫切除手术,可达到与布比卡因相似的麻醉效果,但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腰麻的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曹灵敏,李胜德,马桂芬,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20(12):742.

[2]张国楼.强化麻醉管理提高医疗质量[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20(2):68.

[3]王俊科,王多友,王凤学,等(译).临床麻醉手册[M].第5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05.

(收稿日期:2007-04-15)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西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 下一篇:西替利嗪联合薄芝糖肽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