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具辅助 优化教学

时间:2022-06-14 11:55:32

学具辅助 优化教学

【摘 要】 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学具操作是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探求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既有利于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给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促进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实践操作中,也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

【关 键 词】 辅助教学;学具;小学数学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科学,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在小学的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数学的学科特点与小学生思维的特点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而要缩短这个差距,往往要通过学具操作来实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运用学具辅助教学,以优化课堂教学。

一、使用学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其中为学生创设操作活动情境,利用学具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如在讲“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时,在课前让学生从家中找来一些各种形状的小盒子或积木等物体;上课时,学生通过观察手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到这些形体的特征,这样让学生自己摸一摸,在手中任意摆弄一下,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对这些形体的认识比老师直接告诉他们要好许多。最后还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各种形体或实物进行任意拼摆,学生的兴趣更高了,每一个学生都兴致勃勃地拼摆着各种物体。整节课,学生一直被手中的各种学具吸引着,学习兴趣一直很高,学习效果自然也很好。

二、使用学具——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小学生形成概念的过程是“动作——感知——表象——概念——符号”,在教学中,教学起始概念知识跨度大、抽象性比较强,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应尽量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变抽象为具体,从而理解概念。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图形的认识,探究图形的特征,我先让学生用小棒摆出一个长方形,观察有什么特征,再要求将其中一根小棒的一端移动一下,看还是不是长方形,为什么?使学生感知长方形是由四条直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封闭图形,探讨出长方形的特征。接着让学生将两根表示长边的小棒折得与宽同样长,再将四根小棒摆成一个封闭图形,观察是什么图形,有什么特征?探讨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在学生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后,再让他们拿出准备的长方形、正方形纸片,自己想办法进一步验证。学生通过对折、用尺子量的方法,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构建了新知识。

三、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

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为了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如14个桔子,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让学生用圆片代替桔子摆一摆,14个桔子,每4个一份,分成了3份,还剩2个不够放一盘,这个2就是余数,从而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并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以此让学生把动手操作活动和竖式相对照,数形结合,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四、使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让学生进行操作,如9+6,先摆9根小棒,再摆6根小棒,让学生想办法摆一摆小棒,怎样摆能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先自己摆,再请学生到前面进行演示,总结出计算方法。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取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也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使用学具——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通过操作学具,让学生从自己动手操作中,获得直接体验,亲身参与到认识过程中来,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学生在操作中动手、动口、动脑,学生不仅可以听、说,而且可以看、做、想,眼、耳、口、手、脑多种感官协调活动,能形成清晰的表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除法的意义时,给学生每人8根小棒,让他们把这些小棒分成4份,每份一样多。有的学生1根1根地分,分4份,还有小棒,就再1根1根地分,直到分完为止,每份有2根小棒。有的学生直接2根2根地分,分成4份,正好分完。从学生不同的分发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过程也不同。通过这样的操作,使学生对“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根小棒”能形象地理解,对除法的意义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六、使用学具——培养“问题解决”意识

数学教学应强调“数学问题解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如一年级学生在认识了“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后,会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同学们站队做操,小明左边有5人,右边有3人,小明这一行共有多少人?”学生解答这类问题时,往往会忽略自己的位置关系。因此,可让学生用一种颜色的小圆片代表自己,用另一种颜色的小圆片代表其他小朋友,通过操作学生就会茅塞顿开。这样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掌握了数学知识,同时“数学问题解决”的意识也得到了强化和培养。

七、使用学具——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操作学具的过程中,合理运用好学生手中的学具,对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有很大的作用。如在讲“认识图形”时,在学生对所学的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各种立体图形或平面图形的学具,进行任意的拼摆。在拼摆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普普通通的学具经过他们的组合变成了“小汽车”“大轮船”“小房子”“机器人”“清朝的官员”“美丽的花园”等精美图案,听他们的讲解更是精彩。学生在操作学具的过程中,增加了对所学图形的认识,动手能力得到培养,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真是件“一举多得”的好事。

八、使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视儿童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教师就要通过学具,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就可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可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通过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认识正方形,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的特点,看谁的方法多。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既发现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之,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学具操作是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探求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既有利于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给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促进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实践操作中,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彭国梅. 利用学具,优化数学课堂教学[J]. 小学时代:教师,2010(2).

[2]蔡林飞. 玩得快乐 学得开心——诙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具的运用[J].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9(3).

[3] 丁陆益. 学具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 新课程.小学,2010(9).

上一篇:浅谈卫星天线及其控制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下一篇:让学生平稳“过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