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抓结合点 促进“三个课堂”有机配合

时间:2022-06-14 09:49:16

巧抓结合点 促进“三个课堂”有机配合

摘要 由传统的小课堂延伸到学校生活的中课堂,进而拓展到更为宽阔的生活实践大课堂。让学生把在大课堂、中课堂的积淀、感悟在小课堂中得以呈现,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小课堂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词《渔歌子》时,为达到这一目的,找到了三个结合点,让课堂充满了“经典味”。

关键词 三个课堂结合点有机配合

把课堂教学与我校开展的诵读经典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经典诵读由传统的小课堂延伸到学校生活的中课堂,进而拓展到更为宽阔的生活实践大课堂。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小课堂的学习,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词《渔歌子》时,为达到这一目的,找到了三个结合点,让课堂充满了“经典味”。

一、课前引入,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在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好功课的重要前提。小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喜欢表现自己,得到赞扬,得到肯定,从而激发起更大的兴趣。为此,一开课,我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我这样引入:“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同学们课外背诵了很多古诗词,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关于写景的词呢?”同学们争先恐后背诵了白居易的《花非花》,温庭筠的《梦江南》,韦庄的《菩萨蛮》……这样的引入,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激发了他们诵读古诗词的兴趣,又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诵读中,加深了对词这种文学体裁的认识,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本节课的学习。

二、课中回顾,深化理解

学生课外积累的古诗词,大多只是机械地背诵,并未形象地感受古诗词描绘的意境。于是,当我讲到与之相关的内容时,便会调动学生的记忆,把孩子们牵引向经典诗文的魅力田园,感悟古诗词美好的意境,让孩子们的精神生命深深扎根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为孩子们终身受益打下坚定的基础。

《渔歌子》前两句描绘了西塞山春天的美景。我抓住“春天”这个结合点设疑:春天是如此美好,如此令人心醉,你们还积累了哪些关于春天美景的诗词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摇头晃脑地背诵起来,我也不失时机地点拨着:“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春天里翠绿的柳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好一个烟雨朦胧的江南!“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声声稚嫩的童音在教室里回荡,一幅幅绚丽的春景在脑海中浮现,师生共同沉浸在诗中所描绘的无边春色之中,春愁、春恨、春喜、春悲……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迸发无限神往的渴盼之心,对春声春色、春景春人的理解被点燃、被唤醒。不再仅仅局限于一首《渔歌子》所描绘的悠然自得。语感和情感在学生饱含感情的诵读中得到了水天一色般的统一。

三、课后拓展,伴随一生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说明教材与课堂并非是教与学的全部,所以我们要摒弃那种惟教材是用的本本主义,教师应把学生学习活动的舞台搭建在更加广阔的平台上,把40分钟的课堂教学舞台从时间、空间、环境、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全面拓展。目的是把课堂教学内容引向深入,把教学问题引向实践,使问题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教师指导和引领下,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个性化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使新课程所蕴涵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可能价值”转化为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因此,在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兴趣之后,我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引导学生跳出小课堂,开阔视野探究新知。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始。好奇心是小学生最显著的心理品质之一,出奇制胜乃兵法家之道。打破常规,巧设疑问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

在这节课即将结束时,我出示精心挑选的唐诗《江雪》,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同样是写渔翁垂钓,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一样吗?学生在比较了他们的写作背景之后,感受到了张志和笔下的渔翁垂钓是悠闲自在的,而柳宗元笔下的渔翁垂钓则是孤独、冷清的。我趁机告诉学生:我们中国的语言非常奇妙,相同的内容,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带给我们的就是不一样的画面、不一样的感受。柳宗元的这一钓,也许有更深的含义,这并不是我们童年纯真的心灵三言两语便能读懂的。就把它作为一个问号留在我们心中吧。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知识面的拓展,你对这首诗会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学生带着疑问,带着困惑,走出了小课堂。带着好奇,带着探究,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走进课后拓展,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课堂教学内容由封闭走向开放。立足课堂,课中回顾,拓展课后,三个结合点的创新设计,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了探究的意识,也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学生在拓展中释放自我潜能,开发多元智能,体验学习的愉悦和自信,获得了个性的和谐发展。(编辑郑云东)

上一篇:高校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探究 下一篇: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