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现金流量信息分析企业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6-14 09:19:43

利用现金流量信息分析企业存在的问题

现金流作为一种卓越的财务理念,日渐渗透到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之中,与企业的战略规划、财务决策、运营模式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关注、分析现金流量信息便成为企业的共识。

一、现金净增加额分析

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首先应该观察现金的净增加额。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正常,投资和筹资规模不变的情况下,现金净增加额越大,企业活力越强。换言之,如果企业的现金净增加额主要来自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可以反映出企业收现能力强,坏账风险小,其营销能力一般较强;如果企业的现金净额主要是投资活动产生的,甚至是由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增加的,这可能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削弱,从而处置非流动资产以缓解资金矛盾,但也可能是企业为了走出困境而调整资产结构;如果企业现金净增加额主要是由于筹资活动引起的,意味着企业将支付更多的利息或股利,它未来的现金流量净增加额必须更大,才能满足偿付的需要;否则,企业就可能承受较大的财务风险。

现金流量净增加额也可能是负值,即现金流量净额减少,这一般是不良信息,因为至少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会受到影响。但如果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正数,且数额较大,而企业整体上现金流量净减少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其他长期资产引起的,或主要是对外投资所引起的,这一般是由于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或扩大生产能力或投资开拓市场,这种现金流量净减少并不意味着企业经营能力不佳,而是意味着企业未来可能有更大的现金流入。如果企业现金流量净减少主要是由于偿还债务及利息引起的,这就意味着企业未来用于满足偿付需要的现金可能将减少,企业财务风险变小,只要企业营销状况正常,企业不一定就会走向衰退。当然,短时期内使用过多的现金用于偿债,可能引起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二、用现金流量信息进行具体财务分析

(一)自身创造现金的能力。一般利用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与现金流量总额的比率来分析。这个比率越高,表明企业自身创造现金能力越强,财力基础越稳固,偿债能力和对外筹资能力越强。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从本质上代表了企业自身创造现金的能力,尽管企业可以通过对外筹资等途径取得现金流,但企业债务的偿还主要依靠于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

(二)偿付债务的能力。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指标进行分析:

现金到期的债务比,即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本期到期的债务的对比。这里的本期到期债务不包括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只指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和本期应付票据。通过这种指标的分析,就可以对企业即将到期又不能展期的债务偿还能力加以衡量。

现金流量的负债比,即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对比,它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当一个企业现金流动负债比高于同业的平均水平时,表明企业具有较好的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现金债务总额比,即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债务总额的对比。它可以准确地体现和反映企业对债务规模的维持的程序,它们之间的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债务承担能力越强。上述分析表明,对企业投资者来说,通过现金流量表分析、测定企业的偿债能力,有利于其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企业综合支付能力。用净现金流量适当比率是来确定企业从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能否充分用于支付其各项资本支出、存货净投资及发放现金股利的程度。如果该指标大于1表明企业从经营活动中得到的资金足以应付各项资本性支出、存货净投资、现金股利等,不用再对外融资;反之,则表明企业来自经营活动的资金不足以供应目前营运规模和支付股利的需要。此外,该指标还可以反映出通货膨胀对企业现金需要的影响。

(四)资产管理能力分析。净现金流量偏离标准比率: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净收益+折旧或摊销额)。这个比率表明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偏离正常情况下应达到的水平程度,其标准值应为1。该比率说明企业在存货、应收账款、负债等管理上的成效。其值大于1时,说明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等方面措施得当,产生正现金流量;其值小于1时,说明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措施不力,产生了负现金流量。

三、利润质量的现金流量分析

(一)利用收益现金比率分析利润的真实性。企业的投资、筹资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最为重要,是企业获得资金持续来源的主要途径。它可以反映企业收益的质量。如果企业净利润很高,但经营现金流量为负值,说明企业虚盈实亏。但是,只有经营现金流量为正还是远远不够的,一般来说,经营现金流量大于收益即收益现金比率大于1才是好的。当然,若仅从一个会计期间来看,当期实现利润中可能有相当部分的未收回现金,该比率会出现小于1的情况,但从公司持续经营角度分析,本期收入中的一部分会递延到以后各期才能收回现金,同时,本期收到的现金中也会包含一部分以前年度的应收款项,公司的销售业务通常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形。由于人为的利润操纵并不能带来真正的现金流入,因而该比率可作为一个良好的警示性指标,若指标值太小则应当关注公司利润的真实性。

(二)利用现金流入量结构比率分析利润的稳定性。利润的稳定性是指利润水平变动的基本态势。企业可以通过造假等手段来粉饰财务报表,虚构较高的利润,但却很难在较长时期内维持一个较高的收益水平。因此,在评价利润质量时,还必须考察利润的发生或增长是否具有稳定性。正如前所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可以判断企业在不动用外部筹资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偿还贷款、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支付股利以及对外投资的能力。因此,通过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在公司现金流入总量中所占的比率即现金流入量结构比率,可以评价企业自身经营创造现金的能力,判断公司利润的稳定性。该比率较高,说明企业的财务基础稳固,经营及获利的持续稳定性程度较高,利润质量较好;反之,说明企业现金获得很大程度上依赖投资和筹资活动,财务基础和获利能力的持续稳定性程度较低,利润质量较差。

综上所述,现金流量分析不仅是整个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还是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企业必须重视对现金流的评价分析,以增强企业的财务实力。

上一篇:施工企业提高收益质量的措施 下一篇:充分重视农民工市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