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财产刑执行纳入减刑假释考核的制度探究

时间:2022-06-14 06:11:55

将财产刑执行纳入减刑假释考核的制度探究

摘 要:财产刑执行难是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鉴于未执行的财产刑绝大多数为并科财产刑,笔者提出将财产刑执行纳入减刑假释考核的制度。本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价值基础和法律依据出发,论述了该制度的正当性;第二部分从我国目前立法状况和司法状况出发,分析了该制度的可行性;第三部分阐述了有效运行该制度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财产刑执行;减刑假释

财产刑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财产为惩罚内容的刑种,我国刑法所规定的财产刑包括罚金和没收财产两种类型。正确适用刑法关于财产刑的规定,对打击和预防犯罪,特别是对遏制经济犯罪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目前财产刑的功能在司法实践中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各地法院普遍存在着财产刑执行难的问题,财产刑“空判”现象突出。由于目前我国财产刑绝大多数为并科财产刑,为此, 笔者欲以自由刑执行为切入点,将财产刑执行纳入减刑假释考核内容,探寻财产刑执行的有效路径。

一、 将财产刑执行纳入减刑假释考核的正当性分析

(一)价值基础

1.秩序价值。生效裁判得到有效执行是实现法律秩序价值的重要前提。财产刑作为刑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得到有效执行,才能更好地发挥刑罚功能,进而实现法律的秩序价值。然而,目前各地法院普遍存在着财产刑执行难的困境。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曾把财产刑的执行问题作为重点课题进行调研,从各地的反馈数据来看,财产刑能够有效执行的案件数还不到案件总数的三分之一。[1]财产刑“空判”现象严重影响了法院裁判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不利于社会秩序的构建。将财产刑履行情况纳入减刑假释考核范畴,则能促使罪犯自觉履行财产刑,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2.正义价值。我国长期存在“重自由刑轻财产刑”思想,反对将财产刑执行作为减刑假释的条件的人不在少数,认为因积极履行财产刑而导致自由刑的减少就是“以钱买刑”。“以钱买刑”的观念源于对平等的错误理解,如果说财产刑不存在平等,则自由刑也生命刑也不存在平等。对此,边沁有过精辟论述:同样的财产刑对富人将无足轻重,而对穷人则沉重不堪;同样的刑罚可能给某一等级之人打上耻辱烙印,而对低等级之人则可能毫无影响;同样的监禁对一个商人可能是毁灭性打击,对一个体弱多病的老人则无异于死刑,对一个妇女可能意味着终身耻辱,而对其他状况的人也许无关紧要。[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不存在法律规定的免于履行的事由,则当事人都有义务履行生效判决。不履行财产刑和不履行生命刑、自由刑一样,都会造成公平制度的破坏。如果履行财产刑和未履行财产刑所获得的待遇无差,则对于履行主体而言是不公平的。因此,将财产刑履行情况纳入减刑假释考核内容,使财产刑的履行情况与罪犯的减刑幅度或假释期间长短相关联,体现了这一制度所蕴含的正义价值。

(二)法律依据

将财产刑执行纳入减刑假释考核的制度,除了具有内在的价值基础外,还具有相应的法律依据。

1.缴纳财产刑是法律义务。无论是实体法还是程序法,都有关于缴纳罚金的规定,除具有法定减少或免除的情形外,执行机关都有权也有责任对罪犯强制缴纳罚金。《刑法》第53条规定:“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可以酌情减少或者免除。”《刑事诉讼法》第319条也有类似规定:“被判处罚金的罪犯,期满不缴纳的,人民法院应当强制缴纳。”此外,司法解释也针对财产刑的具体履行做了更细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1条规定:“自判决指定的期限届满第二日起,人民法院对于没有法定减免事由不缴纳罚金的,应当强制其缴纳。”因此,在自由刑执行阶段,如果罪犯尚有未履行完毕的财产刑,执行机关有权强制执行。

2.财产刑履行情况影响减刑假释的幅度。如前所述,在自由刑执行过程中,财产刑执行机关仍有权强制尚未执行的财产刑。如果罪犯不配合执行机关的执行活动,则影响到对其减刑假释的裁定。最高人民法院今年出台的《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条规定:“‘确有悔改表现’是指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情形:认罪悔罪;认真遵守法律法规及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完成劳动任务。……罪犯积极执行财产刑和履行附带民事赔偿义务的,可视为有认罪悔罪表现,在减刑、假释时可以从宽掌握;确有执行、履行能力而不执行、不履行的,在减刑、假释时应当从严掌握。”这一司法解释直接指明了财产刑执行情况与减刑假释的关联性,为将财产刑执行纳入减刑假释考核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将财产刑执行纳入减刑假释考核的可行性分析

(一)立法现状。我国刑法关于罚金刑的适用方式主要规定了四种类型:单科罚金制、选科罚金制、并科罚金制和复合罚金制。刑法规定的“并处罚金”条文共有158种,其中并科罚金又进一步分为得并制和必并制。得并制是指法律规定判处自由刑时同时可以并科罚金刑,是否并科由法官裁定。必并制是指法律明确规定判处自由刑时必须同时科处罚金刑。我国刑法重视并科的规定方式,且我国刑法中罚金的并科制,几乎都是必并制。据统计,我国刑法有1个罪名采用的是得并制,并处罚金的数额是无限额的;有114个罪名采用的是必并制,并处罚金的数额有64个罪名是无限额的,有50个罪名采用的是限额罚金制和参照罚金制。[3]采用并科罚金制的罪名多,决定了执行自由刑阶段具有执行财产刑的空间。

(二)司法现状。有学者通过对四川省某基层法院3年来200多件罚金刑案件的执行情况分析发现,罚金刑执行(到位)率同罚金刑数额、被告人经济承受能力、犯罪人职业、身份等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同罚金刑适用方式、是否适用缓刑等关系密切,即在单处而非并处罚金或者适用缓刑的同时并处罚金的情况下,罚金刑执行率极高;而大多数自由刑并科罚金的判决和实刑的判决,罚金几乎都没有得到执行。[4]罚金刑的执行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财产刑执行难的重要原因在于财产刑的受重视程度不够,财产刑执行与罪犯利益不存在明显的利害关系。同时也表明在自由刑执行阶段执行财产刑具有现实可行性。

三、 将财产刑执行纳入减刑假释考核的制度设计

(一)区分不同犯罪主体的经济状况

将财产刑执行纳入减刑假释考核,不能刻板执行裁判,应基于个案具体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如果简单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对未履行的罪犯一律不予减假,则那些确无能力履行的罪犯则可能因其改造表现得不到肯定而产生抗拒改造心理,不利于刑罚教育改造目的的实现。因此,将财产刑执行情况纳入减刑假释考核中时,要区分不同犯罪主体的经济状况。如果罪犯的经济状况确实不好,不具有履行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有积极履行的态度,劳动改造表现好,就不能以财产刑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而不予减刑假释或扣减减刑幅度。如果经济状况好,却不按规定履行财产刑,则可以按照履行数额并综合其他方面的履行表现而缩减减刑幅度或缩短假释考验期。

考量罪犯的财产刑履行能力要综合多种因素。目前在司法实践中用得比较多的考核材料是家庭经济状况证明、罪犯在服刑期间的经济收支台帐、狱内存款情况证明。家庭经济证明一般由罪犯户籍所在地的基层自治组织出具,由于基层自治组织相对比较了解罪犯的家庭经济状况,所以其出具的证明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罪犯在服刑期间的经济收支台帐则由自由刑执行机关出具,如果罪犯不履行财产刑,但在服刑期间消费又较高,在减刑假释时则应从严控制。狱内存款情况证明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该罪犯是否具备财产刑执行能力,主要是罪犯亲属接见存款、汇款。如果这一部分超出了维持其正常生存的需要,则说明了该罪犯具备一定的财产刑执行能力。

(二)全面审查认定罪犯财产刑执行能力

首先,要注意区别犯罪类型。不同类型犯罪与罪犯经济状况的关联程度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盗窃罪和抢劫罪等犯罪主体的经济状况较差,而贪污罪和等犯罪主体的经济状况则相对较好。审查时可以将犯罪种类作为评定罪犯经济情况的一个因素。其次,要全面考核犯罪情节。通过审查原审裁判文书,查清罪犯在原犯罪中是否获利,获利多少,赃款是否追缴。对于赃款未追缴的,要审查赃款流向,必须要求罪犯予以说明。如果罪犯刻意隐瞒或虚构赃款赃物的去向,企图逃避经济处罚,则必须综合其他证明材料进行审查赃款赃物的去向,确认罪犯有隐瞒赃款赃物去向情形的,可以推定其有执行能力拒不执行。

(三)公示制度

《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要求减刑假释案件一律予以公示。公示制度有利于对裁定理由和裁定结果进行公开监督,规范法院的司法行为。同时,公示制度也有利于对罪犯财产刑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减小或消除法院对罪犯经济情况的信息盲点,避免作出不公正的裁判。通过对财产刑执行情况的公示,促使罪犯能更加自觉地履行财产刑。

(四)附带民事赔偿优先执行

有的案件中罪犯不仅被处以罚金刑,还承担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当罪犯的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该两种款项时,应当优先履行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财产刑执行问题的若干规定》第六条规定:被判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同时又承担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责任的被执行人,应当先履行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因此,在办理减刑假释案件的过程中,如果罪犯的经济条件有限,却同时存在财产刑和附带民事赔偿的情形下,应将罪犯履行民事赔偿的情况作为履行财产刑能力的重要参考,不因此而阻却罪犯所应获的减刑假释。

(五)建立多方面合作机制

法院虽然是财产刑的执行机关,然而,在减刑假释案件中,法院对罪犯所了解的信息来源有限,绝大部分依赖于自由刑执行机关提交的书面材料。罪犯信息的匮乏,一方面加大了法院的工作难度,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法院作出公正裁判。因此,与各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形成互动机制,是办理减刑假释案件过程中有效执行财产刑的重要举措。

首先,建立与侦查机关的合作机制,减少重复工作。与侦查机关加强合作,完善侦查机关对案件侦查的材料保存和移交工作机制,由原审法院投监执行时登记好相关情况,随其他材料移送监狱装入犯人档案,在提请减刑、假释时备查。其次,法院应与监狱联动,提高工作效率,深化工作效果。监狱作为自由刑的执行机关,掌握了罪犯较为全面的信息,且便于与犯人进行互动。因此,法院应将办理减刑假释的相关政策与监狱进行充分沟通,使监狱在呈报案件时能根据财产刑履行要求协助法院执行财产刑,敦促罪犯自觉缴纳财产刑款项,从而提高财产刑的执行效率和效果。最后,与罪犯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的公安部门、基层组织之间形成互动,一方面使法院能够更及时全面了解罪犯的财产情况,另一方面使法院能够进行随时追缴。

注释:

[1]朱和庆、赵秉志,财产刑执行的调查与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

[2](英)边沁,立法理论——刑法典原理,孙力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70页。

[3]韩铁,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4]葛磊,罚金刑执行问题的实证展开,《刑事法评论》(第14 卷),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276-287页。

上一篇:“恤幼”思想与我国古代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 下一篇:危险驾驶行为入刑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