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光凝在眼底病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14 05:42:04

视网膜光凝在眼底病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激光技术不断发展及医学进步,其在眼科应用中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视网膜光凝术作为一种眼科治疗手段,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是治疗多种眼底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视网膜光凝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常见眼底病中应用的进展情况加以综述。

关键词:激光;视网膜光凝;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在眼科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视网膜光凝术,为广大眼底病患者带来了福音。本文就视网膜光凝在眼底病患者中的应用进展情况加以综述。

1用于视网膜光凝激光的机理

目前应用于视网膜光凝的激光有532nm激光、多波长氪激光、氩激光等。视网膜光凝治疗的机理为:①激光光凝破坏了视网膜的缺血缺氧区,制止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产生;②光凝使视网膜色素上皮外屏障遭到破坏,营养物质可直接由脉络膜弥散进入视网膜,改善了视网膜的营养;③减少了视网膜的耗氧量,耗氧量高的视网膜光感受器遭到破坏,代之为耗氧量低的胶质组织,使残留的视网膜组织供氧、血循环改善,从而减少渗漏④光凝破坏了色素上皮细胞的脉络膜.视网膜屏障,使渗出液通过视网膜色素上皮进入脉络膜毛细血管被吸收;⑤光凝可以直接封闭扩张渗漏的毛细血管及其微血管瘤,降低血管通透性,从而减轻视网膜水肿[1]。

2视网膜光凝在常见眼底病中的应用

2.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重要的致盲眼病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视力和生存质量。视网膜光凝被公认为治疗DR的有效方法。美国DR研究组证实全视网膜光凝(RPR)使高危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发生严重视力丧失风险减少了50% ,DR早期治疗组证实适时的局部光凝使临床有意义的黄斑水肿中度视力损害的风险减少了50%[2-4]。激光光凝是目前治疗DR最有效的手段[5]。

在治疗DR的过程中,杨建华等[6]证实经过激光光凝治疗,80.6%患者视力不变甚至提高,视网膜出血、渗出吸收或大部分吸收,水肿消失,眼底供血明显改善,新生血管闭塞并可以防止视功能进一步减退,说明视网膜光凝治疗可以有效地预防视力丧失,甚至部分提高视力。

总之,激光光凝是目前治疗DR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严格规范的治疗方式,把握治疗时机,合理选择光凝手段,是减少激光并发症,保存中心视力,提高疗效的有效途径。

2.2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和分支静脉阻塞(BRVO),是临床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7]及致盲眼病之一。RVO常导致视网膜局部无灌注,继发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CME)、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其中CME是造成视力损害的最主要原因[8]。PRP是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可明显减少无灌注区耗氧,有效增加黄斑氧供,并减少血管渗漏,进而减轻黄斑水肿[9]。

相关研究显示,玻璃体内注射Bevacizumab或曲安奈德联合RPR治疗CRVO引起的CME是有效、安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7,10]。

另有研究证明[11],与单纯激光治疗相比较,激光联合中药治疗RVO对改善患者视功能预后、促进眼内病变体征消退,减少或预防并发症以及改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显著优势。

总之,不失时机的光凝治疗RVO,能够明显提高视力,促进视网膜出血和黄斑水肿的吸收,同时可预防严重并发症的产生[12]。

2.3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是指虹膜和小梁表面有新生的纤维血管膜,使虹膜与小梁和角膜后壁粘连所造成的青光眼[13]。常规的降眼压药物及抗青光眼手术治疗常难以控制,是目前难治性青光眼之一[14]。NVG的主要治疗方法有: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RPR或冷凝术;睫状体冷凝或光凝术[15,16]。NVG常会继发角膜水肿从而使RPR难以进行。张红霞等[17]发现,一旦发现NVG患者应尽早行RPR,越早越好,行睫状体光凝术后再给予补充激光,部分患者能保持有用视力。

2.4其它脉络膜血管瘤是在先天性血管发育不良基础上发展的良性肿瘤 。视网膜光凝是临床治疗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的常用方法之一。

陆融等[18]采用高能量、大光斑532nm眼底激光光凝治疗脉络膜血管瘤,治疗后达到了在保存视力的前提下适量消除肿瘤组织的治疗目的。

及时有效的视网膜光凝手术是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使患儿获得良好视力预后的主要方式。另外,视网膜裂孔及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也都是视网膜光凝术的适应症之一。

3视网膜光凝术的展望

视网膜光凝术作为治疗视网膜病变的一种重要手段。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视网膜光凝术对眼底病的治疗范围会不断扩大,治疗效果会有更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韩非,梁平,蒋炜,等. 532nm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J]. 西南国防医药. 2010, 20(7): 745-747.

[2]孙笑,王禹. 810nm半导体激光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7): 136-137.

[3]胡蓉,龚凌,姜德咏. Bevacizumab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虹膜和视网膜新生血管[J]. 国际眼科杂志,2011, 11(3): 485-487.

[4]杨荣,张西宁. NPDR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8例个体化视网膜光凝的观察[J]. 宁夏医学杂志,2011, 33(6): 544-546.

[5]综述王佩丽,综述韩宝红. 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J]. 医学综述,2012, 18(13): 2152.

[6]杨建华,郑利民,罗立勤,等. 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2, 10(32): 29-30.

[7]王雯秋,王泓,姜媛,等. 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联合眼底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J].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2, 14(2): 90-94.

[8]冯金伟. 玻璃体腔注射TA联合激光治疗非缺血型CRV0继发黄斑水肿[J]. 国际眼科杂志,2010, 10(7): 1365-1367.

[9]艾尼瓦尔・卡地尔. 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96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 11(22): 163-164.

[10]陈向东,卜继普.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视网膜光凝术后缺血型视网膜静脉栓塞[J]. 国际眼科杂志,2011, 11(3): 461-463.

[11]高娟玉,周渊. 早期视网膜光凝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J]. 国际眼科杂志,2013, 13(9): 1840-1841.

[12]滕学龙,王亚娜,孙瑞霞. 多波长氪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疗效分析[J]. 国际眼科杂志,2010, 10(9): 1807-1808.

[13]唐建明,吴川,夏凤华,等. 糖尿病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综合治疗[J]. 临床眼科杂志, 2009, 17(6): 508-510.

[14]王子君,万艳丽. 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睫状体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2, 19(8): 31-32.

[15]苏艳,韩渝萍,王秋利. 轻型视网膜光凝治疗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 6(35): 78-80.

[16]卢百阳,武志峰,孙松,等. 全视网膜光凝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纤维层及黄斑厚度的影响[J]. 山东医药,2010, 50(32): 12-15.

[17]张红霞,解传奇. 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睫状体光凝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引起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 19(2): 36-38.

[18]陆融,胡甸萍. 532nm眼底激光对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的治疗观察[J]. 眼科研究,2008, 26(4): 305.编辑/哈涛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究 下一篇:提高历史“小高考”成绩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