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中观察能力的培养方略

时间:2022-06-14 05:33:32

生物实验中观察能力的培养方略

【摘 要】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是学好生物学科的基础,而要想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则要首当其冲。观察能力是实验能力形成的基础,通过观察以后,学生才能够进行进一步实验操作、分析探究,乃至最终的应用。因此,在生物实验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在本文中,笔者就简单介绍了一些在生物实验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希望有效的观察能力的培养能够提升学生综合实验能力。

【关键词】生物实验;观察能力;观察方法

生物学科是一门建立在生物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是对生物科学进行学习和探究的基本条件。因此,在初中阶段开展的生物教学活动中,实验教学占据着其中重要的部分。通过实验手段,一方面可以辅助教师更加有效地开展生物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能力是一项综合性的能力,它由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实验现象分析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等多种能力组成,其中,观察能力是其它能力形成的基础,通过观察,可以使得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经验,然后在此基础上,才能够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知识的范畴,从而完成学习的过程。因此,作为教师,在开展生物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观察行为与一般的观看行为之所以有区别是因为,观察是以某一特点对象来进行的观察活动,因此,成功的观察活动一定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的指导。在大部分生物实验中,学生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往往有很多,如果教师在观察之前没有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这样,在实际的观察行为中,学生的眼睛就容易“走神”,从而没有很好地发现到需要观察的某些现象,从而影响了观察目的和任务的实现。因此,在开展生物实验之前,教师可以拟定一份观察计划,在计划中详细列出观察的目的和任务,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眼睛能够牢牢锁定需要观察的现象。例如,在观察洋葱皮细胞的实验中,教师就要明确此次观察的目的是认识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液泡,并且,在此次观察中,细胞膜是紧紧贴在细胞壁的内壁之上,很多学生在观察的时候容易忽略,从而观察不到细胞膜。因此,在实验开始之前,关于这个问题教师要提前提醒学生,在观察细胞膜的时候要更加仔细的观察,在观察不到细胞膜的时候不要着急,要仔细调好光圈,注意控制光线强弱,这样,才能有效的观察到想要看到的现象。

二、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

观察作为一种学习能力,与其它能力的培养一样,要想获得有效的提升,就要依赖于科学的方式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程序和和方式,学生才能有效地观察到重要的现象。首先,要从整体上进行观察,从整体上了解观察对象的形态、整体特征等,然后,再从局部进行观察,通过局部观察,可以了解观察对象每个部位的详细情况,通过这些细微的观察,可以敏锐地发现实验对象发生的变化,从而抓住事物各个方面的特征和性质。例如,笔者在组织学生观察花的形态时,就用水稻花和桃花作为观察对象。首先,先从整体上观察一下,水稻花和桃花在外形特征上具有哪些相同点和哪些不同点,接着再让学生进行局部观察,分别仔细地观察一下,水稻花和桃花的花瓣、花蕊、气味等方面存在的异同点。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笔者还设置了一个问题来供学生思考:为什么桃花在盛开以后,蜜蜂会被吸引过来,并且为桃花授粉,而水稻花在盛开的时候却看不见蜜蜂飞过来帮忙授粉呢?就这样,在整体和局部的观察,以及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观察活动才会更加具有科学性、有效性。

三、注意反复观察

在生物科学领域,很多自然现象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而这种偶然性只是某种事物的表面特征,而非它的本质。因此,在观察某些事物的时候,仅仅依靠一两次的观察是很难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因此,在生物实验中,我们要注意进行反复的观察行为。例如,在观察脊髓的反射实验时,该实验的成功与否往往决定与脑是否切除干净,因此,必须经过反复观察才能够实现观察目的。首先,为了确定脑是否去除干净,先让学生把去除脑的蛙进行翻身反射实验,接着,为了验证脊髓的反射功能,要多次使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来进行刺激,然后反复观察每次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所产生的反应,最后,经过反复观察与实验,才能够最终得出在适当条件的刺激下,脊髓能够完成低级的反射功能的结论。反复的观察,可以有效排除事物现象的偶然性和表象性,从而在此基础上观察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观察能力的形成和观察目的的实现绝对离不开孜孜不倦的反复观察。

四、认真做好观察记录

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认真做好观察记录是实现观察目的和任务的重要条件。在观察实验中,在遇到一些观察的周期较长,或者观察对象较为复杂时,这时候,学生就要在观察过程中养成勤于动笔记录的好习惯,对于观察过程中出现的任何细微现象都不要放过,把它认真地记录到笔记上。这样,在整个观察活动结束以后,观察笔记就成为了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依据。很多时候,在观察过程中没有发现的问题,往往在以后翻看观察记录的时候能够发现到,这就是观察记录的作用。

观察是人们探索和改造世界的第一步,因此,观察能力很多时候又被成为第一能力。在现行的苏科版生物教学中,其中生物实验部分有一大半是观察实验。由此可见,观察能力在实验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在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科、生物实验的初始阶段,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观察能力,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式,养成科学的观察习惯。只有在卓越的观察能力的支持之下,学生才有机会透过自己的双眼去探究神秘的生物世界,在细心微小的观察中创造出伟大的科学成就。

【参考文献】

[1]周登.浅议初中生物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2年03期.

[2]霍彦彬.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在生物实验中的观察能力[J].中国教师,2010年第S1期.

[3]苏守宜.生物实验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J].湖南教育(上),2003年第13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

上一篇:浅析物理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下一篇:谆谆相诱 另辟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