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英雄的心一个平凡的人

时间:2022-06-14 04:47:40

“自己是一个老百姓。连组长也未曾当过,自身渺小,再演小人物没意思,只有通过演大人物来渲泄自我。”

“所谓英雄,就是对民族起到脊梁作用的人。在现今这个社会里就是有一定爱心和责任感的人。”

长达八十四集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由于客观的原因我真是一集也没看过,到现在也没有。但我却可以想象得出那部宏伟巨作的无穷魅力。剧中曹操的扮演者鲍国安的大名,也早已非常熟悉了。

然而当我第一次坐在“曹操”鲍国安的面前采访他时,他还是让我产生了一种油然而生的敬意。――引子

现今已55岁的鲍国安,嗓音很好,讲起话来声音高大而洪亮。他是一个精神矍铄、气志高昂的人。

此次鲍国安是应导演张蒲安之邀,拍摄一部反映青少年犯罪的二十集电视电影故事片《拯救少年犯》(暂名)而来到西安的。

从老师到律师

鲍国安的职业是老师而并非演员。

在《拯救少年犯》这部电视电影故事片中,鲍国安饰演了一个中学老师到一个律师的角色。鲍国安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角色。那个老师在自己的学生产生犯罪行为之后,生发了一种要研究法律的念头,并最终成为一名律师,一名专门为青少年犯罪出庭做辩护的律师。

作为一个律师,应该是爱憎分明的。这也是一个正面形象。但比起鲍国安以前所扮演的角色却更趋民平化。这个教师是50多岁的时才开始学习法律的,而且完全是因为他的学生。

鲍国安说这与自己以前扮演的历史英雄人物有一个连惯性。他自己喜欢伸张正义的形象。鲍国安告诉记者很久以来他心里都有一个“英雄情结”。

鲍国安的“英雄情结”

鲍国安演艺生涯的“处女作”是在进入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后,十五岁那年出演的一部话剧《少年刘文学》。他在剧中饰演与地主做斗争的少年刘文学。鲍国安说他最早的英雄情结便起源于此。他的第一次触电是在1983年,拍一部农村题材的电影《山下是故乡》(珠江电影制片公司,饰一农民),那时的鲍国安是边教学边演戏。

1984年5月,鲍国安应山东电视台之邀出演了自己演艺生涯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九集)《宋江》。剧中饰演主角宋江,也算是一个英雄人物吧!

真正让鲍国安产生英雄情结并一发不可收复的,应该是八十四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

鲍国安说那是1994年随中央电视台《三国演义》剧组到东南亚出访。当时《三国演义》正在东南亚放映。那天许多老华侨都是驱车几百里赶来,说要亲眼看一看他们。那些老侨说,过去在国外所看到的中国的影视剧,中国人都是一些小角色,什么小脚女子、小辫子、抽大烟的农民,弄得华人抬不起头来。这回《三国演义》可给我们扬眉吐气了,它长了华人的志气。让外国人看到了两千多年前我们中国就有那么多伟大的英雄,而且有那么多聪明智慧的人,还可以打那么大的战争。老华侨们希望中国的影视界能多向国外输送些这样的作品。

在《三国演义》以前的影视剧里,演历史英雄、现代英雄都是比较随意的,都带有一种偶然性,鲍国安说他本人也没有刻意的去追求。但在东南亚看到的这一幕,却让鲍国安十分感慨,他也就从此下定决心“要演英雄”。

鲍国安说,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追求,没演过坏人的他说以后他是非英雄不演。

宋江、曹操、魏征、唐太宗、包公、刘伯温、林则徐以及吴登云(电影《真心》主人公)、吴明雄(电视剧《人间正道》中的市委书记)都可以说是一个个响当当的人物,虽说演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新的难度,虽然都演得非常累,但鲍国安却都演得无怨无悔。

尤其是饰演电影《真心》里的吴登云,除要战胜海拔50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上的恶劣气候外,鲍国安还要克服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他在最后说:“我要把自己的感动传递给观众,我想告诉人们:生活中有这样崇高的人,做人应该做(吴登云)这样的人。”

鲍国安眼中的英雄

鲍国安对英雄是这样定位的“所谓英雄,就是对民族起到脊梁作用的人物,在现今这个社会里就是有一定爱心和责任感的人”。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张浦安导演的新剧《拯救少年犯》中的老师又算得上一个英雄了。

鲍国安曾说,他自己是一个老百姓,连组长也未曾当过。自身渺小瑞演小人物没什么意思,只有通过演大人物来渲泄自我。比如演林则徐时,可以痛斥洋人。

对鲍国安来说,能在《三国演义》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里有幸扮演一个伟大的角色,当然是很幸运了。这个伟大不再是简单的好坏,正反之分,而是指其艺术形象的伟大。

《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积淀很厚的作品,它赋予演员一种驰骋的天地,曹操这个人物是演不尽的,鲍国安说。

现在再说起《三国演义》,鲍国安说他那时有一种“天助我也”的感觉。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鲍国安说如果让他再演一回曹操,恐怕有许多东西他再演也演不出来了。

戏里戏外话演戏

创造一个艺术形象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鲍国安所塑造的人物也印正了他所说的话。

“我自己是属于那种把自己管好,不想去管别人的人。”当初上中央戏剧学院学的是导演专业,毕业后觉得不适合做导演工作,就去从事表演教学工作,闲了拍一些电影电视剧。现今他已拍了5部电影,10多部电视剧了。

在这些影视作品里,鲍国安始终都是坚持自己为自己配音的。他说塑造人物不单是用形体、性格、行动,还要用语言塑造人物。语言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

虽说近两年鲍国安的戏不多,每年也就一两部,但他是用心真诚的去演戏,借此把自己积压在心时里的感觉的渲泄、抒发出来。他戏言自己是“英雄”,但是“英雄无大志”。

面对国内影视界许多演员出身的人,戏演红了,火了便做起了导演、监制,并且进军国际影坛的现象,鲍国安说自己真是没有什么雄心大志,只是希望随遇而安,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他希望寻找到一个好的剧本、一个好的值得去演得角色,老老实实的去演戏。

当初中央电视台《笑傲江湖》剧组曾邀请鲍国安去演任我行这个角色。开始他都已经答应去,最后由于身体不适(任我行这个角色是需要打打斗斗的)就给推托掉了。

《笑傲江湖》一经播出,便很火。于是就有人问他,没演任我行是否觉得后悔。鲍国安说他一点也不后悔。

“从来不抱怨什么,从来也不后悔什么”,这就是鲍国安。

电视剧创作与电影和舞台剧的创作一样,都是严肃、美好、崇高而又艰辛的艺术创作,需要投入巨大的真诚的热情,将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活生生的人物情感奉献给观众。作为一名演员,鲍国安清楚的意识到:这需要演员良好扎实的基本功、丰厚的修养,以及作为一个人的美好情操的良知。

观众与演员尤如鱼之于水。鲍国安对观众永远是主动微笑着的。他从不有意识的掩饰自己什么。现实生活中鲍国安与观众都是挺友好的。“观众表示了一种尊重,自己同样尊重观众。”

在拍摄过程中,注重对任何一个合作者的尊重。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大家共同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气氛,在集体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地碰撞出的艺术火花。鲍国安说到了,也做到了。

作为中戏的一名教师,鲍国安始终以师者的身份对自己多一点约束。

鲍国安与王扶林、蔡晓晴、谢晋、广春兰及《拯救少年犯》的张蒲安等许多导演都合作过。他们的合作都是很愉快的,至今他与这些导演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此次来出演《拯救》中的老师,是上次与张蒲安导演合作拍摄《女囚》而缘起的。鲍国安说他从这些导演的身上都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可以说老一辈艺术家是在用生活阅历去为演戏做铺垫;而现今的青年演员是在艺术的实践中去为演戏做铺垫的。对于这些青年演员的演技,鲍国安是以一位长者的身份,采取宽容的态度评说的。

面对电视剧市场的大量需求,给青年演员带来了大量实践空间。因观众需求的不同,也就产生了各种类型的演员。青年演员通过大量的实践,进而熟能生巧,经过观众的淘汰,有一些人最终是可以成为真正的艺术家的。

一个很有正义感的人

非英雄不演的鲍国安眼里的英雄就是对社会有一定爱心和责任感正义感人,他是这样想的,现实中他也一直这样做着。

有着这么多年演艺生涯的鲍国安,如果说起他的头衔、社会兼职的话,那肯定有一大堆。但鲍国安一个也没有要。他只要了一个与自己演艺事业毫不相社会兼职。但这个兼职是很特别的,是全国从事演员职业的人中惟一的一个。这就是国家监察部特邀监察员。

这个兼职是事出有因的。在电视剧《帝师刘伯温》中,鲍国安饰演刘伯温,这个角色相当于明太祖朱元璋的监察大使。说来也巧,当时正好他们单位(中央戏剧学院)党委办公室打来电话:文化部来电话说推荐他做国家监察部的特邀监察员,想征求一下意见(文化部当时又此事非常慎重,鲍国安是从二十人的名单中最终确定的)。鲍国安考虑到这个监察员的意义不一样,自己又喜欢伸张正义的形象,于是就欣然接受了。

在此之前的鲍国安是经常收到一些群众的来信、电话,让他帮助反映一些问题,呈送一些材料,甚至有的人亲自找上门来。但当时他却有心无力。鲍国安说以前老是在影视作品中借着别人的口为大家去伸张正义,而今有了这个社会兼职后,就可以真正替别人伸张正义了。对于党政干部中违法乱纪的事件,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问题时也就方便了一些。

这正如鲍国安当初在演《包公生死劫》时,所说的“历史的重要人物我演过不少,但最该演的还是包公,因为包公是百姓最爱戴的。”

我们打算去周游世界

现今的鲍国安可以说是闲人了。有合适的戏就去拍一拍,过把瘾;没有时就平平淡淡的过着,做些个人的东西,读读书,写写文章。现实生活中的鲍国安是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

鲍国安所说的写东西就做些自我总结,为将来著书做些资料性的准备。他说他要写入书中的东西,主要是对创作上的一种回忆与总结,而绝不是个人生活逸事的描述。

鲍国安的父亲是一个机电方面的老工程师。他们家族中除了他,再没有人从事演员这个职业。

爱人朱兵是中央戏剧学院学生处的处长,是一个性格很开朗的人。记者采访鲍国安时,她刚刚退了下来,陪了老鲍来西安为故事片《拯救少年犯》做前期的准备工作。

鲍国安与爱人朱兵处在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里。老父老母还都健在,可谓四世同堂。两个儿子:一个是某医疗器械公司的经理,一个是北京电视台专题部的记者。

鲍国安没有女儿,他说这是这辈子最遗憾的一件事。但小孙女却给他平添了不少的乐趣。他给小孙女取了一个很大气名子,叫鲍海冉。他说鲍姓需要水,海冉寓意大海上冉冉升起的一轮明月。

鲍国安犯有慢性胃病,每当犯病时,小孙女就跑过来给他治病。所谓的治病就是小孙女抱一抱他。鲍国安说这一抱他就感觉好了一些。

早在上学时就爱踢足球,打篮球、乒乓球,喜爱体育运动的鲍国安,到了西安也不例外。每天早上他都会到离下榻酒店不远的兴庆宫公园去锻炼身体,而且都是坚持一个多小时。

在影视界叱咤了几十年的鲍国安,到了现在这个年龄,希望过一种平淡而又平静的生活。他从不把自己演戏的挡期排的很满。对于一些无关紧要或不太适合他的戏,他是坚决不演。他说光今年他就已推掉了七八部戏。

现在的鲍国安最大的心愿是去做环球旅游。他和爱人朱兵在去年已经办了私人护照。鲍国安说他除了拍戏,把经济收入的相当一部分准备去做周游世界(儿子的负担没有了,但老父老母还健在,还要照料),去法国、意大利、希腊等。

末了鲍国安告诉记者,他们已经购置了一部笔记本电脑。他说这将成为丰富他们以后生活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鲍国安现在是俟机等待,等待机会,他说他希望能够再遇到一两个好的剧本和好的角色,去好好演一下。之后,如果说还要演戏的话,就去演一些给别人当绿叶的角色,演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也有意义的戏,客串一下角色什么的。

我们期待鲍国安能遇到好剧和好角色,期待着他实现自己的愿望,期待着他为观众塑造出新的英雄。

鲍国安点滴

鲍国安,1946年出生,祖籍山东烟台,生长于天津。1960年初中二年级时,进入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儿童剧院。1978年恢复高考后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学习导演专业。1981年毕业后留校,专职从事表演教学工作。所以鲍国安的职业是教师,而并非演员。目前在中央戏剧学院研究所工作。

唯一的社会兼职是国家监察部特邀监察员。

处女作:《少年英雄刘文学》(话剧 天津人艺)

第一次触电:《山下是故乡》(电影 1983年 珠江电影制片公司)

所拍摄过的电影电视剧《宋江》(九集电视连续剧 1984年 饰宋江)

《大唐名相》(九集电视剧 饰魏征)

《三国演义》(八十四集电视剧 饰曹操)

《人间正道》(电视 饰市委书记吴明雄)

《包公生死劫》(电视 饰包公)

《帝师刘伯温》(电视 饰刘伯温)

《武则天》(电视 饰唐太宗)

《风雨乾坤》(电视 饰省记委书记)

《鸦片战争》(电影 饰林则徐)

《决策》(电影)

《零点行动》(电影)

《真心》(电影 饰吴登去)等

曾获十五届“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十三届“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第二届国际华语节目“金龙奖”最佳男演员奖,第四届全国电视十佳演员奖。

上一篇:音乐专业课程资源 下一篇:舞者――厚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