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大学生1985-人体质量指数分布变化趋势分析

时间:2022-06-14 03:41:04

山东省大学生1985-人体质量指数分布变化趋势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1985-2005年山东省大学生BMI指数的分布状况,为控制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1985,1995和2005年山东省大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绘制BMI指数分布曲线。结果 在1985-2005年20 a间,山东省大学生BMI指数在低百分位数几乎无明显变化,差异主要表现在高百分位数,曲线在高百分位数表现出明显的“迅猛上升”态势,如男、女生P95分别由1985年的23.12,22.78增长到2005年的26.72,24.86,分别增长了15.57%和9.13%。BMI指数分布区间越来越大,曲线右移,尤其是“右尾”不断延长,提示高BMI个体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结论 山东省大学生BMI指数分布曲线随年生明显变化,肥胖和超重率不断上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关键词】 人体质量指数;学生;生长和发育;营养不良;肥胖症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39.3+5 R 1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1-0072-02

BMI指数(Body mass index,体重kg/身高m2)是反映营养状况和身体充实度的理想指标,自1997年国际肥胖委员会(IOTF)建议将BMI作为反映青少年体脂的指数和估计肥胖发病率的参数[1]以来,该指数在评价营养状况及筛查超重、肥胖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也依此制定了成人和学龄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标准[2]。分析群体BMI指数的分布特点,特别是不同年代的变化趋势,对评价群体营养状况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1985-2005年山东省大学生BMI指数分布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以便为控制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该组资料来自1985年、1995年和2005年山东省大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3次调研的样本均来自山东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以19~22岁山东籍汉族大学生(非体育,艺术类)为研究对象,样本量分别为1985年1925人(男1190人,女735人),1995年1600人(男800人,女800人),2005年1590人(男814人,女776人)。

1.2 方法 计算BMI指数各百分位数,并绘制分布曲线。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山东省大学生不同年代BMI指数的百分位数曲线见图1,2。

在过去的20 a间,BMI指数在低百分位数几乎无明显变化,提示低体重/营养不良依然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高百分位数,P85以后尤为明显。

曲线在高百分位数表现出明显的“迅猛上升”态势。以P95为例,1985-1995年的10 a间,男、女生分别由23.12,22.78 kg/m2增长到24.19,23.52 kg/m2,分别增长了4.61%和3.25%;1995-2005年的10 a间,男、女生又分别由24.19,23.52 kg/m2增长到26.72,24.86 kg/m2,分别增长了10.47%和5.70%,后10 a的增长速度明显大于前10 a。

不同年代大学生BMI指数分布曲线见图3,4。1985-2005年的20 a间,BMI指数分布区间越来越大,曲线右移,尤其是“右尾”不断延长,提示高BMI个体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如1985,1995和2005年超重+肥胖总率(BMI>24 kg/m2),男生分别为2.10%,5.88%和13.76%;女生分别为3.67%,5.63%和9.28%,呈不断上升态势。

3 讨论

生长长期变化(secular growth change)是近一个半世纪以来最重要的人类生物学现象之一,主要表现为儿童青少年发育水平提高,青春期提前,成年身高增长和身材比例的变化[3-5]。导致青少年生长长期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普遍认为与社会经济发展、营养及生活条件的改善等因素有关[6-8],因此,研究青少年生长的长期变化是观察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营养、体育锻炼等诸因素对生长发育影响的一个重要窗口,长期变化作为生活状况的生物学标准(biological standard of living condition),可以和GDP、人均收入、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等并用来反映社会公平性[9]。然而,长期变化具有“双刃剑”效应[10],对青少年健康威胁最大的,是伴随长期变化而出现的群体BMI曲线右移[11,12]。群体BMI分布曲线右移,高百分位数值上升,是群体超重和肥胖流行的基础,而肥胖又是成年期代谢综合症(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的独立危险因素,超重和肥胖增加都会导致人体不良健康后果的危险[13-14]。

因缺乏腰围资料,不能区分中心性和外周性肥胖是本文的遗憾之处,但BMI的变化仍能反映出超重和肥胖的流行趋势。本文分析表明,山东省大学生BMI分布的长期变化与欧美的一些报道[15-16]基本一致。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膳食结构不合理,能量摄入过多及体育锻炼不足,如2005年与体质检测同时进行的山东省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行为问卷调查表明:81.87%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体育锻炼不足1 h;只有50%左右的大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喜欢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近1/3的大学生不喜欢长跑运动[17]。总之,青少年BMI指数不断增长及超重和肥胖越来越多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必须采取以生活技能教育为主导,加强体育锻炼和膳食指导等综合干预措施,控制体重、增强体质。

4 参考文献

[1] DIETZ WH, BELLIZZI MC. Introduction: The use of body mass index to assess obesity in children. Am J Clin Nutr, 1999,70(1):123-125.

[2]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97-102.

[3] 季成叶,胡佩瑾,何忠虎.中国儿童青少年生长长期趋势及其公共卫生意义.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9(2):126-131.

[4] PADEZ C. Secular trend in stature in the portuguese population (1904-2000). Ann Hum Biol, 2003,30(3):262-278.

[5] ZHANG YX, WANG SR. Secular trends in growth and body proportion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from 1985 to 2005 in Shandong, China. Anthropol Sci, 2009,117(2):69-76.

[6] AYATOLLAHI SMT, POURAHMAD S, SHAYAN Z. Trend in physical growth among children in southern Iran, 1988-2003. Ann Hum Biol, 2006,33(4):510-514.

[7] 张迎修,于厚贤.济南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儿童少年生长的长期变化.人类学学报,1997,16(4):285-292.

[8] 张迎修.不同经济水平地区儿童生长发育长期变化比较.中国学校卫生,1999,20(4):254.

[9] NORTON K, OLDS T.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of athletes over the 20Th century: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Sports Med, 2001, 31(11):763-783.

[10]季成叶.注意生长长期变化的双面效应.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2):75-76.

[11]Ji CY. Report on Childhood obesity in China (4). Prevalence and trend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nese urban school-ag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1985-2000. Biom Enviro Sci, 2007, 20(1): 1-10.

[12]ZHANG YX, WANG SR. Distribution of body mass index and the prevalence change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mong adolescents in Shandong, China from 1985 to 2005. Ann Hum Biol, 2008, 35(5):547-555.

[13]MUST A, JACQUES PF, DALLAL GE, et al. Long-term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overweight adolescents: a follow-up of the Harvard Growth Study of 1922 to 1935. New Eng J Med, 1992,327(19):1350-1355.

[14]DIPIETRO L, MOSSBERG HO, STUNKARD AJ. A 40-year history of overweight children in Stockholm: life-time overweigh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ter J Obes, 1994,18(9):585-590.

[15]FLEGAL KM, TROIANO RP.Chang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body mass index of adults and children in the US population. Inter J Obes, Relat Metb Disord, 2000,24(2):807-818.

[16]MORENO LA, SARRIA A, FLETA J, et al. Trends in body mass index and overweight prevalence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the region of Aragon (Spain) from 1985 to 1995. Int J Obes Relat Metb Disord, 2000,24(7):925-931.

[17]张迎修.山东省大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及相关作息情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8,29(2):124-126.

(收稿日期:2009-04-23;修回日期:2009-07-31)

上一篇:实时三平面组织多普勒成像在肥胖儿童左心收缩... 下一篇:某市468名一年级小学生龋活跃性检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