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14 08:04:14

奥尔夫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摘 要:在国家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氛围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模式及内容也亟待改进。奥尔夫音乐指导策略能够有序推进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进度,提升教学质量。本文就奥尔夫音乐在我国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际应用进行阐释,剖析此种音乐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带来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音乐教育;课堂教学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持续深入,各级教育机构选用能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教学模式及方法。其中奥尔夫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际应用得到了教师及学生群体的认可,而且,该类型教育模式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及其效率,对于小学生全面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一、浅析奥尔夫音乐的相关内容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源于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所创建的音乐教育体系。他的教育理念主要以音乐教育的“反传统”观念及其方法为核心,在全球很多国家的教育领域中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

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主要是以老师教学生唱歌,教学生学习基础的乐理知识等内容为主。无可厚非,这样的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但从音乐教育本身的创造性来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需要采用一种更灵活、充满情感激发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弥补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创造性的缺失。

2.“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分析

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出发,“诉诸感性,回归人本”,这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理念。通过深入研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及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能将人类对艺术的探索归结为一种人类本能的欲望,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在幼儿时期听到有节奏的律动就会不自觉地手舞足蹈,同理,小学生正处在人生阶段的初期,对于音乐艺术的领悟往往出于一种本能,很多小学生对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热爱是自然的流露。

二、小学音乐课堂中教育模式的应用所出现的实际问题

1.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从我国以往的音乐教学模式来看,

教师往往采用的是教小学生唱少儿歌曲的方式来完成音乐科目的教学任务,同时,也不乏有一些乐理知识渗透其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突出了音乐教学的“教育性”,而往往忽视了音乐教学的“趣味性”以及对学生思维力、创造力的培养。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小学音乐教材中“教育性”的相关内容逐步弱化,充实了很多“趣味性”的课程内容。

2.“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的契合度不高

在研究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后,将其与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比对,发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的契合度不高,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逐步推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提升其实践价值。“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改善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促使小学生抛开学习音乐的负担,更好地享受音乐,体悟音乐。这便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3.将奥尔夫音乐引入小学音乐课堂的目的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外,对孩子的精神状态也很关心,而小学音乐课堂教育的持续推进,不仅能够为小学生的头脑充实一定量的音乐知识,还可以调节小学生的心理状态,为其积极思想意识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对于小学生日后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三、奥尔夫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的具体应用及其价值

在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 音乐课堂教学所营造的轻松、愉悦的氛围,能促进小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进而激发小学生探索音乐文化及艺术,这种精神力量带给小学生的影响不容小觑,它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小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且还能发散其思维。

1.突显奥尔夫音乐的特点,激发小学生对音乐艺术学习的积极性

奥尔夫教学注重的是小学生“音乐灵性”的教育,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来为学生充实最基础的乐理知识。在不给学生增添“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开展音乐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内容涵盖音乐节奏、旋律的练习,甚至教师可以加入诸多形体动作的韵律教学,增强小学生在音乐艺术教育过程中的体验感。[1]例如,奥尔夫音乐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活动便是小学生跟着教师所放的节拍随意走动,最开始可能是“四分音符”,缓慢切入到“八分音符”的节拍之中,让学生感受二者之间的差异,并体会正常速率走步与快步小跑之间的差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小学生们很乐于参与到这样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有的小学生还会加入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开始自编自导一些动作与表情。[2]

通过奥尔夫音乐的指导,能促进小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体会到轻松学习的快乐,保留了小学生天性中的创造力与灵性。

2.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创新小学音乐教育的模式

在教学的改革过程中,素质教学思想渗透在音乐课堂教学之中,从具体的实施情况来看,可以通过音乐教学法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小学生的合作能力,奥尔夫教学法则能在这一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指导所渗透的合作意识是多种多样且灵活多变的,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还是教师与学生精神层面的一次碰撞。[3]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播放《加沃特舞曲》,一开始,指导两个学生面对面站立,然后,让学生一起倾听老师放的音乐并跟着一同唱歌,此时,一个学生双手拿报纸,并有节奏地变换报纸的方位,另一个同学有节奏地“跟踪”敲打报纸,这样一来,通过奥尔夫音乐教育模式的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又感受到了4/4拍的美妙感觉。

3.奥尔夫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价值综述

实际上,通过研究我国现阶段小学音乐教材及教学模式的相关内容,可知音乐教育对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深知我国小学音乐教材编选以及教学模式选择的重要性。从实际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状况来看,该方法的实施能够提振小学生的学习劲头,发散小学生的思维,进而促进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4]而且,对于小学音乐教育而言,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一名教学生唱歌的老师,而是学生精神世界的导师,引领学生去探索美妙的音乐世界。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音乐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从具体的教学现状中发现,采用奥尔夫音乐指导小学音乐教学改革较为可行,其对于小学生现阶段乃至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十分有利,奥尔夫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值得持续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张素格.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21):57―58.

[2]曾 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运用[J].音乐时空,2014,10(21):183―184.

[3]胡 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及相关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11).

[4]李亭亭.在奥尔夫教学法指导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音乐时空,2015,01(01): 129―130.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清潭实验小学)

上一篇: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历史课教学的探讨 下一篇:高职院校档案室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