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紫色》看沃克的女性主义思想

时间:2022-06-14 06:50:40

从《紫色》看沃克的女性主义思想

[摘 要] 电影《紫色》是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以黑人为题材的电影,导演史蒂文以紫色为基调,把“紫色”作为高贵自尊、顽强不屈和自由幸福的象征,并通过主人公茜莉对“紫色”从渴望到拥有的故事,反映了作者艾丽斯·沃克独特的女性主义思想,表明黑人女性只有在保持着完整的黑人文化的基础上,坚定信念,团结一致,不懈努力去认识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并摆脱种族与男权的双重压迫,才能获得真正的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

[关键词] 《紫色》;象征;沃克;女性主义

《紫色》(The Color Purple)又名《紫色姐妹花》,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1985年根据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1934— )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一部电影名作,影片是美国电影史上第一次以黑人作为题材的电影,而且演员几乎都是黑人,剧组工作人员也大半为有色人种。电影上映之后,在美国以及欧洲评论界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历经20年的沉淀,影片以其独特的魅力回应了各种反对的声音,肯定了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非凡的才华。

这部影片一个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紫色作为基调,借紫颜色的象征意义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女性主义思想。影片的作者艾丽斯·沃克虽然从未公开承认过自己是女性主义者,但她写了大量的论文阐述自己的创作理念和女性主义观点,并且自创了一个新词“妇女主义”来反映自己的女性主义观。

一、电影《紫色》

电影《紫色》讲述的是黑人女性茜莉由逆来顺受到独立自主的转变和成长过程。黑人女孩茜莉14岁时被继父奸污并生下两个孩子,母亲也在继父的性暴力折磨中早亡。继父再娶之后把茜莉嫁给有4个孩子的“某先生”阿尔伯特,阿尔伯特和所有的黑人男性那样视妻子为泄欲的工具和家庭保姆,残酷地折磨和虐待茜莉。阿尔伯特的情人是美丽独立的黑人歌唱家莎格,她同情茜莉的遭遇,鼓励茜莉要反抗。在莎格的开导下以及后来妹妹的帮助下,茜莉摆脱了愚昧和迷信的思想,过上了自由独立的生活。

《紫色》围绕着大量的紫颜色去展开剧情。影片开始的时候,银幕上出现的是一片美得让人窒息的绚烂的紫色,茜莉和南蒂姐妹俩在紫色的花丛中游戏,天真无邪地嬉笑,在大自然广袤的怀抱里,还是孩子的茜莉和南蒂忘记一切忧虑,纯洁无瑕得犹如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初始状态。然而这种单纯的美好却在残酷的现实中被击碎,继父粗暴地打断她们的游戏,才14岁的茜莉大着肚子,肚子里是继父的孩子!导演史蒂文娓娓道来地讲述着一个与紫色有关的故事——电影以紫色拉开序幕,而结局则是姐妹俩在紫色的花丛中再次相聚,中间则贯穿了许多与紫色有关的片段。我们不难看出,在故事里的紫色是作为美丽高贵、自由幸福的象征来描写的,影片通过主人公从渴望紫色到自由主宰紫色这一漫长的经历,体现了黑人女性对美好生活不屈的追求与向往。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影片中巧妙地借助紫颜色,反映了茜莉由痛苦挣扎到反抗独立的过程,诠释了作者沃克反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思想,批判了男权话语下的两性不平等现象,歌颂了自由平等、独立自尊的女性意识。

二、紫颜色的象征意义

电影《紫色》多次出现与紫色有关的情节,每一次都代表不同的意义,却都体现了作者沃克张扬的女性意识,体现了她反性别主义、反种族主义的立场以及重塑非洲中心主义的思想。

(一)高贵与自尊

影片第一个关于紫色的情节是“某某先生”(即茜莉的丈夫阿尔伯特)的姐妹陪茜莉去买衣服的时候。茜莉成为阿尔伯特的妻子后,阿尔伯特的妹妹去看望哥嫂,决定送给茜莉一件衣服,让她自己挑选颜色。茜莉觉得紫色高贵而美丽,她盯着紫色想到了漂亮的莎格,觉得只有她才配紫色的衣服: “在我看来她像是位王后。于是我说要件紫颜色的,也许紫底带一点点红的……有很多红色的,可她说不行,他不喜欢你买大红大紫的,看上去太鲜艳活泼了。我们只能挑咖啡色或者藏蓝色。我说藏蓝色的。”[1]18茜莉觉得自己长相不好看,配不上高贵的紫色衣服,加之她也知道丈夫是不允许她穿红戴紫的,最后选择了象征忧郁与悲伤的蓝色衣服。

在茜莉挑选衣服这一情节中,我们看到了深受迫害的茜莉内心的卑微与抗争——虽然喜欢紫色,但她知道“先生”是不容许她穿这样高贵颜色的衣服的,她也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美丽的颜色。虽然不能拥有,但对紫色的渴望与追求已经深深地烙在了茜莉的内心,这种渴望是支撑她在痛苦生活中活下去的勇气与力量,体现了沃克对女性解放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二)自然与生命之美

“紫色”的第二次出现是在茜莉观察大自然的时候,她发现小野花和玉米叶是紫色的这个情节。影片中不难看到,美丽强势的莎格是真正改变茜莉的人。莎格是个美丽热情、独立自由的黑人女歌手,她在生病的时候得到茜莉的精心照顾,决定要帮助茜莉走出愚昧、痛苦的生活。她是女性主义者的最高体现,是她解放了茜莉的思想。对于茜莉念念不忘的男权和代表男性的上帝,莎格表现出的是不屑与蔑视:“男人腐蚀一切,他坐在你的粮食箱里,待在你的头脑里、收音机里。他要让你以为他无处不在,你相信他无处不在的话,你就会以为他是上帝。可他不是!”[1]167莎格的这种思想给茜莉巨大的震撼,启示她开始走向新的人生。

莎格对上帝的解释彻底颠覆了茜莉对上帝的理解:“上帝不是存在于《圣经》中,而是存在于朋友亲戚以及大自然之爱中。茜莉意识到,如果你不去观察并享受大自然之美,上帝就会愤怒。上帝不是统治者,它和花朵、风声、水流和岩石一样,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2]茜莉开始观察并享受自然之美,于是她发现小小的玉米叶、小野花也可以是紫色的。这个细节可以看到,茜莉已经意识到紫色可以存在于自然界一切美好的东西,这一发现使茜莉开始热爱大自然,进而热爱自己、热爱生命。紫色作为自然与生命之美的象征,体现了沃克呼唤女性解放、强调男女平等的思想。

(三)不屈与自由

第三次出现“紫色”是在茜莉为索菲亚缝制紫色的裤子这一情节。索菲亚是作品中一个性格鲜明的新女性形象,她的出现对于逆来顺受的茜莉无疑是一种震撼。索菲亚是茜莉丈夫的大儿子哈波的妻子,她从一出现就表现了强烈的反抗精神和独立意识,她认为“女人在有男人的家庭里,就是不安全”。茜莉看到索菲亚反抗和追打丈夫时她震惊了,她意识到原来男女之间的婚姻并非是一方屈从于另一方的!被索菲亚的斗争精神所感染,茜莉终于从沉睡中惊醒,不再忍受阿尔伯特的欺凌与折磨,为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奋起反抗。

当茜莉获得了自由之后,她为自己、为所有喜欢紫色的黑人女性制作紫色的裤子。茜莉用她最喜欢的紫色和红色为索菲亚缝制了一条一半是紫色、一半是红色的裤子,祝贺她凭借自己不屈的精神获得了独立,她觉得索菲亚穿上这条裤子美极了!在这里,紫色是不屈的抗争与独立自由的象征,是茜莉与索菲亚在逆境中反抗、在磨难中成长的姐妹情谊,更是黑人女性团结一致、不懈抗争最终获得人性的解放、人格的独立与自由的精神。沃克用象征不屈与自由的紫色,歌颂黑人女性顽强的生存能力、不屈的斗志和追求自由的勇气与决心。

(四)幸福的新生活

“紫色”第四次出现在茜莉的新房子里。经过艰难的抗争之后的茜莉最终获得了自由,独立生活,拥有了自己的新家。她装修后的“房子都是紫色和大红色,只有地板漆成黄色”[1]227。茜莉骄傲地带着莎格去参观自己的紫色房子,紫色映照在她们黑色的脸上,泛着美丽的光芒。

在西方传统文学中,紫色象征权力和威严,一般是贵族帝王或者神才能够拥有的颜色。在《希腊罗马神话》中,只有高贵的男性之神才能穿紫色的衣服,常穿紫色衣服、泛着紫色光芒的就是太阳神阿波罗。按照这样的传统,高贵的紫色应该不是茜莉这样卑微的女性能够拥有的,但在这里,茜莉不仅赢得了穿红挂紫的权利,还能把房间漆成大红大紫,这一情节表明了茜莉终于追求到了有尊严的幸福新生活。作者沃克让一个低微的黑人女性获得享受紫色的权利,拥有高贵的神或者帝王才能拥有的颜色,体现沃克强烈的女性意识。

(五)两性平等

“紫色”最后还出现在阿尔伯特送给茜莉一只紫色青蛙这个情节。在身体上获得独立、离开阿尔伯特的茜莉不仅没有因无法生存再回到丈夫身边,反而成立了自己的裤业公司,在经济上也获得了独立。事实让阿尔伯特明白,茜莉并非要依赖他才能够生存,或者说女性在男性缺失的条件下仍然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阿尔伯特意识到自己的大男子主义思想对茜莉的伤害,为了表示歉意与祝福,他制作了一只紫色的青蛙送给了茜莉。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情节却表明了茜莉不仅获得了自我的解放,也获得了先生的认可,象征着男人最终承认了男人和女人的平等关系。

在这一情节之后,我们也看到了茜莉与阿尔伯特之间关系的变化——茜莉在经济上不再依附别人,阿尔伯特也乐意去做收集贝壳、针线活这样的小事,他们平等地交谈,阿尔伯特也学会了倾听,最终与茜莉成为真正的朋友。导演史蒂文用特写的镜头突出了象征两性平等的紫色青蛙,表明了黑人两性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调和的,只要黑人男性和女性之间能够恢复彼此的尊重与信任。

三、“紫色”与沃克的女性主义思想

影片《紫色》中,特写的“紫色”镜头最少出现了五次,包括衣服、小野花、裤子、房间和紫色青蛙,这些看似随意的东西却是导演史蒂文根据小说精心挑选的——当茜莉(代表所有深受压迫的黑人女性)在苦难中挣扎、逆来顺受的时候,她对紫色衣服的渴望是一种奢望;当茜莉发现肆意绽放的野花也可以是紫色的时候,她开始觉醒;当茜莉获得自由之后,她对紫色也拥有了主宰的权利,制作紫色的裤子、漆成紫色的房间;拥有尊严之后的茜莉,最后还获得了象征男权代表的阿尔伯特的尊重。这几个情节都围绕“紫色”这个中心,反映了作者沃克独特的女性主义观:紫色就是高贵与权力的象征,在你仰视它崇拜它的时候它就高高在上地主宰着你,只有经过努力的抗争才能够发现,没有一种权利是天生掌握在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的手里的,比如平等,比如自由和幸福,谁都可以拥有!

沃克在影片中借茜莉的经历告诉我们,黑人女性与男性真正的平等不是靠男性恩赐的,而是需要女性意识到这种平等并通过不懈的抗争才能得到的。沃克通过茜莉的形象张扬了女性意识,反映了黑人女性独立自主的能力。沃克认为黑人女性要改变受压迫受奴役的处境就必须要唤醒这种独立自主的意识,寻找自我、解放思想和相互支持,彼此关心。[3]茜莉作为一个家庭主妇的时候她不自觉地认可了自己是属于阿尔伯特的,因而自然默默地承受着丈夫的虐待。所以女性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拥有完整的自我,然后才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与平等相待。

《紫色》是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黑人题材的电影,更是一部经典的黑人题材与女性主义的电影。史蒂文运用紫颜色作为基调,通过深刻的剧情歌颂了绵长的爱、坚持、尊严能够在遭受痛苦与压迫之后仍然存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艾丽丝·沃克.紫色[M].杨敬仁,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

[2] 论《紫色》中“紫色”的反原形象征意义[J].山花,2009(10).

[3] 谢南斗,主编.20世纪西方文学史[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

[作者简介] 黄雪莹(1974— ),女,广西钦州人,钦州学院中文与传媒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外国文学。

上一篇:解读电影《离她而去》中迷失的暮年爱情 下一篇:影片《一生何求》的诗化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