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互学、对学中掌握知识,塑造良好品德

时间:2022-06-14 02:23:12

让学生在互学、对学中掌握知识,塑造良好品德

摘 要:互学就是学习小组成员间的相互探究、协作性的学习,是一种自由发挥、大胆创新的表面无序、实际有序的学习。对学是指教师通过成绩搭配,让学生从好带差的学习。对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甚至比自身的学识是否渊博更重要。教师与学生交流方式恰当了,学生上课时的心理负担减轻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就和谐了,互学和对学才能有效进行,学习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互学;对学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知识性、科学性很强的学科,是借助一定的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和活动实践,更要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由于学生的生活在丰富和发展,课堂教学也应不断生活化,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课堂应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让知识在生活中得到应用。要达成这些目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互学、对学成为每堂课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互学就是学习小组成员间的相互探究、协作性的学习,是一种自由发挥、大胆创新的表面无序、实际有序的学习。团结协作是这一环节的核心。对学是指教师通过成绩搭配,好带差的两人之间的学习。有研究表明,80%的学习困难与压力过重有关,缓解这些压力,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毫无疑问,对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甚至比自身的学识是否渊博更重要。教师与学生交流方式恰当了,学生上课时的心理负担减轻了,互学和对学才能有效进行,学习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二、用诙谐的故事和幽默的语言给互学、对学注入动力

民主平等的、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而诙谐幽默的课堂是最快乐的,改变了原有的僵化模式。正如海菌兹・雷曼麦所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人们所接受。”所以教师采用诙谐的故事、幽默的语言可以让课堂富有生机、充满快乐,让互学、对学在愉悦中进行。在教授“亲子之间”一课中,播放韩红的歌曲《天亮了》后,笔者给学生讲述父母以自己的生命换得子女生命的故事,强化“爱”的情感体验。许多学生听了故事后,流下了感动的眼泪,深切地感受到父母对子女的爱。然后,通过各个学习小组的协同合作,学生理解父母的心意,接受父母的教导,关心父母的健康,对体贴、照顾老人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一则小故事,让沉重的话题变得轻松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取语言创设、语音视频创设、表演、游戏等形式,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到互学、对学中。让学生讲述父母关爱自己的小故事及与父母之间发生的真实事情,体会父母无私的爱。如此创设教学情境,能引导学生参与,并让学生在争论、比较中主动积极地学会了新知识。

三、改变教学模式,让互学、对学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战场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强调接受多于发展和探究,在实践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相对极端的处理,提倡死记硬背,弱化理解运用。这种学习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碍。新课程标准要求适应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贴近现实生活,强调学生自身的观察、感受和体验。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思维、感情和行为方式的培养。这就要求广大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尽快舍弃传统教学的不足,把思想品德教学置于广阔的社会现实中,把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互学、对学中感悟知识、明白道理、探究创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创造性的教学。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的实效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思品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要我们教师尊重新课程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够上好思想品德课。

新课程为基础教育打开了一片自由发展、蓬勃向上的新天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都能开辟出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新思路。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完全有赖于教师带着新思想、新认识、新做法去耕耘、去发挥、去创造,去呈现新的课堂教学时尚。因此,要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就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要大胆放手,让学生的互学、对学成为一种习惯。要把课堂变成一个关注学生成长的乐园,使学生在探索中成长,在成长中探索,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上一篇:矿山竖井联系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下一篇:你斗不过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