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古道双拥花红

时间:2022-06-13 11:59:43

丝绸古道双拥花红

拜城县地处天山中段南麓,却勒塔格山以北,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县,近年来与驻地69223部队官兵携手并进,“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丝绸古道的热土上谱写了一曲曲“民拥军,军爱民” 的双拥乐章。

在学习“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丽新疆”活动中,拜城县与驻地部队又不断创新双拥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以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为目标,使“双拥模范城”的金色名片越擦越亮。

联建联创,创新机制拥军

“开放不忘警钟长鸣,发展更须强边固防。”拜城县委副书记、县长艾则孜·买买提指着矗立在拜城中心广场中心的巨幅标语说道。拜城县是1991年8月自治区级建成的第一批“双拥模范县”,面对成绩和荣誉,全县各族军民没有为此而止步,而是把它作为一个新的起点,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坚持“巩固、发展、提高”的方针,使双拥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让爱国、爱军、尚武、学习国防军事知识成为一种风气与时尚。县委书记杨发森在2013年5月“军民融合,共筑美好拜城”的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拥军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悉心研究解决,县政府和部队要从细微之处入手,不断创新机制,推动双拥工作常态化。

为此,县政府先后制定完善了《拜城县拥军优属细则》、《关于贯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办法的实施意见》等六个双拥工作规范性文件;制定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工作方案,建立、健全了军地联席会议、党委议军会、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和国防教育例会等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双拥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开展双拥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加大督查指导力度,使双拥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经常化轨道。

把每年“八一”建军节,定为全民国防日,把10月定为全民爱防月。每逢重大节日,县委书记杨发森带头组织县委四大班子深入部队调研,过军事日,了解部队官兵训练、工作、生活情况,解决驻军部队困难。同时,让单位一把手担任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使双拥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

创建“三纳入”、“四坚持”长效工作机制。“三纳入”,就是把双拥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和军事机关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决算,纳入年度双文明管理目标责任制;“四坚持”,就是坚持召开军政座谈会、坚持军地领导走访慰问、坚持军地领导联席会议、坚持领导干部过军事日。

开展国防教育家家参与,关心国防建设人人有责。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润德介绍说:“如今全县双拥工作的重要事项有领导决策,重大问题有领导过问,重大活动有领导参加,专项工作有报告,重要活动有记载,全年工作有规划、有检查、有总结,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军民参与的双拥工作机制。”

情铸国防,真情实意解难

“我的爱人宋春艳是去年10月到拜城镇协里克买里社区上班的,现在家属就业的问题解决了,我也没什么后顾之忧了,工作也越干越舒心了……”69223部队保卫股长张丙刚一说起家属就业的事情,喜悦之情就溢于言表。

张股长的爱人宋春艳大学毕业后,为了支持丈夫工作,毅然辞掉了山东青岛老家的体面工作,不远万里随军到部队。但由于驻地位置偏远,经济落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加上家里有四位老人需要赡养,光靠丈夫一个人的工资,家里的经济状况时常是捉襟见肘。

“财政再穷,不能穷部队;岗位再少,也要给部队家属留。”县委书记杨发森在一次与部队官兵座谈时了解部队家属就业情况就忧心忡忡地指出,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军人家属的后方不稳固,战斗力怎么上台阶。

2012年11月,经过拜城县政府依据特事特办的原则,这个团像宋春艳一样的八名大学生军嫂走上了称心如意的工作岗位。该团政委张文斌介绍,到目前为止,全团103名随军军嫂中,有29人被安排到了驻地联通公司、焦化厂、“八一”钢铁厂、县幼儿园、驻地县城社区等单位上班;30多人实现自己创业,就业率达到60%以上。

要金山银山更要蓝天白云。拜城县是一座位于天山南麓的盆地小县,这里草肥水美、土地肥沃,矿产资源丰富,是南疆地区有名的煤炭重镇,驻地69223部队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措施,把烧煤的锅炉全都换成天然气,但整个冬天烧暖气的费用一算下来就要比烧煤多100多万。县委书记杨发森语重心长地说,为部队解决实际困难,弥补资金缺口,我们责无旁贷,于是拜城县政府决定:为部队用气进行每立方八折的优惠。

拜城县妥善安置了军队转业干部18名,退伍军人72名,连续10年百分之百地完成了安置任务,做到部队、本人、用人单位“三满意”。在做好优抚、安置工作的同时,对转业干部、随军家属、子女实行“安置优先、调动优先、入学优先”。

心系百姓,把驻地当故乡

“好好学习,快乐成长……”2012年6月1日,驻地铁提尔村小学122名小学生收到了69223部队官兵捐赠的正版字典,每本字典的扉页上都有该团官兵的爱心签名及个人的电话号码。这是该团倡导官兵开展爱心“正版”捐活动时的一个场景。

2012年5月,该团火三连指导员焦鹏到驻地铁提尔村小学给孩子们当“编外辅导员”时,发现贫困生阿依·古丽的作文把“爱戴”写成“爱带”时,就及时指出她的错误,没想到古丽却振振有词地说:“叔叔,没错,字典上就这么写的。”焦指导员翻开字典一看,果真如此,但他细看字典的印刷质量,很明显那是盗版物。

后经调查,虽然驻地早实行了免费教育,但由于部分村民家里经济条件有限,给孩子买的字典大都是地摊货。为此,火三连官兵开展了“少喝一瓶饮料,多献一分爱心”活动,改变了传统的捐衣捐物做法,为该校每个学生捐赠了一本正版字典。

视拜城为故乡,视人民如父母,69223部队官兵非常珍惜驻地群众的深情厚谊,在完成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全力支援地方经济建设,用实际行动谱写出拥政爱民的华彩乐章。

上一篇:符号表征与主客同位景观: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的一... 下一篇:混乱中的“信”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