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建模技术案例驱动教学方法的探索

时间:2022-06-13 08:12:09

软件建模技术案例驱动教学方法的探索

摘 要:为了避免传统教学方法中出现的弊端,本文提出一种教学改革方法,即案例驱动教学方法。通过结合软件建模技术这门课程的特点,探索出一些在案例驱动教学中具有的可操作性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传统教学方法;案例驱动教学方法;软件建模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教育科技水平的发展,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对培养新时代下的优秀人才已经出现了很多弊端,已经不能适应知识的发展速度和应用范围的扩大。高校培养的人才不符合企业的实际用人要求,往往要花费很多人力和物力再次进行培训。这说明高校的教学与社会实际应用产生了严重脱节,提高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知识运用水平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针对传统教学方式提出一些改革建议,结合具体的课程探索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特点和弊端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这种方式往往出现“教”大于“学”,即教师教的知识学生无法全部吸收,只能掌握其中的一部分。这种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自主性,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造成师生负担过重,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使一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传统教学往往是一种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但现代教育实践表明并非如此,教学还存在多种互动形式,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多媒体之间等,因此,将教学活动界定为师生双边活动,难以反映教学活动的本质,也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

二、案例驱动教学方法

案例驱动教学方法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弊端,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的多种互动形式,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驱动中进行学习,避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案例驱动教学本质就是创建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这里的学习情景将联系实际,让学生进行真实案例的分析与设计,通过自我思考,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案例设计方法

案例的选择必须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样学生就能较快的进入情景中的角色,明确自己的任务,对即将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准确的把握。如何进行案例的设计,本文将结合软件建模技术课程的特点,探索出一些案例教学经验和内容。软件建模技术是软件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熟练掌握软件建模技术是未来从事软件行业的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能。本课程详细介绍UML的用例图、类图和对象图、包图、状态图、活动图、时序图、协作图、组件图和配置图等模型的语法和语义,以及相关模型的建模技术和理论,重点是基于UML的软件开发过程和系统建模方法。由此可见,本课程实践操作性很强,传统以老师为主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掌握实践的精髓。为了让学生能真实的体验到今后实际工作当中对软件建模技术的真实应用,提前具备在参加工作后才能积累的进行软件开发和设计的相关宝贵经验,案例教学将是本课程的一大亮点,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养。下面是以图书管理系统为案例的教学内容设计。

四、图书馆管理系统案例描述

本案例主要包含“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用例图,类图(对象图),包图,状态图,活动图,时序图,协作图,组件图和配置图,共9种软件模型的建立。“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所有软件模型将按照内容进行划分,不同章节结合不同的软件模型设计过程进行讲解,让学生全面掌握一个真实系统的完整的建模设计过程。最后,生成实际案例所有相关的软件模型,构成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并进行必要的审核,该审核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课堂竞赛的方式进行,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理解和掌握复杂的软件设计理论和方法。

下面给出用例图、状态图、时序图、组件图等主要模型的教学设计。

(一)用例图

1. 确定系统涉及的总体信息

读者:借书、还书、书籍预定;图书馆管理员:书籍借出处理、书籍归还处理、预定信息处理;系统管理员:增加书目、删除或更新书目、增加书籍、减少书籍、增加读者帐户信息、删除或更新读者帐户信息、书籍信息查询、读者信息查询。

2. 确定系统的参与者

首先分析系统所涉及的问题领域和系统运行的主要任务:分析使用该系统主要功能部分的是哪些人;谁将需要该系统的支持以完成其工作;系统的管理者与维护者。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参与者包括读者(借阅者),图书馆管理员和图书馆管理系统维护者。

3. 确定系统的用例

1)借阅者请求服务的用例

2)图书馆管理员处理借书、还书的用例

3)系统管理员进行系统维护的用例

4. 图书馆管理系统用例图如图1所示。

上一篇:流沙墓千年宝藏之谜 下一篇:城市治堵的“瑞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