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运动与老年人的膝关节损伤

时间:2022-06-13 07:47:18

太极拳运动与老年人的膝关节损伤

前言:太极拳运动是大家公认的健身锻炼的有效形式和手段,深受广大健身和武术爱好者的青睐。太极拳从其运动形式和技术要求方面表现出的显著特征是轻缓柔和,用意有用力,心静体松,中正安舒。而就在运动速度缓慢,动作柔和的太极拳运动训练过程中,有很多联系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疼痛现象,甚至个别有一定武术基础和较长太极拳训练经历的练习者疼痛的现象更为明显。这种现象使参加太极拳学习和训练者感到困惑和不解,大家总认为太极拳运动既不剧烈,运动强度又不太大,而不应出现膝关节伤痛。这正是对太极拳运动训练中运动损伤不了解所产生的主观臆断和预防误区。任何一种体育运动项目,都有其自身的运动特点和规律。

1.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及与老年人膝关节的联系

太极拳具有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协调完整的特点。是一项适合中老年人锻炼的健身运动,它汇集了我国古代保健体操之精华,由于其内涵博大精深,健身作用独特,尤其在现代紧张、快节奏的生活情况下更能表现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太极拳习练可以强壮膝关节,祛除膝关节的多种(其中包括顽固难愈的)疾病,是膝关节疾病治疗过程中一个有很好康复作用的体疗项目,这是有很多实例和医学资料可资证明的。但大部分的技术动作中,人体运动变化和人体重量以及各种外力的承载主要考膝关节负担重任,膝关节的压力负荷比任何关节都大。另一方面,有一些人由于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因习练太极拳不当而发生膝关节疼痛肿胀,甚至形成膝关节疾病的事实,也是不容忽视或故意讳言的。这种情况不仅多见于新练太极拳的人,而且练多年的其他人群也同样存在。

2.膝关节疾病的相关医学常识

大部分习练太极拳引起的膝关节疼痛疾病,其初期疼痛即限于髌骨的内外左右浅表部位,有的仅在活动时发生疼痛,这时发生病变的部位主要是髌韧带、髌骨后方和周围的脂肪垫等软组织。在膝关节长期疼痛又反复不断的损伤过程中,膝关节滑膜综合症等较深部位的疾病才会继发引起,从而出现关节腔积液、疼痛肿胀顽固缠绵难愈等现象。由于膝关节特殊复杂的结构,关节头比关节面大的多,这样形成不了稳固的骨性形态。加之膝关节又处于全身最大的两个骨杠杆—股骨和胫骨之间,在运动是将受到不同方向的外力作用,比较容易受到牵拉和冲击而受损伤。有的中老年人,由于原先运动少等原因,膝部已经发生了退行性变化,又因练太极拳不当,膝部在长期疲劳刺激下,局部发生保护性、代偿性的生理改变,出现了增生的骨质,又由于局部劳损引起的软组织粘连、机化等病理改变,致使局部受到刺激,引发疼痛。

3.太极拳运动产生老年人膝关节损伤原因分析

3.1生理和心理上对运动的不适应;一般的太极拳虽不是剧烈运动,但承担身体重量的腿膝部屈伸时,周围的肌纤维(包括髌韧带)的力量也是较大的。如果膝周围的韧带、肌腱等由于粘滞摩擦阻力较大而上不适应这样的运动,周围软组织也会因此而受伤。心理因素也会造成对运动暂时的不适应。如生气、消沉,或受杂念干扰心不在焉,或生物钟处于低潮时等等,身体活动的各部位的协调性会降低,受伤也较容易发生。

3.2对运动的尺度把握不当;人体是有生理反馈的生命体,虽消耗多亦获得多。运动是把双刃剑,双刃的界限就是华佗所说的“极”。如果过了 “极”,运动就不再维持、保护、强化生命,而是遏制、破坏、弱化生命了。无论是生命体还是无生命体,在疲劳的情况下都是很容易受伤的。太极拳锻炼时下肢的运动量虽然比身体其它部位要大,但尚远未达到人体能承受的极限。不过,如果违反循序渐进、递进地逐步增加运动量和运动时间的原则,是很可能使膝部发生疲劳,从而造成慢性、积累型的疲劳性损伤,或在疲劳情况下发生急性损伤。太极拳的一般锻炼,运动量都不大,但如果错误地认为锻炼效果与锻炼时间绝对成正比,不恰当地延长锻炼时间,肌体各部位,尤其是膝关节部位,也要发生疲劳。

3.3错误的步型、步法;弓步时,前弓腿的小腿不应向内或向外歪斜。这样,髌骨的内外侧和股骨的内外侧踝受力不均匀,受力大的一侧局部(包括韧带、脂肪垫)容易受损。在弓步形成过程中,应后蹬前撑,前腿应对身躯的前移有阻压之意,身体的移动主要是靠后腿的蹬力。这样,下肢受力主要在胯与大腿根部,前弓腿膝关节部位受力不大或并不受力。有人前腿主动前弓,身躯主要是由前腿弓膝拖带着前移的,这样,既造成攻防效果差,容易被人从前方牵动,又使前腿膝关节受力过大拳谚云:“坐着打拳”。如练拳时立身中正,人体的脊柱主要是上下方向的纵向受力,身躯容易放松,下肢的受力也主要是在胯与大腿根部。而有人的练拳姿势,或髋关节屈得很小,身躯或前倾或后仰呈跪形,或臀部后突翘起,成蹲形。这些错误姿势不仅使脊柱增加横向的负荷力,身躯不易放松,而且下肢的受力主要是在膝部附近,关节受损难免。

3.4重复损伤;形成膝关节损伤疾病最直接的原因是重复损伤。因为膝关节一旦损伤后,局部组织会出现水肿、充血等炎症反应。如果再继续反复损伤,会使血肿机化,一些组织肥厚变性,疤痕形成,甚至出现钙化,组织之间严重粘连;如果再继续损伤,局部炎症和损伤会向更深的关节内部和更大范围的周边组织发展,从而形成严重难治的局面。

3.5功底不足:这是因太极拳习练发生膝关节损伤疾病的最根本原因。有人对此忽视,急功近利,把传统武术简单化,竞技体育化,认为武术无非就是动作,将练拳与练功混为一谈,并不正确。拳是桩功中所获得功能的应用, 二者互助互益,不可相互替代。“百练不如一站”,这是许多武术先辈所强调甚至称其为“不传之秘”的。

结论与建议

在练拳之前要有充分的预备活动,使的全身肌肉能活动开。其原则是运动量要小,速度以慢为主,活动幅度由小到大。很多人迷上太极拳后,一天练拳四五个小时以上,体力透支,全身不舒服,这是一种揠苗助长式的锻炼,结合个人情况合理调整锻炼时间很重要。在功底不足的情况下,亦不可片面追求低裆步型,一定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初学者在聆听老师讲述动作要领时,要专心致志,用心揣摩。尤其是对步型、步法要有正确认识了解,并在习练中一丝不苟地完成,习惯成自然。熟练套路后,亦重视反复不断的磨练。不让错误的动作固定成型。对于急性膝关节损伤的人来说,适当地让膝关节静养休息几天是必要的,而对于已经形成慢性膝关节疾病的人来说,在不继续重复损伤的前提下,完全可以采用几乎是站着那样的高度来练太极拳,或着重太极拳桩功的锻炼。这一时期的锻炼,尤其要摈弃所谓“规范”、“到位”的要求,必须坚信:几乎如站着一样练拳,也完完全全是规范、到位的太极拳。

上一篇:谈低年级快乐体育中“教”与“玩”的融合 下一篇:谈《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