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一批”育人理念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时间:2022-06-13 06:36:16

“三个一批”育人理念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摘 要:“三个一批”是金肯建校伊始提出的独具特色的育人理念,即“优化一批成英才、培养一批成良才、转化一批成人才”,并以此目标为中心构建培养模式。根据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把“三个一批”育人理念与英语教学实际相结合,因材施教,合理设置教学梯度,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不仅大大提高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符合高职英语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以实用为主”的要求。

关键词:“三个一批” 育人理念 因材施教 英语分层教学

“三个一批”是我院院长、原东南大学党委书记朱万福在建院伊始提出的具有金肯特色的育人理念,强调因才、因需、因校施教,根据学生的文化基础、个人素质、努力程度进行分类培养、分层次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为“道德高尚、基础够用、技能过硬、能力较强、善于创新”的应用型人才。金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江苏省众多全日制民办院校中的一员,面临着生源、教育资源、社会声誉等各方面的激烈竞争。在“三个一批”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学院自2000年开始招生以来蓬勃发展,现在校学生人数达6200多人,并荣获了“中国民办教育创新与发展贡献奖”、“2000-2005年全国民办高校就业竞争力50强”等国家级荣誉。办学6年的良好成绩证明了金肯育人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贯彻实践“三个一批”育人理念,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满足社会对高职多规格人才的需求,是我在教学中一直探索的问题。

一、“三个一批”育人理念的内涵

在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之下,我院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培养方针,“三个一批”的培养目标具体是:优化一批成英才――通过3年的培养,使一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学业有成就、就业有优势、升学有希望、创业有能力、发展有基础,成为学院的招牌;培养一批成良才――将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复合型的社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良才;转化一批成人才――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艰苦、细致、持之以恒地进行转化工作,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掌握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掌握一定的技能及特长,为立足社会打下基础(详见朱万福《关于民办高教的思考与实践》)。“三个一批”育人方针的终极意义在于“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真正实现有教无类、教育大众化;无论入学起点高低,给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其自身特质的成才之路,并为其成才提供各种条件。

二、“三个一批”育人理念对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

随着高职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进入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的差异也越来越大,这就导致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以我院2005级国际旅游与宾馆管理专业学生高考英语成绩为例,最高分为 108分,最低则只有46分,学生英语基础相差悬殊。如果按传统“一刀切”的教育模式,无视学生个体差异,不仅使得优等生“吃不饱”,缺乏挑战而产生浮躁情绪,削弱学习兴趣,而且还会使大批中等水平学生难以提高,失去信心;基础薄弱的学困生力不从心,产生破罐破摔的厌学情绪,从而导致整体水平滞步不前甚至下滑。如何面对现实,改变这种现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以达到大纲的要求,是值得我们英语教师努力深思的问题。“三个一批”正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层次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借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培养理念。

现代教育学理念突出“以人为本”,提倡“人文”教学,其核心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现代教育领域对语言学习的新认识也强调:任何成功的教育必须考虑到学习主体的个性特点。“三个一批”的理念正是个性化原则的最好体现。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优化一批成英才”的对象是英语基础相对较好,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语言天分,对语法知识有较为系统化认识的优等生。做好“优化”教学即让这部分学生在学好现行教材的基础上,挖掘潜力,加大实践量,增强应用能力,使其具有处理涉外事务应该具备的听、说、读、写、译的初步技能,并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或全国英语实际应用能力A级考试。“培养一批成良才”就是以大部分英语水平中等的学生为目标,他们基础知识尚可,培养的重点在于使学生按部就班地学好教材,适当增加实践量,按照《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基本要求》训练学生掌握必须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保证基本通过全国英语实际应用能力B级考试。“转化一批成人才”针对的是起点较低、基础较差的学生,这也是高职英语教学任务中的难点。这个饱含人文关怀的理念要求教师以宽容慈爱之心帮扶每一个差等生,关注语言学习的弱势群体,通过细致、耐心的教学,个别辅导、鼓励参与等多种手段和措施,努力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其学习兴趣。由于这部分学生进校基础差,接受能力、学习能力都比较薄弱,学习动力不强等因素,可能无法通过B级考核,我们就给这一类学生提供一个形式与B级考试相同,但难度略低于B级考试的校级考核,作为该类学生的英语学习课程考核的依据,并结合其专业特点,通过有目的的训练使其具备简单的日常会话能力,比如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酒店英语用语。

三、“三个一批”育人理念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三个一批”育人理念的本质是因材施教,如何合理地在教学中针对教学对象的差异,设置教学梯度,建立分层次教学体系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和保证。我院在部分所含班级数量较多的专业中实施的是分层走班模式,即根据英语入学成绩和摸底考试成绩进行重新编班,针对好、中、差三个层次班级分别在课时安排、教材使用、教学目标及考核方式上有所区别。但有的专业只有一个教学班级,无法实施分层班级模式,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课堂内的分层次教学。分层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三个一批”育人理念,因材施教教育原则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具体是本着“以人为本,承认差异,发展个性”的原则,以“面向全体,分层施教,分类指导”为教学思路,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同和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差异来分层,采用不同教学对策,提出不同教学目标,在集体教学的框架下,进行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促使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分层教学允许学生在水平上有差异,在达标时间上有先后,目的是谋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有用之材。

首先教师要做到施教分层而情感对待上不分层。教师在分层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学习习惯、思想动态、个人特性,以入学英语成绩和以往期末成绩为参照,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困难生三个层次。由于高职高专学生大部分是升学独木桥的“落水者”,是人们眼中的差生,中学阶段得不到老师在学习上的关注,所以大部分学生有自卑感,教师要尊重学生,尤其是尊重那些学困生。分层次最好不要过于直观,在语言称谓上要避免优劣暗示,尽可能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如分小组时,不以“好、中、差”,“1、2、3”或“A、B、C”来称谓各小组,而称之为“红、黄、蓝”队。要经常给予学习困难学生赞许鼓励,即使批评也应言语委婉。比如对于课堂讲话或开小差的学困生,教师可用英语和中文提醒说:“It seems that he agrees with me and has something to say.(看起来这位同学同意我的观点且有话要说哦)”,或者走到开小差的学生前说:“You are thinking about whether I am right or not,aren’t you ?(你是在考虑我说的对不对,是吗),通常学生会领会老师的用意而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

传统的外语教学仅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知和记忆部分,忽视情感因素。而当代外语教学既全面注意认识事物的心理过程也重视外语学习中产生的情感问题。高职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存在心理上、语音上的障碍,表现为羞怯、惧错。教师在分层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性格及实际情况,巧妙疏导。例如,在请一名学生试着用“as far as ...be concerned”来表达“就这个方法而言,是值得一试的”这个句子时,学生由于惧错心理,低着头且声音微弱,含混不清。教师可站在其不远处,假装听到了回答并对全班说:“I heard what she said. That is‘As far as the method is concerned,it is worth trying.’,并向该生征询“Is it right?”,学生点头认可,这时教师应鼓励她大声地重复一遍句子,并加以肯定表扬。这样不仅使学生不失颜面,而且还可以使其获得成功感,增强了信心。

其次,分层施教关键是把握好课堂内的具体教学形式与步骤措施,提出不同要求。教师从备课到组织教学应尽量做到深有限度,浅有分寸,能够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要想在有效的时间内把教学内容传递给不同程度的学生,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综合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教学形式,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景、创设问题、创设实物的教学环境,利用生动的手势、表情、眼神、语调及幽默的语言、通俗的比喻等吸引每个学生的注意力,创造紧张又不失轻松,活泼又不失严肃的学习氛围。教学内容也应体现层次特点,教师要为每一层次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任务,让学生心中有数,知道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对优等生要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对大部分中等生要带领学习,基本达到大纲要求,对学困生则加强个别辅导。

在教授《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的词汇时,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要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优等生必须掌握所有词汇的音、形及英文解释;要参加实际应用能力考试的中等生掌握大纲中带符号的A、B级词汇的音、形和中文解释,还有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只需记住B级词汇。此外,教师还可提前安排部分优等生通过查字典预习词汇,轮流上台进行词汇讲解;通过问答方式训练大部分中等生会用词造句;通过一对一的结对子方式帮助部分学困生读熟单词并给予表扬。

在课文预习及课堂学习中,可采取多重标准教学。优等生的预习任务是理解全文并能就课文内容回答课后问题;中等生要读通全文,理解大意;学困生要基本看懂全文。课堂上教师要辅以深浅不同的提问检查各层次学生预习情况,并在课文讲解、翻译练习、角色表演设计上注重兼顾各层次学生。例如,要求优等生就课文某段对话或情景进行创新的脱稿表演;中等生可带书表演,学困生朗读对话或课文。

在即将结束一个单元的学习时,可适当进行多重任务分组教学。如用半节课时间以小组讨论形式要求中等生用英语复述课文;优等生交流读后感,并形成书面讨论记录;学困生梳理疑难知识点,教师做个别辅导。这样在同等教学单位时间里实现了三个层次的分任务学习与教学。

总之在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时,应以中下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准,但也要激发优等生的求知欲,巧妙设计程序,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还体现在课外教学环节的分层中,如作业的布置应面向全体,适当兼顾,体现层次性,发扬激励效应。设定必做题和选做题,让优等生乐于接受挑战,中下水平学生能基本完成。在对学生的课后个别辅导方面,对优生要高标准严要求,可指定书目要求他们多读以扩大知识面、增加词汇量,为进一步提高口头交际能力打好基础;对于中等生,应多在学习方法方面进行指导,鼓励他们和优生一起积极参加英语等级考试;对于学困生,要给予特别关注,从基础知识入手进行辅导,耐心反复地讲解他们没掌握的知识点,让他们觉得学英语是一种享受。并帮助他们重树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总之,以“三个一批”育人理念指导英语教学,围绕因材施教这个中心,以分层次教学为具体措施,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通过分层教育、分层要求、分层训练、分层转化、分层提高等多种途径进行教学,极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竞争意识及学习兴趣,增强了学好英语的信心,适应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从而大大提高了高职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朱万福.关于民办高教的思考与实践[J].发现(增刊),2004年第3期.

[2]李仕福.职高英语分层次教学初探[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9月,第20卷第3期.

[3] 张美平.英语专业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1期.

[4] 崔晓翠.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分层次教学的实验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

[5] 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浅析高职院校网络英语学习的师生角色 下一篇: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