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银:e路走好

时间:2022-06-13 06:08:16

网上银行(简称网银)以其方便、快捷,迅速走入百姓的生活,但网银频繁发生的一起起事故,让人们又爱又怕。近日,兴业银行北京分行科技部总经理黄晟和北京宇信易诚科技有限公司网上银行事业部总经理张岩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对网银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兴业银行北京分行科技部总经理 黄晟

一般来说,网银受众是易接受创新性事物的特殊群体。网银只能承担银行的部分业务,不能替代银行网点而存在。

北京宇信易诚科技有限公司网上银行事业部总经理 张岩

网银是个很复杂的系统,在上面可以买保险、买基金、做业务,实际上是整个银行业务系统的整合。

中国适合发展网银

记者: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的《2006年中国网上银行用户行为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国内网上银行的使用人数与去年相比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同比增长了14.2个百分点,而网上银行使用的企业数同比增长了19.9个百分点。目前网上银行业务在整个银行业务中占有多大比例?

黄晟:这几年,网上银行的发展的确非常迅速。前段时间发行国债时有一件趣事,通过网上银行,人们把国债买光了,而在银行排长队的人一点也没有买到。从2001年网上银行的推出,消费者都不太接受,到现在主动地去使用网上银行,可以看出,网上银行已经日益深入人心。拿兴业银行来说,网上银行业务占整个业务将近50%,包括查询、电子转账、自动缴费等。

张岩:2001年,工行的网上交易额是300亿元,到2006年10月份,网上交易额达到42万亿元。

最近我比较了香港和内地的网上银行发展情况,香港地方小,铺设网络相对容易,银行网点和ATM铺设得非常广,在银行或ATM机上不用长时间排队。从香港人的生活习惯来看,因为居所较小,他们不愿意长时间在家,喜欢出去购物。因此,网银业务不是香港的发展重心。

网上银行在中国内地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快?从银行排得长长的队可以了解,网点目前是远远不够的,网银非常适合中国内地。工行表示,将把50%的业务放到网上,即把非现金类的业务都放到网上去。

记者:网上银行在银行整个发展战略中占有怎样的地位?能否逐步替代银行网点呢?

张岩:去那些大的国有商业银行网点一般要排长长的队,这样会导致客户满意度下降,而客户也会流失到招商、兴业等银行去。怎么能够把客户留住又降低成本,这就是包括网上银行在内的电子银行需要做的。铺设一个网点的成本为100万元左右,目前国有大的商业银行的网点都在2万个左右。工行2006年网上银行替代率大概是5000个网点,也就等于说产生了50亿元的间接收益。

黄晟:外资银行进入中国, 很大的一个策略是欲借互联网削弱中资银行的网点优势。电子银行的优势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终端是客户的,银行不需要投入;第二,网上银行提供业务的时间和空间上有了很大突破,不再局限于网点,也不再有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的限制;第三,以账户为中心开始逐渐转到以客户为中心的体系。

事实上,随着银行现代化的进程,银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成为可能。“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能促使一个基本交易的完成,而在目前的社会交易过程中,我们通常可以在网上获得信息,社会的物流系统也已经很方便,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资金流。而电子银行能够为现代社会交易提供顺畅的资金转移服务。银行如果在交易过程中解决好支付这个环节,整个交易的社会效率一下子就提高了。也正是因为如此,银行对于资金流的支持反过来可以促进未来社会交易的效率。

一般来说,网银受众是易接受创新性事物的特殊群体。网银只能承担银行的部分业务,不能替代银行网点而存在。兴业银行网银业务达到了50%,而工行、建行达不到,这是因为兴业的网点少,相对来说这块业务的比例就高。对于网点少的银行来说,发展网上银行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

多渠道保证网银安全

记者:网上银行出现的一些不安全事故吓退了部分客户。可以说,安全是网银发展中不可回避的大问题,影响着网银的快速和健康发展。网上银行安全隐患究竟在哪里?

黄晟:网银是个很复杂的系统,银行对网银安全做了很多工作,比一般的网站要严谨得多。层层的防火墙、漏洞的扫描、病毒的防护,所有能够提供的安全措施几乎都会用上,包括动态口令卡、电子设备等。目前,网银大盗案件里面还没有一例是因为攻破了网银防火墙,绝大多数案件还是因为用户不慎,比如密码设成很简单的6个1。密码相当于钥匙,家被人偷了不能说防盗门本身不结实,可能因为钥匙丢了。

银行应该用多渠道来保证网上银行交易安全。现在很多银行有一种数字证书(Key),只有去才能进入。其实这种Key也有问题,比如整个机器被人控制了仍然有可能进入。如果设置一个纽,只有用户按一下,通过指纹识别方式才可能进去,这样就安全多了。这种多渠道防护无疑增加了网银的安全。

张岩:我们现在正着手组织网络银行安全联盟,专门为网上银行打造一套完整的方案。银行、第三方认证机构、国内外知名安全厂商专门为网银来做安全中心。现在建行新的网银版本已经有了,进去以后会看到四个字“安全中心”,提供很多的安全手段由用户来选,银行可能会给用户提供一个低级别的手段,但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安全级别。当然银行会有自己的底线。

采用第三方认证的数字证书还有一个好处,一旦网银出现问题,容易出现银行方和用户方推卸责任的问题,到底是因为银行的问题导致金钱的损失,还是用户方使用不当引起的金钱损失不好区分。采用数字证书之后,法律责任能界定得很清楚。而且是由第三方认证机构负责举证,这样就充分保护了用户的权益。

依赖核心体系提升

记者:外资银行已经与国内银行展开激烈竞争。在竞争策略上,外资银行提出通过网银弥补网点的缺陷,争取更多的高端客户。国内网银与国外网银相比差距在哪里?

黄晟:网银只是一个渠道,能做到什么程度与银行的核心体系有关。网银一般是依赖账目系统来做的,是以客户为中心,用户卡号相当于一个门户,用户输入姓名、密码登录,能看到银行提供的所有业务,并在上面进行业务处理。网银是效率与安全的配合,所以与银行的整个核心体系有关。

国外网银的设计更多强调的是营销和对客户的服务能力,更多的是针对高端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投资的方式、理财的计划,这样会形成一定的优势。

张岩:网银是个很复杂的系统,在上面可以买保险、买基金、做业务,实际上是整个银行业务系统的整合。网银实际上的功能是把桥都搭起来,而能否用好,还有桥是否都连接起来了,这都依赖于银行自身整体IT的建设情况。网银做好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像工行做的时候正好赶上数据大集中,网上银行就跟着一起上了,做得比较好。

给网银上保险

记者:网银案件发生后,客户与银行就赔偿问题不能达成协议,客户有后顾之忧。这也是影响网银健康和快速发展的一个问题。对此,国外有没有好的办法可以借鉴?

黄晟:这有赖银行甚至整个社会形成好的机制,比如丢了钱,银行目前还无权冻结用户账户,除非把公安局的资料拿来才可以冻结。可是用户去报案,公安机关很难对案件进行受理,因为网上偷钱不会轻易让人跟踪到,会一点点分散掉,公安机关不知道是谁偷了你的钱,归口应该是哪个分局管。

张岩:国外银行是可以在网上开户的,就是说可以不用先去网点开一个借记卡,再到网上登录网上银行。因为国外的银行有专门的风险准备金、保证金,你丢钱了银行先赔给你,不用先去报案,他们背后甚至有保险公司在支撑,这样客户可以在网上就可以把户开了,可以永远不去柜台。

记者:国外网银机制比较好,可以给网银上保险。国内银行可不可以效仿呢?

黄晟:国内还没有这样的险种,而且跟消费观念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现在来看,银行还没有达到业务饱和、市场饱和的状态,银行更多是通过网银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帮助银行节约人力、物力上的成本。同时,通过网银带来银行的交易量的提高。因此,现在申请开通网银业务不需缴纳费用,对银行来说,想方设法吸引消费者应用网上银行比收取费用更划算。同时,对消费者来说,大部分人目前不能接受银行在电子银行等渠道上的收费。事实上,银行在网上银行上的收费除了部分赢利,还有一部分用于网银的一些安全及性能提升。未来,随着整个社会征信体制的逐步完善,保险有了网银的险种,法律有了网银犯罪的相关权责规定,消费者有了为银行服务交费的意识,完全有可能为网银上保险。

上一篇:如何与项目实施方进行沟通 下一篇:VMware守业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