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典治污打赢“限批”战

时间:2022-06-13 04:56:40

一个地区或大型企业,如有违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或者项目,环保部门停止审批其境内或所属的除循环经济以外的所有项目,直至其违规项目彻底整改为止。国家环保总局首次动用“区域限批”政策惩罚严重违规的行政区域、行业和大型企业。重拳出击,事出有因。最“沉重”的原因是:去年,能耗降低4%、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2%的目标没有实现,这是2006年年初国务院提出的约束性目标。去年的指标,由“十一五”降耗减排的总目标分解而来。要想实现总目标,五年之内年年都不能打折扣。而去年的欠账,让今年的降耗减排任务犹为艰巨!

当“区域限批”令发出的开始,人们担心,环保总局出击的重拳能否打到违规者的痛处?环保的重拳会不会在地方政府的“保护”下,消解成有气无力的“棉花拳”?这次被“叫停”的地方或企业会不会故技重施,“绕”过国家环保总局,仍然未批先建?

当然,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这样的担心并非多余。在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瓶颈的情势下,对违规者的处罚必须稳、准、狠。可是,要使处罚落到实处,光凭环保部门出招还不够。

之所以出现诸多违规项目,是一些地方和行业无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大干快上”的必然结果。在利益驱动下,有些地方不顾环境资源限制和国家产业政策,以违法手段盲目发展钢铁、冶金、电力、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给经济结构调整带来极大的成本。违法违规的表现形式,或是未批先建,或是越权审批,或是违反“三同时”制度,或是被责令停止建设和限期改正后继续建设和运行……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治乱须用重典。宏观调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先行手段,环评制度又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为了维护中央宏观调控的权威,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盲目扩张,国家环保总局根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第十三条和第二十一条,动用“区域限批”政策来惩罚严重违规的行政区域、行业和大型企业,确是情急之下,迫不得已。

从表面看,“区域限批”是因一个违规项目而停止审批区域内所有项目,似有“以偏概全”之嫌。实际上,这恰恰是督促地方政府或大型企业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降耗减排的重拳。如果把违规项目看作“偏”的话,这不是民间能治小疾“偏方”之“偏”,而是与科学发展背道而驰的“偏”。从披露的违规项目来看,其数量之多、数额之巨已经严重影响到地方和国家科学发展的全局,此“偏”不纠,后果严重。

其实许多官员和专家也已经认识到,我国节能环保工作已刻不容缓,如果我们还不能从战略高度认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消耗的问题将积重难返,我国的国家竞争力将难以持续,国家安全也难以保证。因而国家环保总局发出“区域限批”令是顺时应势,使以节能减排力争达标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倍加重视的头等战略任务。

在巨大的舆论和政策法规压力下,相关部门群策群力,一些地方政府全力力支持,曾被有人喻为有气无力的“棉花拳”最终发挥了“重拳”效用,国家环保总局没有打“和牌”,违法违规单位纷纷落马,存在侥幸心里的遭到当头棒击,人们最终看到了环保的这记重拳,对违规项目起到了应有的遏制作用。

上一篇:市场没有清规戒律 下一篇:硕士高管的“双面”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