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瞠目结舌的顶尖科技

时间:2022-06-13 04:53:34

令人瞠目结舌的顶尖科技

进入新世纪,科技进步就越来越成为一部悲喜交加的进行曲。科学家们在追求科学真理的过程中,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越来越多的有关伦理、道德和安全的问题出现了。我们无从知道科学家们是否严肃地考虑过科学的意义,也无法从展示最先进生产力的世博会上亲身接触到这些最前沿的科学,但肯定的一点是,人类将越来越接近宇宙和生命的终极意义。

强子对撞机:终极探索还是终极毁灭

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Collider,简称LHC)刚取得了粒子对撞的重大成功,离奇的事情就发生了。来自CERN(欧洲核子研究机构)的安保人员发现在瑞士的LHC区域有一名可疑男子徘徊,当瑞士警察将其抓获审讯时,这名叫Eloi Cole的男子称自己来自未来,目的是来毁坏这个即将要毁灭世界的LHC。

当警察问及他的国家时,这个戴着领结穿斜纹软呢的小伙说,“在未来的世界里,并没有国家。”“我发现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能释放出无穷的能量,我必须来阻止它。”

事实上,能够产生历史上最大碰撞能量的LHC,从理论提出之初就备受争议。目前连全球最为顶尖的物理科学家们都不知道这个伟大的实验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英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电台采访时认为,LHC是不会证实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而找到“超对称假说”中的“超伴子”是粒子的可能性更大。他表示:“如果我们没有在试验中发现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那么这将是一件更令人激动的事情。因为这表明我们在某方面做错了,我们需要重新来考虑这件事情。我已经打赌100美元,他们是不会找到希格斯玻色子的。”

不仅在实验结果方面存在争议,当前已经有很多科学家对LHC具有十分大的风险性存有疑虑,甚至有人还对其采取了法律诉讼。美国人沃尔特-瓦格纳2007年3月对欧洲LHC提出诉讼,称其可能会毁灭世界,要求美国法宫禁止这项实验。瓦格纳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布了控诉“大型强子对撞机”的证据,说对撞实验产生的“奇异微子”足以把地球甚至整个宇宙变成一团奇异物质。但最终受理瓦格纳诉讼的火奴鲁鲁法院最后裁定,没有司法权限去处理瑞士的事务(LHc位于瑞士日内瓦郊区)。这个为了羞辱大型强子对撞机背后的科学和安全性的诉讼,最终使大型强子对撞机声名大噪。

LHC这一长这14英里的环形地下粒子加速器,承诺为科学家们揭开神秘宇宙的未解之谜。该工程规划长达2s年,耗资100亿美元,并且在3月30日终于正式实现质子碰撞了。而它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一个任务是证明(或)备受关注的希格斯玻色子这种单粒子的存在,这种粒子如此受人宠爱,以致于被人们冠以“上帝粒子”的美名。

1964年,那时候,皮特・希格斯,一个居住在爱丁堡的英国腼腆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可以解释宇宙中四种作用力粒子中的两种――带电磁作用力粒子和带弱相互作用力粒子――它们在宇宙冷却的时候会有不同的质量的理论(在宇宙大爆炸发生后的瞬间,当然,一切都没有质量,存在的只是一种单纯的,虚无缥缈的完美)。

要找到希格斯玻色子的方法是制造一个宇宙大爆炸发生后的模拟环境,功率强大的LHC以7兆电子伏特(7TeV)的能量使得粒子在比深空还要冷的温度环境中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快速飞行。加大了的能量使得科学家能够更接近宇宙大爆炸发生后存在的高能量状态。当然,也可能结果如霍金所说,即使达到如此之高的能量也有可能无法找到希格斯粒子。也许,它根本就不存在。

纳米:构建所有的物体

也许根本用不了多久,尺寸只相当于分子大小的纳米机器人就将源源不断地进入人类的日常生活。它们将为我们制造钻石、舰艇、鞋子、牛排和复制更多的机器人。全世界的研究机构都在想方设法将这些设想变成现实。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甚至成立了美国国家纳米研究机构,提供50亿美元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当然,从理论到真正实现应用是不能等同的,但纳米机械专家已经表明,实现纳米技术的应用是可行的。在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帮助下,纳米机械专家已经能将独立的原子安排成自然界从未有过的结构。此外,纳米机械专家还设计出了只由几个分子组成的微小齿轮和马达。

在理论上,纳米机器可以构建所有的物体:利用纳米机器将获取的碳原子逐个组织起来,变成精美的金刚石;将二氧化物分子重新分解为原来的组成部分;在人血中放入纳米巡航工具,它能自动寻找沉积于静脉血管壁上的胆固醇,然后将它们一一分解;将来纳米机器能够把草地上剪下来的草变成面包……

全世界的纳米技术专家都期望在25年内实现这些存在于科学陈列室中的想法,创造出真实的、可以工作的纳米机器。这些纳米机器有微小的“手指”可以精巧地处理各种分子。“手指”可能由碳纳米管制造,它的强度是钢的100倍,细度是头发丝的五万分之一。“电脑”可能由碳纳米管制造,这些碳纳米管既能做晶体管又能做连接它们的导线。“电脑”也可能由DNA制造,用适当的软件和足够的灵巧性进行武装的纳米机器人可以构建任何物质。

要制造一辆汽车,可能要调动数以一百亿亿计的纳米机器人同时工作,于是纳米科学家设计的纳米机器人可以完成两件事情:执行它们的主要任务和制造出它们自身完美的复制体。如果第一个纳米机器人能够制造出两个复制体,这两个复制体每个又可制造出两个自己的复制体,很快就可以获得万亿个纳米机器人。

但是,假如纳米机器人忘记停止复制会发生什么?如果没有一些内建的停止信号,纳米机器人忘记停止复制这种灾难的可能后果将会是无法计算的。

人造生命:物种失控?

生物学界一直期待着这样的场景:电脑上先“编程”设计某种生物,摁下“打印”键,接着按图纸生产出需要的DNA,最后植入某个细胞,一个全新生命便制造出来了。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目前全球各地的实验室都在制造“第二次物种起源”,每一项成就都是一次最伟大的科学突破。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大卫・邓麦表示,虽然从零开始制造一种新的生命形式是一项令人畏惧的艰巨任务,但他坚信5~10年内将会制造出人造生命。他说:“这种势头正在形成,我们在敲响人造生命的大门。”

但人造生命的反对者一直强调,此技术能导致生产出人一样的机器。人造生命与克隆不同,克隆是利用现有遗传信息“复制”生命,而人造生、命则是利用核苷等组成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基本要素创造新生命。

2008年初被称为“科学怪人”的克雷格・文特尔团队首次合成了再造细菌DNA,这项实验的意义被人们称为“人造生命形态已接近诞生”,该研究被看作是完全依据人造DNA基因组培育人造生命形态的最关键一步。在研究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个来自马里兰的研究团队将尝试创造一种完全依据生殖支原体合成基因组序列的细菌。目前这项研究工作已在进行中。

2009年初,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遗传学教授乔治・丘奇和迈克尔-朱厄特也在香港宣布,他们已经制造出了世界首个人造核糖体,这是细胞的关键部分。因为这种核糖体制成的蛋白质,在所有生命形式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使RNA”把DNA的遗传指令传输给细胞的核糖体,核糖体根据指示,制造出符合要求的蛋白质。从细菌到人类,每一种活有机体利用核糖体的方式都惊人地相似。这是一大突破,意味着他们有希望能制造出整个细胞来。

2009年1月,就在达尔文诞生200周年前一个月,53岁的分子化学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市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教授兼所长,也是“PNA世界”(PNA world)假说的提出者兼拥护者之一的杰勒德・F・乔伊斯在《科学》杂志上公布了研究结果。他的微型试管系统确实表现出了达尔文进化的几乎所有本质特征。实验伊始,有24个RNA变体进行自我复制,其中一些变体在实验环境中的复制速度比其他变体更快。所有RNA分子都共享同一个“原料”池,因此每一种分子都要和其他分子竞争。复制过程并不完美,因此新的变体很快就会出现,甚至繁荣兴盛――乔伊斯把这些突变称为重组体(Recombinant)。

上一篇:我们必须放下“我” 下一篇:期货新品种的梦想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