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绿博会品牌发展战略

时间:2022-06-13 04:08:59

高明绿博会品牌发展战略

[提要] 随着会展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效应突显,大多地方政府都把会展业作为牵引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越来越多的地方展会在各地举办,但难以形成规模及树立起展会品牌。本文以佛山高明绿博会为例,分析其实施“走出去”战略前后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为地方展会品牌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地方展会;“走出去”战略;品牌发展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地方展会“走出去”品牌发展战略探讨――以佛山市高明绿博会为例

收录日期:2016年8月3日

一、高明绿博会概况

佛山市高明区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的西翼,是珠三角生态环境最优良的地区之一,既具鲜明岭南特色,又有现代城市气息,是“新兴产业之城、岭南山林水都”。又因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农林牧副渔皆宜,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自2010年起,为进一步展示高明的生态优势和绿色魅力,由高明区文体旅游局主办,高明区农林渔业局、佛山电视台综合频道、高明区旅游行业协会和高明区餐饮行业协会协办的政府主导型展会――“高明绿博会”于高明区世纪广场举行,至今已举办五届,前三届于高明区内世纪广场举办,近两届则移师佛山市中心地区禅城东方广场。

二、高明绿博会参展商及观众满意度调查情况分析

参展商及观众的满意度是衡量一个展会质量的最关键因素。为了解高明绿博会实施“走出去”战略后参展商及观众对展会的评价,本研究分别发放了“参展商满意度调查问卷”和“观众满意度调查问卷”各100份,并全部收回,问卷有效率为98%。

(一)展会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渠道与策划不足。展会主办方在展会前期宣传中已充分利用地方电视台、电台及报纸等媒体资源以及LED电子屏、户外广告牌等对绿博会进行宣传。但据调查数据显示,56%的观众表示未曾了解或者参加过“高明绿博会”,45%的游客表示是通过“人口相传”的方式得知“高明绿博会”。反映出“高明绿博会”的宣传力度及渠道的选择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观众对展会“走出去”战略评价高。据数据统计显示,87%的观众对高明绿博会的“走出去”战略表示认可。高明绿博会实施“走出去”战略,迁至东方广场举办是正确的选择,获得佳绩,并成功地宣传了高明本土的风土人情及绿色农产品。参展商是经过政府严格审核才获取参展资格并销售产品的。46%观众认为高明绿博会中参展商所销售的产品质量一般;38%观众认为满意;16%的观众认为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三)参展商忠诚度高,展会规模逐渐扩大。调查数据显示,78%参展商都参加过往届的高明绿博会。而其选择继续参展,证明绿博会给其公司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换一种说法,就是说往届的绿博会也是举办得令大部分参展商满意的。高明绿博会虽然只是地方性展会,但实施“走出去”战略后,得到了大部分参展商的认可,每一届的绿博会展会面积都有所提高。

(四)参展商对展会“走出去”战略满意度高。展览是信息流的集散地,参展商能通过产品陈列、展示和交流,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提高公司的知名度。83%参展商都赞成高明绿博会由世纪广场迁至东方广场。尽管大部分参展商都认为在东方广场存在运输问题和停车问题,但是大部分参展商还是依旧选择东方广场这个展馆。

(五)专业化的展会组织与服务水平较低。展会选址迁移后,展会现场服务人员、咨询、医疗及安保等展会配套严重欠缺,参展对迁移后展会配套服务质量水平较迁移前大幅下降。参展商对展会服务的满意度是对组织者是否成功举办一场展会的重要衡量标准。参展商100%的满意度是对组织者最大的肯定,因此,组织者也需不断努力改善。

三、高明绿博会发展现状分析

(一)“走出去”战略实施前后情况对比。在高明绿博会举办之初,作为地方性展会,因局限于市场需求的情况,参展商数量在第一、第二届呈下降趋势。实施“走出去”战略后,因展品物流输送的限制及主办方对参展商品的筛选,参展商的个数虽然比前两届少,但参展商的数量总体上呈现了逐届上升的态势。而在观众数量方面,随着高明绿博会的宣传力度加大,绿博会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自绿博会迁至佛山市禅城区东方广场举行后,其人气急剧上升。这有力说明了高明绿博会的影响力及“走出去”战略的正确实施。(图1、图2)

(二)高明绿博会存在的问题

1、场地规划不够合理。绿博会的场地规划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展位的位置安排不当;其二,展位没有进行分类。进行随机访问时,不少参展商及观众反映该展会的场地(无论是在世纪广场还是在东方广场)的规划都不够合理,且没有指引图及平面导购图,观众只能像盲头苍蝇一样乱逛。由于展览场地没有相关的指示图,有些观众甚至是参展商都无法找到展会或者摊位的所在位置。据调查,自绿博会迁至东方广场举办后,现场的工作人员屈指可数。一个展会的成功举办,怎能缺少大量工作人员的协助?就如一位观众所言:“若在里面迷路了,都不知道要问谁?”调查数据显示,在世纪广场时,很多大学生志愿者前往展会给予帮助,但自移师后,政府并没有公开招务志愿者或是工作人员,所以如今展会现场只看见寥寥数个工作人员。

2、宣传力度有待提高。要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少不了媒体的支持。但是从百度词条的搜索结果(92,000个)来看,报道高明绿博会的媒体都来自高明或者佛山本地媒体,证明高明绿博会得到媒体的关注度还是很小的。但调查信息显示,高明政府已经致力于宣传工作,却还有不少观众反映只是通过“人口相传”的方式了解绿博会动态,甚至有很多在当地或附近居住的人都不知道高明绿博会正在举办。不少市民反映,每当有大型活动要举办时,主办方并没有在展览地点悬挂相关横幅,所以很多市民都不清楚究竟这个场所里有何活动。

3、配套服务不够完善。实施“走出去”战略后展会并没有设置医疗点、咨询台、快递热点等服务配套服务。另外,可供观众休息的地方也不多。一个成功的展会,在准备期间必须要考虑到展会可能会出现的突况。这些配套服务是一个展会是否迎合参展商及观众的重要测量尺度。东方广场的街道不算特别宽广,最多可容纳两辆大货车并排行驶。而高明绿博会的举行加重了本来就严峻的交通问题。停车难和交通阻塞不是一个因展会举办而造成的问题,但是展会的举办只会使这些问题严重化。东方广场人流量本来就很大,可用停车场也不多,道路不算宽广,且大部分参展商或观众选择小车出行,这样导致了交通问题和停车问题的严重化。

四、高明绿博会发展建议

(一)合理规划场地。合理规划展览场地,首先要规划好每个展位的分布位置,排列一致不仅能显得整洁,还能给观众提供更宽广的步行空间;其次,要将参展商的公司进行分类,同类型产品则安排在同一个区域,这样也方便观众寻找。同时,应制作展会平面图和参展商名录免费派发,以方便观众了解参展商档位分布及展馆详情。同时,在相关展馆挂上相关指示牌,向观众及参展商指示方向。

(二)完善配套服务。如停车场安排到位;就解决交通问题,可派发直达展会的直达巴士,避免过多小车出行,造成交通阻塞;为有需要的展商提供午餐(因为有些参展商展位比较热闹,无法抽空出去就餐,或者就餐区有点远,又或者不知道在那里就餐);加大展馆清洁力度;设置咨询台为参展商及观众解决疑难;在展馆设置医疗卫生部门,预防突发事故;设置快递热点,为需要快递的观众或参展商提供相关服务;设置休息区等。

(三)加强宣传力度。在原有的宣传力度上可再制作传单或相关展会的小礼品派发,并在展览场所附近悬挂海报,以提高知名度。还可以借助媒体的作用,邀请其他地区的电视台前往进行采访报道,以增加人气。

(四)严格审核参展商品。严格筛选参展商,对参展商品严格把关,保证质量安全且符合主题。不仅是地方性展会,就连大型展会都会出现鱼目混珠的情况。为确保展会的有效开展,呼应主题,必须对参展商进行严格的审核,以保障广大市民的利益,达到甚至超过预期的展会效益。

(五)做好展后回访及评估。一个企业若要赢得回头客户,售后服务不可忽视。相同的,一个展会的展后工作是赢得参展商及观众信赖的关键。因此,及时进行观众满意度调查和参展商电话回访,以获取意见,加以改进,是一个展会不断完善的基础。

(六)与专业企业合作,提高展会服务质量。高明绿博会虽然已成功举办五届,但是还在不断完善中。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因此主办方选择与专业企业合作,可以互取所长,提高展会的服务质量。所谓与专业企业合作,即购买专业化服务。就像承建商一样,把服务外包给专业企业,以达到双赢。

五、结语

展会的迁移并没有褪去绿博会原有的色彩;相反,高明政府致力于提高品牌形象、区域形象和产品形象,让绿博会由东方广场的绿博会变成在高明永不落幕的绿博会。高明绿博会的成功举办,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主办方的精心策划;二是承办方的精心组织;三是全媒体的精心渲染。展馆的迁移是思想观念的创新,是高明勇于走出去,主动走出去的体现。高明绿博会作为一个地方性展会,在相对集中的场所内,其汇集了特定行业的众多企业来展示和展销各种产品,使当地和外地的观众能够在展会上对自己所需要的产品进行充分的比较和选择,同时也使参展的供应商迅速接触到大量的潜在客户。这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地区及企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还促进了当地旅游业、餐饮业和住宿业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邵德林.对市场化运作打造品牌展会的思考[J].山西农经,2014.1.

[2]何静,王萌萌.会展业――地方经济发展的加速器[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张卫.打造富有南京地方特色的会展品牌[J].改革与开放,2002.6.

上一篇:新闻摄影应用于公安宣传工作路径探析 下一篇:新闻传播教育的探索者和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