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与中国语境下的公共领域

时间:2022-06-13 06:37:56

博客与中国语境下的公共领域

【摘要】本文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为切入视角,将哈氏的公共领域植入到中国的实际中进行考察,概括分析中国语境下公共领域的基本特征,并就博客对建构中国语境下的公共领域的贡献和影响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共领域 中国语境 博客

一、公共领域的界定和特征

公共领域理论是由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最早提出并做了富有开创性的研究。该理论真正引起学界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要归功于德国学者哈贝马斯,他在1962年出版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对公共领域作了系统的概述。他认为,公共领域是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但私人随即要求这一受上层控制的公共领域反对公共权力机关本身,以便就基本上已属于私人,但仍然具有公共性质的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中的一般交换规则等问题同公共权力机关展开讨论。在18世纪,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主要表现为沙龙、剧院、咖啡馆等,随着社会进步和传媒技术的发展,大众媒体逐渐取代早期的讨论空间,成为公共领域的主要载体和工具。

根据哈氏对公共领域的定义和描述,本文认为,公共领域有以下三个特征:

1、公共性。公共性是哈氏定义的公共领域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该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所有的人都能自由平等地进入这个领域。第二,作为公众的私人,他们讨论交流的内容是公共事务而非私人事务。

2、平等性。进入这个领域的私人可以进行平等地交流讨论,各行各业的、不同身份角色的公众都可以进入这个领域公开表达自己的主张,这种交流的前提不是社会地位平等,或者说,它根本不考虑社会地位的问题,完全忽视了讨论者的身份和地位带来的交流障碍。

3、理性的批判性。公共领域的核心特征在于,进入这个领域的私人能够进行自由的公开批判,对社会事务和公共权力领域进行理性的批判。当然,这种理性的批判声音最终要形成强大的公众舆论,并对公共权力领域进行监督。

二、中国语境下的公共领域

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不仅在观念和文化上有很大差异,社会模式和政治制度更是与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发展背景大相径庭。因此在考察中国语境下的公共领域时,我们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哈贝马斯所论述的公共领域,主要指向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第二,哈氏所论述的公共领域带有理想主义色彩,是对公共领域的一种乌托邦式的追求。

实际上,自从中国学界接触公共领域这个概念以后,关于中国是否存在公共领域的纷争从未停止过。目前,学界主要形成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以著名学者魏斐德为代表的,认为中国没有公共领域生长的条件和环境。另一种观点则以黄宗智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中国具备公共领域生长的条件和环境。他们认为在中国构建公共领域是完全可能的,但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具体形态。

对于这两种不同的观点,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种认为中国存在公共领域这种观点,只不过由于文化传统和政治经济体制的迥异,呈现出与西方不同的特征。黄宗智认为,简单的“国家/社会”的二元对立结构并不适合中国,需要采用一种三分的观点,即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存在一个第三个空间,国家与社会都参与其中。①他所论述的第三个空间虽不同于哈氏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但其实质就是公共领域,只不过这种公共领域是在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基础上产生发展的。鉴于此,笔者认为中国语境下的公共领域最基本特征是:公共权利保障下的公共领域,在中国语境下的公共领域带有明显的公共权力的痕迹。

按照哈贝马斯的观点,公共领域是指一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它是介于公共权力领域与私人领域的一部分。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了公共权力不可能让公共领域独立于自身之外。另外,哈氏认为,“公共领域是一个中性的区域,于其间关于公众利益的相关问题可以公开讨论,所有的讨论脱离了国家机器的干预。”②要求媒体脱离国家权力在中国是不可行的。因此,中国语境下的公共领域的公共性,必须在公共权力的保障范围之内,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公共性,而不是呈现一种“伪公共性”的状态。

三、博客重构中国语境下的公共领域

中国语境下的公共领域目前仍然处于一种起步状态。令人欣慰的是,基于web2.0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博客,为中国语境下公共领域的建构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为公共领域的重构建立了一种新的发展渠道,有力地推动了公共领域在中国社会中的发展。

博客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体,最早诞生于美国,并于2002年传入中国。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传播方式,博客凭借其传播的平等性、公开性、个人性和互动性等特点,迅速成为一股强大的网络力量,不断影响着社会公众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因此,博客的出现和发展,对中国语境下公共领域的构建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强化公共领域自身的独立性。笔者认为,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加速平等话语权的实现

话语权是公民有就社会公共事务和国家事务发表意见的权利,是一种表达权和参与权的体现,也是公民选举权和参政权等其他政治权利实现的基本前提。③公共领域最大的障碍就是平等话语权的实现。由于社会地位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传统社会的话语权通常为少数社会精英所掌握,普通公民没有或者拥有很少的话语权。博客的出现则为平等话语权的实现提供了一个传播平台。首先,博客作为一种“零进入壁垒”的网络技术,具有“零成本、零技术、零形式、零许可、零编辑”的五零特点,使得每个人都能够借助这种网络技术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博客的发展为公民进行信息交流和发表观点提供了一个平等开放的平台,使垄断在少数精英手中的话语权分散给普通公民。

其次,公共领域空间建构所着眼的是利益诉求的话语表达渠道,话语表达的多样化也是实现平等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博客点对点、点对面的传播模式打破传统媒体单一的点对面的传播模式,摆脱了传统的信息控制模式,弱化“把关人”的作用,实现了信息的多渠道和多形态,从而导致出现多样化的话语形式和内容。

2、开辟公民参于公共事务的渠道,唤醒公民意识

和传统媒体相比,博客是真正的私人媒体和草根媒体,博客作为“个人媒体”,既可以作为抒写个人日常生活和情感状态的平台,也能为就公共事务和社会问题发表意见和相互讨论提供阵地。例如,最近几年非常热门的“两会”博客,公众可以在两会博客上就房屋拆迁,医疗改革,政府问责等公共事务问题进行讨论。许多广泛涉及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议题在博客空间中快速传播,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从而引来更多的公众个体参与到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讨论。

公民意识的核心是公民政治参与意识,随着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渠道的多样化,公民意识不断觉醒,从而推动国家民主化进程。“现代公民社会理论证明,国家单方面的治理难以维系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求助于‘草根力量’。确立一种以公民意识觉醒为发端的公民社会,积极倡导公众参与公共治理,立法为公民的利益表达提供多种形式与渠道,可以弥补国家单方面理智的不足。”④置身于公共领域中,公民参与政治、关注公共事务的热情和理性判断是非的能力都将得到提升,公民的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得以培养和发展。

3、拓展公民理性批判的空间,形成监督权力的公众舆论

公共领域的精髓在于作为一个具有理性的批判性公共话语空间,它可以形成对公共权力的监督。要实现建构具有建设性的中国语境下的公共领域,同样需要这样一个独立的空间,从而形成强大的公众舆论,监督公共权力,协助政府进行理性决策。

博客是一种虚拟的网络空间,但博客上的内容却将公众从虚拟的世界带回到社会现实中。借助博客传播平台,公众能以独立的思维和批判的意识审视世界,信息和观念可以自由流动和碰撞,从而达到对公共权力和公共事务的参与和监督。虚拟性使得人们可以不用考虑各种社会压力,能够自由地表达最真实的想法,展开对公共权力的评论,形成对公共权力的监督。鉴于这种特点,我国某些政府部门也开始尝试利用博客,通过博客和民众沟通交流,了解民意,顺应民意,使传媒、社会、国家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结 语

博客是一个言论高度自由的虚拟空间,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在享受博客构建公共领域带来的欣喜时,也要冷静地看到其自身存在的缺陷。博客的个人化与公共性容易导致公众公私不分,出现谩骂多于讨论,批评多于表扬的现象;匿名性会导致情绪化、非理性表扬的出现,对于持不同观点的人进行人身攻击时常发生。

博客中存在的这些缺陷,自然不利于公共领域的健康发展。但我们不能因为博客具有某些缺点而忽略其构建公共领域的优点。我们需要对博客进行正确的利用和引导,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为公共领域重建提供的新契机,发挥博客的效率和作用。总体来讲,博客带来的传播变革为公共领域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特别是对于中国语境下的公共领域,它能够很好地处理我国公共权力与公共领域的关系,逐步引导公共权力从对公共领域的全面监管到适度监督的角色转变,从而形成公共领域的相对独立性。■

参考文献

①邓正来、J・亚历山大 主编:《国家与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421页

②张纯晖、李红伟,《现代传媒与公共领域的建构》,《新闻界》,2003(6)

③刘学义:《话语权转移:转型期间媒体言论话语权实践的社会路径》,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6页

④傅达林,《“广告参政”折射“公民意识”觉醒》,《法制早报》,2005年6月6日

(作者: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09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上一篇:网络议程设置的效果研究 下一篇:浅析湖南卫视的整合营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