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岛开发:南澳不能承受之重

时间:2022-06-13 05:37:05

无人岛开发:南澳不能承受之重

茫茫南海,碧波万顷。东经116°53′至117°19′,北纬23°11′至23°32′之间,便是广东唯一海岛县南澳,素有“潮汕屏障,闽粤咽喉”之称。

在南澳岛东北部的深澳湾东,有一小岛,形似牛腿,面积0.318平方公里,是为猎屿。这个无人岛上,有一座铳城,建于1623年,以抵御荷兰人入侵。

今年9月,猎屿的保护利用规划通过专家组评审。与其一起通过评审的,还有凤屿、官屿。此三岛4月被国家列入了第一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

“这三个岛主要定位旅游娱乐,但其定位功能各有细分。现在,不少人踊跃申请当岛主。”南澳县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章玉和告诉记者。

黄药师当桃花岛主,颇为浪漫。但是开发南澳这些无人岛,却甚为不易,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都从零开始。

“投资当然是‘多多益善’,能不能赚钱还要看岛主在经营上有无新招。”当地一位建筑老板说。

不仅是开发

南澳县总面积111.53平方公里,其中主岛面积109.04平方公里,还有36个小岛屿。

猎屿东距主岛只有300米,与主岛隔水相望,对面林木葱茏。虽然近在咫尺,但并无固定轮渡。如想到对岸,只能雇用快艇或是渔民的小竹排。

猎屿沙滩平坦,滩上碎石被海水冲刷得很是圆润,山上树木繁茂,铳城便隐藏其中。

铳城由南澳总兵黎国炳建于明朝天启三年(1623),分上座、下座和望台三部分,用贝灰沙土夯成。

上座在中部山腰,有5个铳门。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改建为方形炮台,筑5个铳门,营房18间,置大将军炮15门,大神飞炮8门,有兵员60名。

下座位于上座之西百余米的近海台地,改建成园炮台,外径17米、高2.5米,置大炮12门。

望台在上铳城之西偏南的山顶,相距约80米。原高3丈、围6丈,外环以墙,墙高8尺,长12丈,驻兵20名日夜轮守。

“猎屿铳城之筑,备红夷也”,说明铳城是为了抵御荷兰人侵略而建。天启年间,荷兰殖民主义者以3船直迫南澳,遥望铳城之戒备,“眈眈三日,不敢犯界”。崇祯年间,也曾以铳城炮轰荷兰战船,并巧施妙计,令其狼狈逃走。

“猎屿有文物遗迹,因此我们对其定位就是生态文化旅游。”章玉和说。四十来岁的他是土生土长的南澳人,皮肤是海岛人特有的黝黑,对南澳情况非常了解。

今年4月,凤屿、官屿、猎屿被国家列入首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

章玉和认为国家鼓励开发无人岛,有两个考虑。“一是海洋权益考虑,有些本来在我国领海范围内的海岛,由于长期无人,导致其他国家你争我夺,比如,搞开发就是先‘占地盘’。另一个是海岛资源宝贵,必须合理有序利用起来。”

于是,南澳海洋渔业局速请广东海洋发展研究中心为这三个海岛制定规划,并在6月至9月先后通过专家评审。

“关键词是保护和利用。要保护岛上的生态环境,自然地貌不能破坏。在此前提下,再规定哪些土地可用来开发,要开发些什么。可以说,这是一个控制性规划。”章玉和介绍。

在章玉和看来,开发海岛也是为了保护海岛。“有些海岛生态脆弱,有些以前遭到人为破坏,海岛租金上交国家后,国家再投入进行海岛的修复和保护,生态好了可以拿出来开发利用促进旅游业发展。旅游收入又能用来保护其他海岛,这是个良性循环。”

据了解,目前凤屿和官屿的岛主已有候选人,现在正在走审批程序。

“在凤屿和官屿列入国家开发名录前,他们就已跟政府协议来开发这两个岛屿,也都交了详细的方案,省海洋主管部门也同意他们开展前期工作。”章玉和告诉记者。

章玉和透露,至于猎屿,不少企业也踊跃要当岛主。“猎屿很可能要采取招拍挂的形式确定岛主,对于企业的门槛也要设高点,比如企业实力要强,要有旅游开发经验等等。”

医治“缺水症”

但实际上,开发无人岛非常不易,最难解决的就是淡水。即使有几千年历史的南澳主岛,缺水多年来一直困扰岛民。

在南澳县城一家理发店,记者看到店门口赫然摆放着3个半人高的白色塑料桶。店主表示:“我们县城一星期只在周六放水,这些桶都用来储水的。”

在理发店的洗手间,还有一个半人高的蓄水池。“周六来水了,水压都很低,我们还需要用大功率水泵。”

原来,今年春季以来,粤东地区,“雨季无雨,汛期不汛”,总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少55%。而县城的饮用水,基本上来自水库储存的雨水,因此经过数月干旱,水库几乎见底。从9月3日起,只好实行计划性供水。

“这样能撑到明年二三月汛期,如果到时还不下雨,我们就没水喝了,问题就非常严重。”南澳一位公务员李循(化名)告诉记者。

其实,计划性供水对南澳人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因此,家家户户备有“三大件”:水桶、水池和水泵。

2009年,南澳县城居民就经历过长达170天的限制性供水,从一开始的两天一次,调整为四天一次,最后又变成了7天一次。

这都是与南澳的自然环境有关。由于地处海岛,没有河流经过,淡水基本是雨水和井水,以雨水为主。

雨水经常存不下来。全岛共有36宗小山坑,呈放射状入海,多年平均降水量1382.9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540mm,干旱指数1.1。因此,岛上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省人均占有量的16.8%。

为解决南澳人的喝水问题,去年开4月,引韩(韩江)供水工程启动,总投资3.7亿元,明年底完成。在韩江东溪莲阳河取水后,在汕头市澄海区铺设专门输水管道,再通过过海管道至南澳岛长山尾登陆,然后在北面坑水厂制水后向南澳岛主要集镇供水。工程跨海段管线全长约为8.7公里。

“那些无人岛,就是缩小版的主岛,自然条件差不多,面临的缺水问题也一样。”章玉和说,“岛主们可以挖井,也可以修水库,当然引韩供水工程完工后,还可以引水到无人岛上,用水压力大大缓解。”

什么才是南澳特色

除了喝水难,行路难也让岛外人李循十分不适应。

目前,进出南澳岛只有轮渡,载人载车,冬季每天六班,夏季则多两班。冬天最后一班轮渡是下午5点,一般人夏天延长到6点。“我都要提前一小时赶到渡口。”李循说。

但是让她最难受的不是这个:“从莱芜渡口到南澳长山尾渡口,快则30分钟,慢则50分钟,在海面上摇晃我就晕,还常常看到有人吐了一地。”

因此,建条跨海大桥,可自由进出南澳岛,也是海岛人的梦想。按规划,南澳跨海大桥全长11.08公里,已于2009年动工,2012年通车。

这可谓南澳县委县政府历经艰辛,才获广东省发改委批准。早在1995年,南澳也曾动工建设跨海大桥,因投资商资金链断裂,致使跨海大桥在建成10多个浅海桥墩后烂尾。

2006年,南澳大桥才重新提上议事日程,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于国家开发银行7.8亿元人民币的分期贷款,还有各级政府的资助及其他贷款。

跨海大桥开通了,可以从从容容去南澳岛,也会给南澳主岛带来更多人流。从主岛去无人岛,是建桥还是轮渡?

“建桥成本还是太高,而且会破坏海岛的神秘性,我觉得还是轮渡为宜。”章玉和说。

对于海岛开发,最成功的莫过于马尔代夫。而在国内,广东茂名的放鸡岛被认为是一个成功的样本。

不过,这是建立在巨额投入的基础上的。台湾商人陈明哲,从2004年起,在该岛投入资金就有3亿元,未来两三年还要追加2亿元。

“我们要为岛主们提供最好的服务,确保他们投资后赚钱。所以就必须有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比如培育二级市场,争取金融优惠政策,完善岛上的旅游基础设施等。”章玉和说。

不过,李循认为,中国无人岛众多,南澳想在其中脱颖而出,必须有特色,才能吸引广大游客的眼球。“不过,这个就要看岛主们自己的本事了。”

“无人岛旅游还是要跟主岛的旅游相陪衬,主岛的山、海、史、庙,很有特色,要形成“山外有山,岛外有岛”的旅游新格局。”章玉和说。

上一篇:重金属污染袭击中国 下一篇:土耳其震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