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村幼儿行为习惯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6-13 04:24:44

探讨农村幼儿行为习惯问题及对策

摘要:许多农村家长不重视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幼儿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将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工作,以更好地帮助家长改善自身的教育行为,使幼儿得到更好的教育。

关键词:农村幼儿 行为习惯 问题对策

近年来,幼儿园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十分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但是农村家长在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许多幼儿都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我们对农村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行了详细调查,并且对培养农村幼儿行为习惯的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农村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现状分析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农村幼儿行为习惯的状况,分析家长教育意识与教育行为对幼儿的影响,我们在调查家长状况的同时也对幼儿的行为习惯状况进行了相关的调查。通过日常活动的观察及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幼儿生活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和文明礼貌习惯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生活卫生习惯方面,幼儿在洗漱、睡眠及卫生方面习惯较好,而在饭后漱口、独立进餐和独立大小便方面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32%的幼儿能做到在家长、教师的提醒下饭后漱口,30%的幼儿能做到独立进餐,48%的幼儿能够独立大小便。

文明礼貌方面,幼儿在礼貌的称呼长辈、讲话礼貌、爱护共物等方面的行为习惯养成状况较好;而在与长辈和同伴意见不同时,用正确的方式处理方面,养成状况较差。只有15%的幼儿在出现不同意见时会用商量的口吻。

学习习惯方面,幼儿比较喜欢提问,有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能正确书写,而在收拾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和玩具、注意力专注、不受外界影响等习惯的养成方面表现较差。只有3%的幼儿能做到用完后及时收拾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和玩具,仅13%的幼儿在学习上注意力集中。

二、如何培养农村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主要环境和前提条件,因此提高家长的教育观念至关重要。

首先通过家长会,教师可以多向家长宣讲幼儿教育方法,宣传幼儿园文明行为规范,让家长熟悉掌握幼儿园对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要求及其需要家庭配合教育的要求;其次利用接送孩子的间隙时间,及时与家长交流沟通该幼儿在园表现,针对个别幼儿不良行为习惯,提醒家长加强督促配合教师纠正其不良行为;再次利用家园联系栏“文明小贴士”告知家长近期幼儿在班级的表现情况,让家长了解这些都需要在家中配合练习,才能逐步养成幼儿的文明行为习惯,使家长日渐重视家庭中对幼儿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

(二)重视幼儿在园教育,强化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幼儿园是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场所,教师是良好行为习惯的示范者,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幼儿习惯,因此在园教育是幼儿良好习惯形成的重点。首先要加强课堂教育,为幼儿教育提供良好习惯形成的学习环境和榜样,课堂上要求幼儿手要放好,身体坐直,认真听课,不做小动作,回答问题要举手,声音要响亮,要求幼儿画完画或完成操作材料后把学具整理好,要求他们摆卡片的时候不能大声说话,不能抢别的小朋友的卡片,合作的时候要互相帮助。其次,通过儿歌、故事、歌曲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引导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隐性培养。比如,儿歌《小花猫》让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歌曲《我的好妈妈》则教育幼儿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等等。

(三)从听、说、读、想、写五个方面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1.让幼儿学会“看”。学会“看”即学会观察。良好的观察力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条件,也能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提高观察力就要像巴甫洛夫所提倡的“观察,观察,再观察”那样,让我们的幼儿知道他要观察什么,该怎样去观察,形成观察的习惯。

2.让幼儿学会“听”。认真倾听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与人交往中体现出一个人良好修养的重要标志。幼儿在活动中能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伴的发言,并在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能做到多思、多讲、多说。这样,既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让其活而不乱,又能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

3.让幼儿学会“读”。教师应创造机会,让他们大胆的说和读,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让幼儿学会“想”。“想”即独立思考的习惯。现在的幼儿大多依赖性太强,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幼儿表现得更为突出。要想让他们成为优秀的孩子,家长和老师还得狠下决心,努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

5.让幼儿学会“写”。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小幼衔接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旦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就能使幼儿建立起稳定有效的学习模式,使其受益终身。但是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也是困难的,必须小抓起,从最早的握笔姿势到坐姿,都是书写习惯培养的内容。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只有教师和家长持之以恒,抓住重心、中心、关键反复训练,持之以恒对幼儿进行耐心的引导,才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谢秀玲.探析幼儿习惯养成的有效发展之路[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28).

[2]赵霞.习惯养成要从小抓起[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3).

[3]马文芳.培养大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1(07).

[4]吕曼.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幼儿环保教育[J].成才之路,2008(34).

[5]隋新云.培养幼儿常规习惯的初探[J].内江科技,2009(02).

[6]秦淑娟.英才共育――家园沟通的艺术[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04).

上一篇:浅淡在幼儿园开展民间剪纸活动的作用 下一篇:高职高专《Dreameweaver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