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炭疽菌生物学论文

时间:2022-06-13 12:11:52

槟榔炭疽菌生物学论文

1杀菌剂的抑制作用测定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将供试药剂分别配成含有效成分l000、500、100、50、10、5、1和0.5μg/mL的溶液,分别吸取2mL加入装有18mL的PDA培养基的三角瓶中,混匀后倒入培养皿中。药剂浓度被稀释为100、50、10、5、l、0.5、0.1和0.05μg/mL,以无菌水平板为对照,每处理重复6次。将直径5mm菌苔接种到含药平板上,每皿1块,25℃恒温箱内培养,6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定各处理菌落直径,计算抑制生长率。抑制生长率(%)=[(对照菌落直径-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菌饼直径)]×100。通过菌丝生长抑制概率值和药剂浓度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对菌株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值)[5]。试验数据均由SAS数据处理工作平台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观察

2.1.1温度和pH值影响

试验结果看出,在PDA培养基上槟榔炭疽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40℃,最适生长温度25~30℃,低于5℃或高于40℃均不能正常生长。该菌在15~30℃均能产孢,最适产孢温度25℃,产孢量最多。pH值4~11时槟榔炭疽菌在PDA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和产孢,菌丝最适生长pH值6~7,pH值大于4的条件适宜产孢,pH值=6产孢量最大(见表1)。pH值对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一致,酸性偏碱的条件适宜病菌的生长和产孢。

2.1.2不同碳源、氮源的影响

试验结果看出,不同碳源培养基上,槟榔炭疽菌菌落生长及产孢量明显不同。7种供试碳源的菌丝生长均优于对照,除D-半乳糖外,其他碳源的菌落直径均大于对照,说明碳源对槟榔炭疽菌菌丝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海藻糖的菌落直径最大,长满整个平板,且菌丝生长旺盛;其次为可溶性淀粉,菌丝生长茂密。碳源对槟榔炭疽菌的产孢量影响差异较大。除可溶性淀粉、D-果糖、甘露醇的产孢量大于对照外,其他供试碳源的产孢量均低于对照。可溶性淀粉的产孢量最大,D-果糖次之。8种供试碳源中,可溶性淀粉适合槟榔炭疽菌生长和产孢,可作为槟榔炭疽菌的培养碳源。不同氮源对槟榔炭疽病菌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差别较大。以硝酸钾和脲为氮源时,菌落生长最快,菌丝生长旺盛,且产孢量也最大;硝酸钠培养基的菌落生长旺盛,但不产孢。以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为氮源的菌丝生长及产孢均明显受到抑制。在无氮培养基上,菌落直径最大,但菌丝极少,接近透明且不利于产孢(见表2)。

2.2杀菌剂的抑制作用

试验结果看出,6种杀菌剂对槟榔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差异较大(见表3,图1)。咪鲜胺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苯甲•丙环唑,代森锰锌、十三吗啉的抑制作用较弱,不适用于防治槟榔炭疽病;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对槟榔炭疽菌基本上无抑制作用,不能用于防治槟榔炭疽病。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槟榔炭疽菌菌丝生长和产孢影响明显,20~30℃最适合菌丝生长和产孢,这与槟榔炭疽菌田间发生规律吻合[1-2]。pH值4~11的范围均能生长和产孢;能利用多种碳源,但对氮源要求较严格,硫酸铵、氯化铵和硝酸铵完全抑制槟榔炭疽菌产孢,之前未见相关报道,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根据不同氮源对槟榔炭疽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差异显著的特性,在生产中可以合理施用氮肥,控制该病害发生[7]。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对病原菌的作用机理极为相似,连续使用容易诱致病菌产生抗药性,且两者有正交互抗药性[8]。试验中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对槟榔炭疽菌基本上已丧失毒力,推测槟榔炭疽菌对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可能已产生抗药性。詹儒林等证实杧果炭疽病菌C.gloeosporioides在我国热区杧果上已形成对多菌灵的高水平抗药性[9]。另外,多种植物上的胶孢炭疽病菌也出现不同程度敏感性降低的情况[10-18],说明多菌灵的抗药性问题已在胶孢炭疽菌的寄主范围内普遍发生。因此,对胶孢炭疽菌的抗药性应给予高度重视,及早采取相应措施。

作者:余凤玉 朱辉 牛晓庆 唐庆华 宋薇薇 覃伟权 黄山春 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上一篇:高三自主学习生物学论文 下一篇:水青树种子生物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