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素质教育中的后进生转化方法

时间:2022-06-13 12:08:41

漫谈素质教育中的后进生转化方法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确实是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因为,从初中教学的实际情况看,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后进生比例较大,掉队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呈上升趋势。面对后进生,有的教师视其为包袱,不是置之不理,便是批评讽刺;有的教师则恨铁不成钢,加班加点加考一齐“压”,这样高压反而给后进生更大的心理压力,最终导致后进生“破罐子破摔”。

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遵循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精神,贯彻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原则,在转化后进生方面进行了以下探索和尝试,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情感熏陶法

情感是人的心里机制的中心,是一种很强的内动力,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学习动力。对学生而言,师生关系是影响学习最主要的情感因素。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若师生关系和谐、密切,学生在心理上对该教师产生好感,往往也会喜欢上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不愿学的后进生,教师首先不能失去信心,更不能嫌弃他们,要尽可能地了解他们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在上课时有意识地让他们回答和练习,用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并不吝使用“Very good!”、”Great”、“Well done”、“Excellent”等予以表扬,让他们品味成功的欢乐和喜悦,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课后主动找他们谈心交流,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要求,及时给予指导,使他们确实感受到老师发自内心的鼓励与期望,从而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

二、循序渐进法

“临时抱佛脚”是搞不好学习的,故我们应从初学之时便严格要求,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各项质量标准而循序渐进:

1.教学上严格要求

教材内容有其本身的结构特点和系统性,应当充分注意这一点,防止对教材某一部分的忽略或删减。如对音标教学的忽视,会造成学生独立拼读能力的欠缺,在日后自学上也会困难重重。

2.面向全体学生

少数学生在某方面遇到了暂时困难或一时放松学习,此时应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千万不能拖延,质量标准也不能降低,对他们也不能迁就。总之,应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知识链的中断,把各项具体要求落实到每位学生身上。

三、优化课堂教学法

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采取多种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向45分钟要质量、要效应,力图使不同的学生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特别是照顾到中后进学生,以达到课堂教学高效率,缩小两极分化。

1.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坚持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特别重视中后进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目标的确不仅要考虑到大纲的要求,更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平时教学中要“吃透两头”,既要让尖子生“吃饱”,也要让后进生“吃好”。

2.解决厌学情绪

后进生主要是基础差引起恶性循环,对学习外语也就逐渐失去了信心。素质教育理论谈到“教是为了学,学要与思结合,思要从疑开始”。为此,教师要扎扎实实从头抓起,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设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表现欲,在教学中贯穿“学寓乐”的原则。

四、“自力更生”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后进生绝大多数存在着学习目的不明确和学习方法不恰当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法,通过专题讲座给学生学习方法上的理论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智力水平和原有的掌握程度,采取切合实际的学法指导。对于那些学习基础薄弱的困难生,教师还要指导和帮助他们弥补原来的知识缺陷,教会他们如何看书、听课、做笔记、完成作业和课前课后预习和复习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常指导学生掌握“五先五后”的学法模式,即:先预习,后听课;先听懂,后笔记;先理解,后记忆;先复习,后作业;先听说上口,后读写跟上。为克服后进生知识易忘、易错的弱点,教育学生随身携带“错题集锦分析大全”,让学生在进步中尝到“勤奋+正确方法=成功”的甜头,变“老师要我学”为“我向老师学”。

总之,转化后进生并非一日之事。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用爱心感化学生,用精心策划课堂,用耐心推动后进生,就能有效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大面积地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

上一篇:浅析新课改尝试中的课堂教学观 下一篇:构建健康、快乐的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