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的探讨

时间:2022-06-12 10:15:02

中学生物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的探讨

【摘 要】互动式教学是生物教学中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使学生成为生物课堂中真正的主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本文主要介绍了生物教学中互动教学的实施方式、常见的误区和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生物教学 互动教学 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9-0171-01

传统教学中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学习,削弱了他们的问题意识、创新思维、独立性和自主性等。新课程要求“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师生与教学环境、教学材料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影响,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互动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本科学素养。

一、互动教学的实施方式

1.善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让学生在师生交往的情境中,受到某种刺激,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需求的欲望,进而形成学习的动机。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系统中重要的动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没有学习动机,就不会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而要靠教师在师生的交往中去激发、去培养。

2.根据实际帮助、引导学生,培养主动求知的欲望。

让学生摆脱教师那种生浇硬灌的教学模式,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来选择、探求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瞪着眼睛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学习,更不能再用一套讲义来应付全班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而应和颜悦色地走到学生之中,帮助、引导学生学习。教师既要提问学生又要让学生提问,让教学在彼此质疑、共同思考之中展开,让学生的学习在彼此交流、相互促进之中深入。

3.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使学生以自我表现来消化知识。

让学生免除机械记忆、重复练习之痛苦,以自我表现的形式,一方面消化、深化知识,并内化成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凸现主体、张扬个性、加强合作,养成活泼自信的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可以采用模拟表演、对抗辩论、演讲朗诵、趣味游戏等形式鼓励学生。

例如:在“基因的表达”这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以小品表演的形式展示基因控制蛋白质的过程,一名同学坐在椅子上将一封信交给了另一名同学,并用命令的口吻说“按上面的指示做”,同学们对这一幕一直都印象深刻,将DNA遗传信息传递到RNA的这一过程记在了内心深处。

4.打破局限,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

让学生打破书本的局限,突破经验教训的禁锢,不做知识的奴隶,不做教师驱赶的绵羊,着力培养自己求异、求新的创新思维和敢疑、敢闯的创新精神。教师在这一阶段要打破常规,运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5.师生间进行互相交流

让学生通过同学间、师生间的学习体会和情感体验的交流,总结知识,体验学习方法,感受学习的酸甜苦辣。这一阶段虽然是结尾阶段,但切忌流于形式。成果汇报、学习拾遗、几点补充等,都是很好的交流方式。总之,要让学生在交流中,将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组建崭新的认知结构来增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二、实施互动教学的误区

1.满堂问就是互动的教学方式

反思:新课程倡导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说教者”,而是学生的“对话者”、“合作者”。为了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观,让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一些老师热衷于穷追不舍地提问,一堂课平均要提30~40个问题,以为只有如此“启发”,才能消除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以此来激活课堂的互动气氛。教师提问不断,学生对答如流,表面上看师生配合得很好。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是照着书念的,真正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的很少。课堂教学问题的设置不仅要有价值、有意义,还要有层次,问题的出现要适宜,难易要恰到好处,份量适中。因此,新课程倡导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性和启发性。

2.教学仅为了活动而活动,为表演而活动。

反思:尽管活动是新课程所强调的一个重要理念。但课堂里光有热闹的活动是不够的。如在一堂课里设计的活动及其形式过多,活动晃动的频率过快,让学生视听的画面过杂,提出问题后又不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并且会导致整个教学过程十分零乱。所以在设计活动时,要坚持适度原则;在开展活动时,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东西,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同时,教师应注意及时总结,使学生参与活动后能有所收获,在理论知识上有所提升。互动教学包含了许多未知“成分”,教师有时无法预料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所以教师的备课内容较多。最后,教师还应注意尽可能照顾到每位学习者,使其都能参与其中。

三、互动教学中对生物教师的一般要求

1.细心思考、精心备课

在新课改的生物教学中,课题常常是以情景图出现的,这就要求老师悉心备课,不仅要对所讲内容融会贯通,及时整理和更新教学案例,而且要生活知识丰富,以应对学生课堂上可能提出的各种疑问。

2.善于活跃课堂气氛

在课堂上,教师应时刻注意课堂气氛的调节。教师可以通过巧设疑问以调动学生主动思考,或者适时讲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轶文趣事,以便调动学生情绪。教师也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学生质疑问难、畅所欲言的民主氛围,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和强烈的探究欲望。

3.教师要学会欣赏和赞扬学生

在生物课堂上要树立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评论意识。对学生言语、能力的点滴进步要做出及时的表扬。

上一篇:生物课堂上偶发事件的处理艺术 下一篇:浅谈《大学》与《易经·乾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