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侧位片对诊断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意义

时间:2022-06-12 05:37:25

鼻咽侧位片对诊断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意义

【摘要】 目的 通过测定腺样体脖茄是槐嚷剩A/N比值)来评定腺样体的大小,为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抽取269例患儿,均常规摄取鼻咽侧位片,测量A/N比值来判断腺样体的大小。结果 26例A/N≥0.81和27例0.71≤A/N<0.81者需行手术摘除术;201例0.61≤A/N<0.81者经保守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 鼻咽侧位片是诊断腺样体肥大的简便、实用的诊断方法,A/N≥0.71为病理性肥大,手术需要根据患儿临床症状和保守治疗效果而定。

ぁ竟丶词】 腺样体肥大;鼻咽腔;A/N比值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2-0171-03中图分类号:R 814.41文献标识码:Aお

腺样体属于淋巴器官,是人体防御组织,对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作用。腺样体肥大又称增殖体肥大、腺样体增殖症。是引起儿童上呼吸道疾病的常见原因,临床上通过纤维喉镜、鼻咽镜检查、鼻咽腔指诊和X线鼻咽侧位平片检查来诊断,而前三者不能准确测量鼻咽气道宽窄及阻塞程度,且常不易得到患儿的配合。笔者利用鼻咽侧位投照,能良好显示鼻咽腔宽窄情况,通过平片测量腺样体厚度和鼻咽腔宽度,用两者之比来评估腺样体的大小,正确估计肥大的腺体与鼻咽腔阻塞的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抽取2005年~2007年因咽痛、鼻塞、打鼾、张口呼吸等上呼吸道症状及耳闷、听力下降等中耳炎症状而到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广西区妇幼医院就诊、年龄1~14岁的269例患儿的鼻咽部侧位片进行测量。其中男216例,女53例,病程1月~3年。局部检查:见咽部顶后壁腺样体肥大,常伴两侧扁桃体红肿,口咽部常见粘液脓从鼻咽流下,触诊鼻咽顶后壁处软组织团块不易出血。

2.方法 均采用鼻咽侧位摄片,焦片距为180 cm,患儿端坐或站立侧位,下颌略抬高,减少下颌支与鼻咽腔重叠,眶耳线与地面平行,中心线通过外耳孔前下方各2 cm处,吸气后摄片,以防软腭抬高造成鼻咽腔变窄的假象。

3.通过A/N比值分析病情 沿斜坡颅外面作一切线B,取腺体最突点a'(气道最窄处)向B作垂线,垂点为d, 即a'd为腺样体厚度称为A线。A线的反向延长线与硬腭后端或软腭前中部上缘的交点为c点,cd的距离代表腺体最凸部鼻咽腔的宽度,我们用N表示。A/N比率即腺样体厚度与鼻咽宽度比率。它可以反映腺样体大小及鼻咽气道情况,为临床提供客观指标,它是一种简便、准确的测定腺样体大小的方法。

线图1 A线代表腺样体的厚度。a'点为腺样体最突点。B线为枕骨斜坡颅外面切线。A:为a'd,为腺样体最凸点至B线垂直距离。c点为A线向下延长与硬腭后端或软腭前中部上缘的交点,N:cd的宽度,代表腺体最凸部鼻咽腔的宽度。

结果

1.X线表现 鼻咽顶壁和后壁软组织增厚,呈圆弧形、平行状或波浪状,边缘光滑,密度均匀一致,前不超过翼板上部,后不低于C2椎体中部,相对应的鼻咽腔变窄,甚至闭塞,周围骨组织无破坏及增生。以鼻咽顶壁软组织向下呈弧形突出为主者112例,顶后壁广泛向下、向前突出者157例,其中边缘呈圆弧形101例,呈波浪状118例,平行状50例。

2.A/N比值可反映腺样体的大小。通过测量,A/N比值≤0.6者15人(5.6%),无临床治疗记录;A/N比值在0.61~0.70者180人(66.9%),A/N比值在0.71~0.80者48人(17.8%),A/N比值在0.81~0.90者17人(6.4%),A/N比值≥0.91着9人(3.3%)。其中26例A/N比值≥0.81和27例A/N比值在0.71~0.80者经保守治疗症状无改善而进行了手术摘除术后,症状痊愈或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余201例患儿A/N比值在0.61~0.80者经局部滴鼻用药,全身应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讨论

腺样体又名增殖体、增殖腺、咽扁桃体、Luschk桃体等,位于鼻咽腔顶壁、蝶骨体底和枕骨斜坡颅外面的一团淋巴组织,表面覆以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于小儿出生时即已存在,在婴儿6个月后渐增多,3~6岁时增长最快,10岁以后渐萎缩,25岁左右才稳定[1]。腺样体与腭扁桃体、舌根淋巴组织和咽后壁淋巴组织组成咽淋巴环,成为吸入性或摄入性抗原的最早接触部位,是呼吸道第一道防御门户。近年来研究认为扁桃体和腺样体等淋巴器官对人体免疫有一定的作用,故不主张在儿童生长期内轻易摘除扁桃体和腺样体。

当长期反复炎性刺激,即可导致腺样体的病理性肥大,腺样体肥大造成咽鼓管口狭窄而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出现阻塞性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堵塞后鼻孔,致呼吸困难、张口呼吸,打鼾;典型者表现增殖体面容即鼻孔狭小,唇厚上翻,上门齿暴露突出,面容呆笨,临床上可合并漏斗胸或肺心病[2];堵塞鼻腔可致长期鼻塞,影响鼻腔通气、鼻窦引流,致慢性鼻炎、鼻窦炎。小儿常在睡眠时打鼾,甚至影响小儿的鼻腔、口腔、胸腔以至整个身体发育。一般认为腺样体肥大与鼻咽部的炎症有密切关系,肥大者其鼻咽部黏膜下淋巴滤泡亦同样增生肥大。

由于腺样于鼻咽顶后壁,虽然纤维喉镜、鼻咽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增大的腺样体而明确诊断,但小儿难以合作,故鼻咽侧位片更显必要。一张高质量的鼻咽侧位片是诊断的重要因素之一,拍鼻咽侧位片时一定要在吸气时曝光,吸气时软腭位置最低,鼻咽腔前后径达到最大,此时的鼻咽腔狭窄方为真正狭窄,否则会因呼气时软腭抬高而造成鼻咽腔变窄之假象。

因腺样体正常大小和病理性增大的界限标准不明确而影响诊断和治疗。自从1979年Fujioka等首次描述了A/N以后,A/N比率可以作为指示腺样体肥大的一个客观指标。因为A/N比率既可以反映腺样体的大小,又描述了鼻咽气道容积,同时还可以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组结果亦证实了这点。鼻咽侧位片及A/N比率的测量在腺样体肥大的诊断及治疗中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现应用最为广泛。测量鼻咽部软组织厚度的方法各有不同[1,3,4,5],我们采用李东辉[3]的方法,因其十分简便、准确,更能反映肥大的腺样体所致鼻咽腔狭窄的实际。A/N比值在确定腺样体肥大的分度上亦无固定值,各个文献上报道的略有差异[4~8]。我们考虑到儿童腺样体的生理性肥大,认为A/N≤0.60属于正常范围,0.61~0.70为中度肥大,≥0.71为病理性肥大。一些作者[8,9]把A/N比值≥0.71定为外科刮除的指征,本组48例患儿A/N比值在0.71~0.80者中有21例经保守治疗后症状好转而无需手术摘除,只有27例A/N比值在0.71~0.80 和26例A/N比值≥0.81者经保守治疗症状无改善后才进行了手术摘除术。故是否手术应根据患儿临床症状及保守治疗效果而定。

总之,鼻咽部X线侧位片是诊断小儿腺样体肥大较为简便、实用的诊断方法,易为患儿、临床医师及放射科医师所接受。A/N≤0.60属于正常范围,0.61~0.70为中度肥大,≥0.71为病理性肥大,是否手术应根据患儿临床症状及保守治疗效果而定。

参考文献

[1]荣独山.X线诊断学[M].第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89-490.

[2]郭 斌,张新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表现[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9):143-144.

[3]李东辉,任甄华,王晓曼.小儿腺样体肥大的X线表现(附136例总结及132例正常对照)[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9,18(11):694-697.

[4]陈文忠,袁丹军.腺样体肥大的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测量的临床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15(4):298-299.

[5]党福胜,庞巧云,彭 东.腺样体肥大的X线诊断[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5,14(4):162-164.

[6]韦建明,马华安.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诊断与临床[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4,13(1):25-26.

[7]殷为民,郭仁巧.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诊断价值(附25例报告)[J].哈尔滨医药,2005,25(6):54.

[8]吴红莲,李学章,李芸芸,等.儿童鼻咽侧位平片的临床意义(附126例X线分析)[J].吉林医学,2005,26(2):173-174.

[9]强 军,高万勤,李云东.儿童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的X线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3):4548-4549.

上一篇:眼爆炸伤的诊治体会与预防 下一篇: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