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南京图像与表演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时间:2022-06-12 03:53:49

2012中国南京图像与表演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2年6月9日至6月10日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教育部名栏工程“艺术学研究”学术委员会、《艺术百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12中国南京图像与表演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东南大学吴健雄纪念馆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上海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曲学院、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杭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以及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等国内外十余所高校、研究所的3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近十位青年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大会开幕式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廷信教授主持,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和平教授、教育部名栏工程“艺术学研究”学术委员会主任徐子方教授以及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陈伟平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本次会议主要围绕“图像与表演各自的独立性”、“图像与表演之间的关系”、“图像与表演融合的现状与未来”以及“图像与表演融合与艺术的跨文化传播”四个议题,分八个场次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取得了一系列富有创建性的成果。

一、图像与表演各自的独立性

图像与表演是艺术反映社会、影响社会的独特方式,它们之间各自具有独立性。南京大学周宪教授以视觉文化与社会转型的关系为视角,提出一种以视觉文化的中国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力图从研究路径、基本问题(大众文化、先锋艺术、草根文化和城市景观)和相关层面(社会思潮、社会体制、技术手段和全球本土化)来探究如何深化中国当代视觉文化。中国艺术研究院谢雍君研究员重点介绍了傅惜华与戏曲图像研究方面的成果,傅惜华曾在20世纪20—60年代,发表了20多篇有关戏曲图像的题记,包括戏曲壁画、画像,戏曲版画,脚色扮像图等内容,还编撰出版了《汉代画像全集初编二编》、《中国古典文学版画选集》、《明代版画书籍展览会目录》以及《中国版画研究重要书目》等书目,为后人研究古代戏曲提供重要文献资料;另外他主编的刊物《国剧画报》和《北京画报》“戏剧特号”也为戏剧刊物开辟了新的发展之路。上海大学赵晓红副教授以明代万历时期金陵戏曲版画为研究对象,不仅对金陵版画的图像意义作了解析,还进一步阐释了戏曲版画的图像意义。杭州师范大学郑立君副教授就山东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的图像从图像常见场景、共同主题方面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东南大学博士生张波对视觉图像的语义进行了解读,他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从“语言”转向“影像”,在这样一个“读图时代”,受众需先了解创作流程和创作者的编码方式,才能更好地解码,理解内含;而创作者则需要从图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入手,以便于通过视觉图像来传达思想,创造者与观众处于双向互动的关系中。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硕士生杨国柱以京剧项羽无双脸谱为研究对象,从形式构成和空间构成两个角度对项羽无双脸谱进行了较为详尽细致的分析。

二、图像与表演之间的关系

图像与表演之间关系密切,其呈现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异彩纷呈。上海大学蓝凡教授重点探讨了“动作视点”问题,他认为无论是戏剧还是电影的“叙事者”总是以各种形式藏匿在舞台或影片的某个角落,以某些不易觉察的方式表白内心;由于戏剧与电影在动作与身体视点叙事的不同,使得戏剧的戏像动作与电影的影像动作具有完全不同的美学途径和美学效应。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乔纳森·弗洛姆助理教授探讨了关于“互动性、表演和情感”方面的问题,他认为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情绪反应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观众对于艺术品要素(即形象)的观察上,通过对比人们对于传统艺术和交互艺术的情绪反应,他认为观众对于传统艺术品是以观察者的角色,其情绪反应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而交互艺术品却邀请观众参与交互角色,观众是共同创造艺术品的原创者,其情绪反应建立在观众参与艺术品创作时所掌握的表演上。东南大学许克琪教授探讨了文学作品电影改编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偏见,以便使人们更好地认识电影改编的历程。厦门大学苏琼副教授认为以剧照的姿态为窗口,可以通过读图了解戏剧的舞台呈现、感知导演的意图。东南大学博士生张勇以中国最早的大型综合性画报《良友》为例,分析了20世纪早期中国摄影图像本身具有强烈的生活表演性质,认为摄影图像不仅形成了社会的“影像增殖”,而且带来了现代人类记忆和经验的重塑;并提出应结合社会背景、视觉文化场景来认识中国早期摄影图像“表演重建”,发掘图像与表演之间丰富甚至彼此矛盾的关系。东南大学博士生吴婷从中西方比较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图像与表演的关系,南京晓庄学院饶黎老师探讨了数字化时代图像与表演之间的关系。

三、图像与表演融合的现状与未来

由于图像与表演的亲缘关系,二者融合呈现早已是艺术事实,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图像与表演融合的展现方式、寓意内涵呈现出愈加丰富多元的趋势。南京大学康尔教授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表演联姻图像是读图时代社会表述的主流形态,他认为人类在经过口耳相传(村言巷语传播)、文字描述(野史杂记传播)两个时期后,现已进入图像传播(借助报刊网络传播)时期:表演加图像的表述模式,具有抓眼球、显智慧、传播快、影响大、性价比高等一系列优势,因而必然成为读图时代的社会表述主流形态;但这种表述形态由于理论与批评的缺失,必然会导致“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现象发生。东南大学王廷信教授从摄影技术影响图像呈现为切入点,认为摄影图像经历了从最初的忠实记录事实的原真性图像,到摄影的客观与人的主观能动相结合的表现性图像,再到刻意展示“表演”欲望的表演性图像的发展历程,“演出来的图像”是人们追求的更富个性的展示,它改变着人们的观念,也推动了艺术的大众化。东南大学徐子方教授着重强调了戏曲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五幅图像,即唯一元代戏曲演出图(山西洪洞广胜寺元杂剧元代杂剧忠都秀戏班演出壁画)、明代海盐腔演出场景(《金瓶梅词话》中《玉箫记》演出图)、明代弋阳腔演出实况(《盛明杂剧·义犬记》插图)、明杂剧演出实况(崇祯本《一捧雪》中《中山狼》演出图)以及早期皮黄戏著名演员(《同光十三绝》),并对每幅图像做了细致分析,认为这些不同形式的壁画、绢画以及版画,是戏曲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是将图像(造型艺术)和表演(戏剧)打通进行一般艺术学研究的珍贵图像资料。杭州师范大学李荣有教授主要以古代遗存图文资料与研究文献的互证,系统论述了图像与表演生成的文化本源、图像与表演融合的历史路径以及图像与表演融合的未来空间问题。上海大学林少雄教授着重分析了中国“”时期“样板戏”中的女性意识与身体呈现问题,通过对“样板戏”电影影像文本的分析和解读,进而对其进行影像学和文化学的研究,提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体观及其基于面相学的分析身体呈现的策略。东南大学尹文教授对神话《西游记》的不同艺术表现形态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各种表现形态打破了时间与空间艺术的界限,语言艺术与图像艺术相互补充,图像与表演相互融合。上海大学博士生马楠楠以许鞍华导演的《女人四十》、《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为例,对表演和影像之间的相辅相成、融合互动关系作了探究。上海大学博士生祝明杰以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为参照系,从动画表演的间离效果、时空特点和动作程式几方面对动画的表演特质进行了探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忠明教授和马凌燕讲师主要探讨了新媒体图像经济与创意产业发展的问题,认为在创意产业时代,以电影、动漫、网络游戏、印刷图像、摄影、广告图像等新媒体艺术图像经济为创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四、图像与表演融合与艺术的跨文化传播

就图像与表演融合与艺术的跨文化传播问题,与会专家学者也从不同角度给予了阐释。上海大学金丹元教授从华语电影的概念谈起,认为“华语电影”的概念与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断裂、身份认同有关,在“大中华”情结和全球化思潮影响下,的电影虽然营构了各种“去地域化”的空间审美意象,但文化上的同一性和亲近性是不言而喻的,并进一步指出中国电影真正续写和重构自己的电影美学并从中显现“大中华”的软实力仍然任重而道远。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顾明栋教授从形象和模仿的角度出发,探讨造成中西戏剧体系差异的深层美学原因,他认为梅兰芳所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和布莱希特体系表现出不同的表演美学思想;梅兰芳体系强调写意的美学原则,程式化,以演员为中心,突破时间、地点、情节的限制,以虚拟的动作、布景以及人物脸谱和造型创造了一个追求诗意和意境美的舞台艺术世界;而斯氏体系强调尽量贴近生活,布莱希特体系则强调对生活若即若离,二者强调戏剧模仿生活可归为一派,写意与模仿是中西戏剧体系的差异所在。上海大学刘海波副教授细致分析了当下被认为是史上最卖座的电影《让子弹飞》的成功要素。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汪方华副教授对比分析了苏菲·玛索与章子怡在古装电影的表演特征,认为苏菲·玛索的“微相”表演和章子怡的“武舞”风格使她们突破了自身形象的转型,这种诗意化表演风格是她们共同的艺术追求。上海大学硕士生赵曼如从图像学的角度,对卓别林和中国戏曲丑角的装扮、体态、人物形象以及中西方戏剧的差异等方面做了比较性剖析。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在国内知名高校院所、重要学术刊物的大力支持与共同配合下取得了圆满成功,与会专家、学者选题新鲜、视角新颖,从多元角度阐发了关于图像与表演的思想和观点。大会闭幕式由《艺术百家》杂志社主编楚小庆副研究员主持,东南大学李倍雷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讲到这次会议意义重大,体现了艺术学理论研究在“打通”不同艺术门类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上海大学蓝凡教授在闭幕式致辞中强调,艺术学理论研究不能仅仅局限或停留在思辨层面,结合艺术实践进行艺术学理论研究才更有意义。本次研讨会将对推进艺术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发挥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上一篇:魏晋画论中的文人画审美观念 下一篇:颜文梁绘画“求真至美”美学趣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