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溢彩流光

时间:2022-06-12 02:44:23

让语文课堂溢彩流光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但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却处于尴尬的境地。几年的语文教学总结了一些教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在仅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精心设计导语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要取得满意的效果,必须敲好开课的第一锤。开课时,导语可以是一个笑话,一个故事,一个悬念,一个奇闻趣事、一句名言,一首歌、一段经历、一幅画面,总之,力求抓住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比如,我在教《我的信念》中问了了同学一个问题:知道世界有一对母女双双获得了诺贝尔奖吗?这样的提问让学生很感兴趣,自然引出了这篇课文的作者居里夫人。

二、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

1. 挖掘教材内容。语文知识纷繁旁杂,如果我们忽略了对语文教材的挖掘,那么就是浪费资源。其实学生在拿到教材后,就会去读其中的内容,教师这个时候应该因势利导,让他们保持对课本的新鲜感。每一篇课文都有其背后的内容,比如我在讲《我的信念》中查阅了诺贝尔资料及有关诺贝尔有关的趣闻,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讲《手遂自荐》时,给同学介绍了战国四君子的故事……在深入挖掘文本的情况下,丰富了学生的积累,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2. 补充课外知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所以,仅讲授课内知识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那就需要教师适当补充课外知识。比如,我在讲苏轼的词的时候,一定会介绍苏轼的生平经历,知人论世,让学生了解我们泱泱大国有多少迁客骚人。屈原的忧国忧民,李白狂傲不羁,杜甫的沉郁顿挫,陶潜的恬淡悠闲,苏轼的波澜壮阔,稼轩的金戈铁马,多么富有个性的文人,多么绚丽的华章。五千年的文化,从诗三百的文学源头,诸子百家的百花齐放,楚辞汉赋的浪漫缠绵,唐诗宋词的文学颠峰,民间元曲的绚烂舞台,明清小说的成熟精彩,无不让学生醉心于文学的长河中。让学生在文学殿堂里徜徉,定会撩起学生的无限情意,何愁他们不自觅佳文以解忧思,何愁他们不有兴趣去学习语文。

三、生动的教学形式

作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我在课前让学生进行3~5分钟的课前说话训练,要求脱稿,有计划按阶段进行:星期一体验人间的真情,星期二放飞想像的翅膀,星期三讲名著故事,星期四与名人交流,星期五品味生活的真谛,并评出每周“说话之星”。还有每天让学生送给大家一句名言,并说出理由。这样既给了学生创造说的机会,也让他们养成了习惯。魏书生老师说过:“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良好的习惯,就像冲破重重阻力进入空间轨道的飞行器,基本可以靠惯性自行运转了。”

教学方法的不同也可以让他们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我研究了数字牵引法进行教学,分别从两课做了实验:《孔乙己》《五柳先生》。讲《孔乙己》时,我以孔乙己的两次出场、三个动作、人们的六次笑声来讲解全文;在讲《五柳先生》时以一个志趣、二个层次、三个爱好、四个典故、五个人、六种态度、九个不字,这样的数字牵引把文章的脉络、内容、写法、情感都涵盖进去了。不同以往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为他要弄明白这些数字的内涵,就要充分的思考和通力的合作,我觉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发挥语言魅力

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更富有魅力,他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果教师词汇贫乏,就难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我在讲林黛玉的时候,声情并茂地读了她的《葬花词》,并以生动的语言将林黛玉的悲惨人生描绘出来,使学生感同身受,使他们对整部名著都产生了兴趣,我觉得我就算成功了。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语文,让我们的语文教师拨开学生眼前的迷雾,让语言文字重新放射出本来的光彩,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溢彩流光。

上一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毕业生就业意向与专业不符... 下一篇:引用教学案例谈数学问题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