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询问激发监督活力

时间:2022-06-12 12:36:03

前不久,温岭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八次会议,专题询问市级医疗机构基本建设和医疗资源整合及债务偿还情况,以期通过专题询问的监督方式,来推动问题的解决。

床位超负荷使用、医务人员高负荷工作,医疗质量难以保证、医疗安全隐患严重……近年来,温岭市基本医疗服务的矛盾日益凸显,改革的呼声强烈。如何监督政府合理利用和整合全市医疗资源?该使用哪种监督手段更有成效?对于温岭市人大常委会来说,已是迫在眉睫。

2010年7月30日,温岭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八次会议,议题只有一个:专题询问市级医疗机构基本建设和医疗资源整合及债务偿还情况。受市政府委托,市发改局、财政局、卫生局的主要负责人均到会回答询问。

“我市十一五规划确定新建和迁建的医疗机构核定床位目前完成状况如何?若没有完成原因何在?”当主持人一宣布进入询问程序时,陈丽丽委员就轰出了第一炮。

“我市‘十一五’确定新建和迁建的市级公立医疗机构核定床位数共有2950张,现已完成280张;缩减370张,在建1750张,未建550张。未完成原因是市二医院负债过重,建设资金难以落实无法启动二期工程;市妇保院门诊大楼二期工程未启动,腾出住院大楼一、二层作为门诊用房;市精神康复医院周边已无拓展余地,尽管实施老病房就地拆建改造,但仍满足不了规划要求。”该市卫生局局长潘立平回答了陈丽丽的提问。

对于医疗中心建设的资金筹备,作为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主任的何培根委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医院目前自有资金12000万元,建设期积累资金15000万元,前期投入41000万元,根据概算资金缺口38550万元,这个缺口将如何解决?

市财政局局长江涌清解释说:“对医院2009年至2016年现金流量预测分析,医疗中心建成后医院最高贷款额为39000万元,还贷资金主要靠现医院资产置换。按近期市区平均土地交易价格1.578万元/平方米计算,现医院土地价格为40189.4万元,医院资产置换资金可以基本满足一期还贷资金的需要。”

然而,这一方案在会上并不被看好。何培根指出,这个方案过于理想,这个地块能否卖出高价是个问题,而且需要考虑周边拆迁等成本。还有委员提出,如果将市一医院现在的大楼拆掉重新开发商业项目,是对资源的浪费。而且如果建高层,有可能影响周边居民住宅的采光。

从会议程序设计上,温岭市人大常委会突出了“专题询问”的特点,即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提出一个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必须作出回答;如果提问方对回答不满意,还可以继续追问要求对方回答。

此外,记者发现,这次专题询问还有一个新意:与会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市级医疗机构负责人分成三组进行分组讨论。温岭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同志表示,这种小范围的集中讨论,更加保障了与会人员的发言权,更加促进了与会人员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对议题进行更深入探讨。每组都设有一个召集人和记录人,分组讨论结束后由召集人将讨论内容在会上进行集中汇报。

询问这一人大鲜少触及的监督方式,在形式与内容的实践中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这些举动体现了地方人大工作者的激情与智慧。

一份议案引发的询问

记者了解到,此次专题询问会议题的确定,不是常委会工作部门办公室“拍脑袋”拍出来的,而是来源于一份议案。

2010年7月21日,温岭市人民政府向人大常委会提交了一份《关于调整温岭市医疗中心工程项目的议案》,提请审查批准。根据该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监督的规定,财政资金投资(政府性资金投入)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都要经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查批准。已批准建设项目在执行中确需调整投资总额的,市政府应当将调整方案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议案提出:根据2005年9月省发改委批复的初步设计,温岭市医疗中心项目占地211.6亩,总建筑面积172441平方米,床位1280张,概算投资58997万元,于2007年10月开工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因专家论证指出其项目建设方案存在功能定位不科学、平面布局不合理、缺乏系统规划等诸多问题,经市政府同意于2008年9月暂停施工。2008年11月,市政府召集有关部门就医疗中心建设召开专题协调会议,明确市医疗中心应按三级甲等医院的定位和要求进行调整、深化与完善,并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实施、分期置换、稳步推进、整体搬迁”的原则建设。现根据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建议,提出了项目调整方案,建设规模为:床位1580张,总建筑面积18.3万平方米,概算投资79550万元(不含6450万元的传染病大楼)。与原方案相比,调整后的床位数多出300张,建筑面积增加1万多平方米,概算投资也相应增加20553万元。

根据议案提出的扩大建设规模、增加概算投资等要求,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和财经工委开展了调研。

调研组发现,目前市一医院年门诊人次达100万人次以上,日住院人次均保持在1300人左右,而现在核定床位只有800张。

据悉,目前温岭农医保报销比例达到41%,明年有望增加到60%。报销比例的不断增加,将进一步激发了老百姓看病的需求。实行药费零差价,医药费用将大幅度地降低,就医人数还会增多。

床位超负荷使用、医务人员高负荷工作、医疗质量难以保证、医疗安全隐患严重、供需矛盾更加剧烈。因此,合理利用和整合全市医疗资源,实现基本医疗服务的均等化,显得尤为重要。

“医疗中心建设社会关注高、概算投资额多,与全市医疗机构建设关系密切,完全符合开展专题询问的要求,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八次会议专题询问全市医疗资源整合。”温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一槌定音。

监督法明确规定,专题询问是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或人大代表对某一特定问题或领域相关情况进行询问。温岭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同志表示,询问的内容更加具体,目标更加明确。通过选择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听取有关部门的专题汇报,并要求其负责人必须当面给予答复,具有社会关注度高、针对性强、实效性强和互动效果好等特点。

挖掘询问的价值与活力

“通过专题询问,让各方了解我市医疗建设事业存在的困难,引起各方面的重视,有利于破解实际问题,使我们面临的难题得以加快解决。”虽然在会上曾一度被“围攻”,但潘立平对专题询问会表示赞同。

“温岭医疗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历史比较悠久,情况复杂,难度比较大,不是最近形成的,而是长时间堆积下来的,需要时间研究、思考,才能解决。”温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学明表示,“今天会上,对于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回答,我们与会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感觉还是不满意。会后,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将对此次询问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并由市政府在半个月内对相关问题作一个全面系统的答复。根据市政府答复的情况,我们将继续召开常委会会议,继续进行询问,直到弄清楚了才能作出是否批准该议案的决定。”

“问题看得准,提得也很尖锐。”这是参加会议的温岭市市长周先苗的切身感受。“大家提的问题都很专业,事先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对推进政府做好这项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2010年8月3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发出了《关于反馈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专题询问提出的主要问题的函》。8月13日,温岭市政府常务会议就询问问题形成了一系列解决办法和措施的实施方案,并将具体方案报告市人大常委会。

长达17页的报告中分项列举了各家市级医疗机构的资源利用、整合方案及债务偿还方案。

对市第一人民医院和中医院,报告中提出了两套置换方案和债务偿还方案。方案一:医疗中心建成后,市一医院主体部分置换给市中医院。市中医院区块和市一医院人民路以北牛轭街以南区块由市国司收储包装出让。方案二:医疗中心建成后,市一医院保留门诊,实行整体出让。市政府在报告中还详细地分析了两套方案的利弊,计划采用方案一。如果采用第一种置换方案后,市中医院区块和市一医院人民路以北牛轭街以南区块出让所得能基本解决一期建设资金缺口。

再如对于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已经审批由市中医院和市三医院合并组成)的债务偿还,报告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法。方法一:二期压缩建设规模,延缓建设。将二期征用的98亩土地中的45亩由政府变更用地性质后出让,所得款项可解决一期全部建设资金缺口。方法二:尽量节约一期投资费用,积极增加市三医院置换价值,一期资金缺口自筹解决,二期暂缓。方法三:市政府从2011年开始分三年贴息补助,缺口资金9218万元由医院建成后逐年从积累中偿还。市政府计划采用第一种方法。

2010年8月23日,温岭市人大常委会继续召开第二十八次会议,继续审议市政府《关于调整温岭市医疗中心工程项目的议案》。

在听取邵祥军副市长作的《关于市级医疗机构基本建设和医疗资源整合及债务偿还实施方案的报告》后,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认为,报告中提出的实施方案基本可行,符合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但方案的内容还不够细致,存在许多的变数,因此在方案最终确定之前,政府还需要更深入、更全面地调查研究,择优实施。方案确定后,市政府还要加大投入,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科学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调整温岭市医疗中心工程的决定,并要求市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规划,强化监管,严格按照批准调整后的项目实施;市第一人民医院要进一步理清思路,稳步推进项目建设,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投资强度,切实落实建设资金和债务偿还计划,积极置换现有医院资产,更加科学合理地建设市医疗中心。

“这么多年的工作实践已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询问不能仅止步于‘一问一答’上,我们要对不合理的预算报告说不,对进展不顺的专项重点工作说不,对整改不力的工作报告说不。公开报告、满意度测评都已成为我们行之有效的监督手段,但应当看到,人大询问权的价值和活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比如,询问权行使后如何对政府实践承诺进行监督?再比如,在经过询问仍不满意的情形下,如何进一步启动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更具刚性色彩的监督手段……诸如此类的议题,将纳入我们日后创新监督手段的思考范畴。”张学明主任满怀信心地说,“人大工作要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发展,要勇于去尝试法律所允许的监督手段,使询问权等这些被冷落的监督权鲜活起来,使我们的公共政治权力更造福于民众。”

上一篇:男子过量饮酒猝死 女友有责赔偿三万 下一篇:集体沉默的权利与飞扬跋扈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