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妈”:街头小贩“辣”成亿万富婆

时间:2022-06-12 10:37:02

“老干妈”:街头小贩“辣”成亿万富婆

在眼下,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超市货架上,一种名为“老干妈”的瓶装辣椒调味品总都是摆在非常显眼的地方,不要以为它只不过是一瓶辣酱,只要你有机会走近它的生产者“老干妈”陶华碧,那么,就一定会被其惊人的生产规模和年上缴利税近亿元的业绩所震撼,就是这个没有上过一天学的“老干妈”,白手起家,在短短11年间创办了一个资产达13亿元的大型企业。

“辣”出来的创业灵感

1991年夏季的一天,酷热的太阳晒得贵阳市龙洞堡大街的路面发烫,人们都待在家里躲避烈日的暴晒。平时热闹的大街上空无一人,那些沿街林立的小店的生意也因为烈日而变得冷冷清清,可街尾那家名为“实惠”的饭店的生意却一点也没有受到影响,店主陶华碧和两个儿子正汗流浃背地招呼着顾客,为他们端上一碗碗凉粉、冷面。

陶华碧1953年出生于贵州省湄潭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由于家里贫穷,她从小就没有上过学,很早就与父母一起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20岁那年,陶华碧嫁给了贵州206地质勘探队的一名队员。大家都以为她嫁了个端铁饭碗的丈夫,苦难的生活应该就此结束了。没想到,好日子没过几年,丈夫就病逝了,扔下了她和两个年幼的孩子。为了生存,陶华碧不得不去打工。在打工的过程中,她学会了做麻辣酱。1989年,陶华碧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在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的街边开起了这间“实惠”饭店,专卖凉粉和冷面。

龙洞堡附近有几十所中专学校,众多的学生构成了庞大的消费群体。那时,龙洞堡街上做凉粉、冷面生意的人很多,但自从陶华碧做起这个生意后,其他家的生意便越来越冷清了,那是因为陶华碧制作的麻辣酱拌凉粉味道美不可言,在她的店里吃过一次的人,以后便成了“回头客”。就这样,陶华碧的生意越来越兴隆,每天都要卖到周围的学校熄灯,而其他家的生意则越来越萧条,天不黑就不得不打烊了。

尽管小本生意充满艰辛,她却乐善好施,时常接济附近学校的一名贫困生,感激之下,这名学生叫她“干妈”。久而久之,周围的人们也都亲切地叫她“老干妈”了。

一天晚上收工后,劳累过度的陶华碧有些头晕,两个孩子劝她休息一下,反正拌凉粉的作料有很多种,缺少麻辣酱生意也照做。陶华碧想想也对,这晚,她没有熬制麻辣酱。第二天,陶华碧照常摆摊做生意。谁知,顾客来吃凉粉,一听说没有麻辣酱,转身就走。陶华碧感到困惑:以前别人家没有麻辣酱,生意不也照做,怎么自己没有麻辣酱就不行了呢?

带着这个疑问,陶华碧询问前来吃粉的学生。令她惊讶的是,所有人的回答都是一样的:“我们来你这里主要是喜欢吃你做的麻辣酱,大家都认为你做的麻辣酱拌凉粉特别好吃。如果只为了吃凉粉、冷面,哪家不都一样啊?”

顾客的回答让陶华碧茅塞顿开:既然我有这个优势,那我为何不发挥这种优势,做大我的买卖呢?从那以后,陶华碧边做生意边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麻辣酱的研制中,经过成百上千次的调试、品尝、再调试,陶华碧制做的麻辣酱风味越来越独特。很多顾客吃完凉粉后,又掏出钱来买上一盒麻辣酱带回去。后来,来吃陶华碧家凉粉、冷面的人越来越少,买麻辣酱的人却越来越多。然而,陶华碧的凉粉、冷面生意却越来越差,而别家的凉粉、冷面生意却越来越好,现在,轮到她天不黑就打烊了。一天下午,麻辣酱卖完后,陶华碧关上空无一人的小店,出去“侦察”。这一察,把她气得七窍生烟,原来,整条街上的餐馆和食摊做作料的麻辣酱都是从她那里买的!陶华碧虽然生气却也无可奈何,人家花钱买了,你不能阻止人家怎样使用。陶华碧懊恼不已,她决定以后再也不单独卖麻辣酱了。

得知陶华碧不再单独卖麻辣酱了,整条街上做餐饮生意的人纷纷来求她,“开恩,给口饭吃吧”。心地善良的陶华碧知道大家都不容易,于是又将麻辣酱卖给大家。在排队购买的过程中,有一位面馆的老板和陶华碧开玩笑:“你既然能做出这么好的麻辣酱,还卖什么凉粉?干脆开家麻辣酱工厂,我们专门去你那里进货不是更好?”一言惊醒梦中人,陶华碧蓦然醒悟:是呀,有这么多人爱吃我做的麻辣酱,我为何不开一家工厂将麻辣酱的生意做大呢?

靠诚信“辣”出财富

1996年7月,陶华碧向贵阳市南明区云关村委会借了两间房子,招聘了40多名工人,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辣椒调味品,取名为“老干妈麻辣酱”。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陶华碧的“老干妈”系列调味品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7年8月,“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工人从当初的40多人一下子增加到200多人。企业规模大了,陶华碧不仅对自身产品质量更加严格把关,同时对各地经销商,她也严守“诚信”这一原则。2001年年初,广州有个销售商把“老干妈麻辣酱”的年销售目标定到了3000万元。陶华碧觉得这个目标太高,很难实现,就半开玩笑地说:“你如果真实现这个目标,我年终就奖你一辆轿车!”销售商听了也没怎么当真。到了年终,销售商真的完成了3000万元的销售额。这时,陶华碧毫不食言地奖了这位销售商一辆捷达轿车!这事传开后,销售商们都感叹道:“还是‘老干妈’最讲诚信啊!”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陶华碧越来越发现自己以前的“土办法”不仅不适应公司的发展,而且跟不上竞争激烈的市场形势,还有可能对公司的发展形成障碍,必须与时俱进。陶华碧想:我虽然没有知识,但可以把别人的现代化管理经验引进来!

打定了主意,陶华碧就把公司的管理人员轮流派往广州、深圳和上海等发达城市,让他们去考察市场或者到一些知名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陶华碧直率地对他们说:“我承认自己‘老土’,但你们别土,企业别土!你们每个人出去后,都帮我拿回一点新东西来!”这一招还真管用,派出去的管理人员陆续回来,很快就使公司走上了科学管理的道路。

大伙儿都说她:“您真像老干妈!”

陶华碧仅仅50多岁的年纪,因为过度操劳,头上早就布满了银丝,她朴实无华的外表,很给人以一种亲切与信任感。每一个只要参观了“老干妈”生产厂房并且了解到“老干妈”的经营风格的人,都会有一种感觉到陶华碧的人格魅力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的产品种类、企业形象、品牌形象是浑然一体的,因此,这就是“老干妈”食品公司在长达11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扩张、长久不衰的最本质的内在因素。

2001年,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陶华碧准备再建一处厂房。当时,公司大部分资金都压在原材料上,她便准备向政府贷一部分款。南明区委很重视,立即协调建行给她贷款。协调好以后,区委办给她打来电话,让她到区委洽谈此事。她很高兴地带上会计来到区委,乘电梯到区长办公室所在的三楼。因为电梯很旧,门已经坏了,陶华碧走出电梯时,一不小心被电梯门挂住了衣服,她一下子跌倒在地。

陶华碧爬起来后,随行人员以为她要发火,谁知她却说:“你们看,政府也很困难,电梯都这么破旧,我们不贷款了。”随行人员对她在这一瞬间就做出的这个重大决定感到十分惊讶,还以为她是在开玩笑。她却叹了一口气,说:“贷款,就是向政府借钱,给国家添麻烦。真不贷了,我们回去。” 这件事,很快就被看到、听到的人“泄露”出去了。传来传去,政府官员和许多企业家却并不把这看作笑话,反而说:“‘老干妈’真是通情达理,跟这样讲感情的人打交道,才放心!”

亲情化的“感情投资”,使陶华碧和“老干妈”公司的凝聚力只增不减。在员工的心目中,陶华碧就像妈妈一样可亲可爱可敬。在公司里,没有人叫她董事长,全都叫她“老干妈”。就这样,“老干妈麻辣酱”在老干妈陶华碧的呵护下,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2007年4月,又从北京传出喜讯,“陶华碧老干妈”油辣椒荣获“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成为全国油辣椒类产品中的首个“中国名牌”。

上一篇:三更无梦忆千灯 下一篇:学会舍弃 收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