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探讨

时间:2022-06-12 06:32:18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探讨

[摘 要]近几年,建筑工程的规模逐渐扩大,部分建筑工程涉及地下室建设,需利用深基坑支护技术,保障地下室的空间结构。由于深基坑支护的深度较大,增加支护的难度,建筑工程结合深基坑支护技术,完善地下室的结构支护,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本文通过对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深基坑支护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9-0169-01

深基坑支护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确保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的稳定性,保障地下室处于安全建设的环境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实践性比较强,满足建筑工程地下室的结构需求。深基坑支护技术具备诸多新工艺,优化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促使更加适应现代化建筑的施工发展,提升深基坑支护的安全性能。

一、 深基坑支护的特性及要求

深基坑支护的特性:(1)工程规模大,支护难度的系数高,拓宽深基坑支护的面积和空间;(2)深基坑支护的种类较多,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已经投入使用的支护技术多达10类;(3)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工序明确,不能混淆施工顺序,保障支护施工的实际价值;(4)深基坑支护的周期过长,其在建筑施工周期中占据高比例影响,延长工程建设的施工周期。

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要求:(1)保障支护安全,严格按照深基坑支护的方案执行,控制数据、技术参数的应用;(2)管控支护技术的范围,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提升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水平,营造可靠地施工环境;(3)提高防水能力,以免深基坑支护的过程中出现渗水,干扰建筑工程。

二、 建筑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

建筑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支护形式划分,另一类是以支护方式划分,针对此两类深基坑支护技术做如下分析:

1、 支护形式的划分

1.1 支挡支护

深基坑中的支挡支护可分为三类支护结构[1]。如:(1)地下连续墙,支撑深基坑的结构,此类支挡结构的优势比较明显,能够解决深基坑支护中的渗漏影响,适用于不同深度的基坑,例如某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时,遇到部分地质为软土地基,影响该工程深基坑支护的稳定性,该建筑采取地下连续墙的支护方式,阻挡软土地基对实际支护的影响,而且还可提高该工程深基坑结构的稳定度,基本不会对建筑工程产生干预影响;(2)桩排支挡,此支挡方式充分利用钢筋混凝土的刚性和强度,通过灌注的方式,构成挡土结构,桩排支挡需要根据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情况,设计合理的排桩方式,如:双排、连续等多种方式,以免桩排支挡出现缺陷;(3)土钉支挡,借助土钉群的稳固力,强化深基坑结构,通过土钉结构,抵御来自深基坑土体内的作用力,确保深基坑结构的稳固,目前,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支护比较倾向于土钉支挡,能够快速适应深基坑的复杂环境,利用便捷、灵活的方式,提高深基坑的支护水平。

1.2 加固支护

加固支护在深基坑支护中,利用固化剂、软土剂等外加材料,改善深基坑土体的性质,实现高强度的支护方式[2]。搅拌加固以水泥为主要的固化剂,作用于基坑比较深的工程。以某房屋建筑工程为例,分析加固支护的应用,该工程周边气候潮湿,而且工程深层地基内蕴含丰富的地下水,导致该工程深基坑支护的环境内融入大量的粘土,需利用加固支护,稳固该工程的深基坑支护部分。该工程施工人员实行加固支护的前期,将水泥转化为固化剂,通过充分的搅拌调节,待水泥稍微出现硬化状态时,缓慢加入软土剂,促使两者在搅拌中融合,为工程深基坑提供固化的条件,由此主动形成加固支护的框架,解决该工程大规模的粘土危害,后期该工程地上部分施工时,再次检测深基坑加固支护的性能,已经完全达到该工程的施工标准。

2、 支护方式的划分

2.1 重力支护

重力支护的稳定点放置在深基坑自身的重量上,通过深基坑维持支护稳定,支护结构在重力的作用下,结合侧方受力,保障深基坑结构处于高强度的稳定状态,既不会产生多余的外力,也不会失去力度平衡。

2.2 悬臂支护

悬臂支护利用深层的岩土控制支护力度,用于承载地面以上的建筑重力。由于岩土深入到地面以下,所以需要具备足够高的土压力,利用土压力保障整个岩土结构的稳定性,待岩土稳定后,就会保持悬臂支护结构时刻处于均衡、稳定的状态[3]。悬臂支护时必须具有良好的深基坑条件,岩土的性能、结构等体现明显的优势,如此才可以利用岩土结构提供充足的承载力,支护建筑工程的深基坑。

2.3 混合支护

混合支护的原型为悬臂支护,为适应多变的深基坑,在悬臂支护方式上加设锚杆控制,缓解深基坑支护的多方受力,加强深基坑的锚固力度。混凝土支护技术的施工方式为:首先在深基坑内完成基本的悬臂支护;然后根据悬臂支护的形态,确定需要锚固的部分,利用锚杆作用在挡土部分,防止挡土滑落影响混合支护的效果;最后施工人员通过锚杆处理深基坑的防滑面,与深基坑土体组成统一的结构。混合支护在大型、规整的深基坑支护中比较常见,主要处理深基坑的结构支护,因为混合支护无法承受变形的余力冲击,在形变严重的深基坑内不能使用混合支护。

三、 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以某建筑工程为例,分析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该工程的基本情况为:高层建筑,总占地面积约37391,其中地下室面积达到9600,该工程准备设计三层地下室,深基坑垂直深度达到14m,该工程地下结构受到地下水影响,如:滞水、潜水,而且水位比较高,达到1.3-4.2m,所以该工程采取深基坑支护技术中的锚杆支护,保障地下室的安全。

1、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时,首先要确定其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流程,安排好各项测量点以及放线布设,严格检查该工程地下室的轴线定位,就位桩机;然后进行桩机钻孔,该工程地质坚硬,放慢钻机的速度,达到标准深度后清孔;最后下放钢筋笼,利用导管灌注的方式,灌注混凝土桩。

2、 深基坑锚杆支护技术

该工程在深基坑内壁的适宜位置钻孔,确保钻孔位置准确后进行孔径扩充,达到柱形结构后,执行锚杆支护[4]。在深基坑的孔径内填充具有抗拉力的材料,促使孔径转化成灌注状态,促使抗拉材料与深基坑内壁组成一体,如此锚杆可以强度支撑深基坑内壁,支撑该工程三层地下室的强度施工。因为锚杆支护孔径内选择的内设材料强度等级较高,所以该工程地下施工的进程非常顺利,没有出现坍塌、应力不足等危险。

3、 支护效益

深基坑锚杆支护技术在该工程中的施工效益非常明显,整个工程中没有出现内壁坍塌的现象。该工程利用相关的检测设备,监控深基坑支护,形变基本在控制范围以内,不会对该建筑工程造成任何影响。该工程规模比较大,最主要的是解决深基坑支护的稳定问题,锚杆支护技术为其提供稳固的支护环境,满足地下室的施工需求。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发展越来越快速,针对深基坑支护技术提出较高的要求,以此来满足多样化的建筑工程,避免出现不稳定的因素影响。提高深基坑支护的技术能力,达到建筑工程的支护标准,进而为建筑工程营造安全、规范的施工环境,强化了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还需以建筑工程的施工实际为主,由此才能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胡明.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1,(04):33-35

[2] 许森彪.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24):12-14

[3] 王大军.小议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中国房地产业,2011,(02):90-92

[4] 张成彪,刘博洋.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6):119

上一篇:浅谈园林景观工程树木栽培技术 下一篇: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