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县城北中学“4321”高效课堂模式建设巡礼

时间:2022-06-12 02:35:37

宁乡县城北中学“4321”高效课堂模式建设巡礼

提高课堂效率,真正达到教育教学的低负高效,这是现代教育改革永恒的主题。在素质教育不断普及、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的背景下,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楚沩名校——湖南省宁乡县城北中学(以下简称“我校”)适应时代进步、社会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要求,特别是学校迅速发展的需要,传承百余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坚持符合自身特点的校本教研,探索、实践并总结出了个性化高效课堂建设的新模式——“4321高效课堂模式”:提升教师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减轻师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有效解决了当前课改的核心问题,在现代教育改革中焕发了青春。

继承百余年来的优良传统,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是我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我们始终在尝试着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践和探索了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高效课堂教学样式。经过长期的实验和检测,效果比较明显,因而逐渐在全校推广,使全体师生有章可循。

其中最有效的模式是我们的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43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四步教学法——第一步自学,搜集信息;第二步交流,展示信息;第三步点拨,整理信息;第四步反馈,生成新信息。这种课堂里,学生自学时间占40%(约18分钟),交流时间占30%(约12分钟),教师点拨时间占20%(约10分钟),信息反馈时间占10%(约5分钟)。通常情况下,学生自学和交流两部分没有明显的阶段性区分,而是有机融合在一起。根据这种模式下课堂教学各环节所占的时间比例,我们简称其为“43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也叫四步教学法。其具体流程如下:

一、“43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1.自学——搜集信息

教师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学。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下,自学教材或动手实验。教师要通过导学案提醒学生:自学教材过程中,注意体会和感悟教材内容,划出重点并进行必要的记忆和理解;同时标注出疑难问题,避免对照教材找答案的倾向。如果是引导动手实验,就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并根据现象分析实验原理,归纳实验结论。在此基础上,完成学案中的问题。

2.交流——展示信息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长组织下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小组合作与探究过程中,学生展示个人自学成果,并提出各自在自学中的疑难进行交流并讨论,在此基础上合作探究导学案中教师设计的疑难问题。学生互帮、互学、互教,补充、修改、完善学案任务,达成组内共识。

3.点拨——整理信息

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合作学习成果,其他小组同学可以进行全方位点评,使问题得到深化或者纠正;教师进行点拨和归纳。展示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倾听并及时作好记录或进行修改,形成全班的共识。

4.反馈——生成信息

完成导学案时,教师可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检测题,当堂训练,巩固提高。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或拓展提升,特别是对当堂课进行总结,适当评价。

二、“4321”课堂教学模式的实现方法

(一)更新观念,突破难点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高效课堂是单位时间内最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形态。现行的高效课堂建设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均衡发展为指导,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授课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重点;达到减轻学生负担,引导学生快乐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同时整体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提高老师幸福指数的目标。我们认为,高效课堂建设的难点在于转变教师观念,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达成以下共识:

1.正确理解两个“还”

“学”是人的本能,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习”本意为小鸟反复试飞。这就意味着,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才是学习的主人,才是教室的主人,才是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拥有者。我们倡导的两个“还”,就是还学生学习的权利,还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老师只做组织者、点拨者,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真正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

2.切实做到三个“放”

“教是为了不教。”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达到学生能自己学习的目的。三个“放”就是老师要充分放心、放手、放架子——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应充分相信学生能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放下架子,放心让学生自主学习,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自己则成为交流探究中的一员,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参与者。

3.真正实现三个“让”

三个“让”就是让每个学生有事做,让每个学生每个时间有任务,让每个教学片段或教学环节更精彩。教师让位,真正“放羊”,让课堂自由呼吸,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段时间都能充分应用, 让每一个片段都成为展示学生才华的舞台。

(二)强力推进,持之以恒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一种模式只停留在公开课、示范课或教研课的层面,那是纸上谈兵,华而不实。所以,探索、总结和确定高效课堂模式只是完成了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第一步,真正的难点是实施和推进的问题。

不过,如果谁希望风平浪静地推进课改,促使全体老师一夜之间自觉、自愿地采用新的模式,并取得全面成功,那也是一厢情愿。在课改实践中,我们认识到,高效课堂建设模式必须通过行政手段强力推进——课改初期,我们可以采取课题引领、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的策略,让一部分班级和教师尝试;一旦尝到甜头,取得一些经验,学校就可逐渐推广、不断尝试直至成熟。

而且,课堂教学改革面临诸多问题,更离不开管理。要获得课改成功,管理者和实验者必须全程跟踪,精细管理,关注细节,在科学合理的管理过程中巩固高效课堂课改的成果。

1.落实常规,规范管理,有序推进

(1)严格按计划开课。按课程标准确定学科授课时数,不加班不补课,严格要求老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本学科教学任务。

(2)开放自习课。自习课由学生自己支配,老师进教室答疑,不许讲课。为避免学生散漫,教师可明确任务,在黑板上写明自习的内容及要求。

(3)实行作业自主。把原来整齐划一、强制完成的霸王餐式的课外作业改为分层选择的“自助餐”式的作业。要求教师精选习题,避免重复低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尽其所能,独立完成。

(4)常规工作检查。检查中重学案、重学法,弃繁杂的教辅资料,弃学生重复练习,真正做到为教师减压,为学生减负。

(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不断吸取课改先进经验,不断熟练完善并改进自己的模式,建模是要求,入模是过程,脱模高效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稳步走好“无模—建模—入模—脱模”的过程,最终实现课堂高效的目的。

2.跟踪听课,及时反馈,制度保障

课改之初,由于对高效课堂实质的理解还不够到位,存在课堂老师与学生争讲的现象。为确保教师课堂上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学校领导、管理人员一定要经常跟踪听课,分工巡视,快速反馈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及时研讨、解决,促进常态课的教学水平提高。听课过程中,我们将计划听课与推门听课、奖励与处罚作为促进推行高效课堂建设模式的有效手段,行管领导们还经常性地听隔壁课,并及时与授课老师交流。同时,为了更有效地推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我们将每次高效课堂赛课活动的结果作为教师评优、评先、晋升、晋级的重要依据之一,平时听课的结果也纳入期末岗位目标绩效考核范围。

3.有效教研,活动推广,评价提升

(1)推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是备导学案,主要是分解任务、研究教材及学生知识与能力水平,精心设计导学案。要做到有主备人、集体研讨,组长审核后方可印制。

(2)以全员赛课促普及推广。我们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人人一堂高效课”的赛课活动,并进行专题研讨、总结和表彰。

三、教学成效

1.课堂教学环境得到了真正的优化

在“43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室里,课桌摆成了一个个小的整体,学生分成了一个个学习小组,每小组选举出一个学习小组长,学习形式以“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自我探究”为主,达到学生全面提高的目的。

2.教师成了真正意义的参与者与合作者

教师放下了架子,放心让学生自主学习,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自己则成为学生学习交流与探究中的一员,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3.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

“4321”高效课堂教学让课堂自由呼吸,让每个学生每个时间有任务,让每个学生有事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段时间都能充分应用, 让每一个片段都成为展示学生才华的舞台,让每个教学片段或教学环节都很精彩。

4.课堂真正实现了高效

学生个人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调动,组织协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大幅度提高,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也全面增强。

5.教育质量真正得到了全面提高

通过多次检查和测试,特别是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竞赛和调研考试,我们惊喜地看到,教育教学质量真正达到了全面提高的目的。比如说在201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初二年级生物会考合格率达到98.76%,明显高于全县绝大多数学校的水平。

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说过:“办教育就是办氛围,做教育就是做文化。”在高效课堂建设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工作,成效也很显著,学生素质整体提高快,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但我们知道,作为一种课堂模式的推行和推进,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课改思想的渗透、课改文化氛围的营造、师生课改典型的展示等方面的工作。但我们深信,在今后的教育改革过程中,我们一定会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实践和探究,真正把高效课堂教学的新文化、新思想输入师生心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而先进的教学观、学习观,不断创新,真正建立起自主高效的课堂,达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上一篇:整合资源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讨 下一篇:浅谈PBL在口腔修复教学中的实践应用